东宫现在成了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很快第一道圣旨就公布天下,所有官员还有官兵的工资都涨了,按照现在的白银银币来说,就算你是最普通的一个捕快,一个月的工资给你开15块大洋。
内阁首辅刘一景本来还想收拾一下太子,让这个小孩子明白,就算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也没有办法收复人心。
可没有想到,头疼的不是太子,而是自己。如果自己反对,那就等于站在了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官兵和官员的对立面。
可是如果同意了,那就等于捏着鼻子了这个太子,虽然自己心里非常不服气,但是也只能咬牙通过,得罪大家的事情,这可是犯众怒的事,自己不划算。
第一道圣旨就让整个北京沸腾了,驿站虽然消减了一部分,但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保留了,这个消息用八百里加急,很快传遍了整个大王朝。
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就不敢相信。毕竟大明王朝从开国朱元璋开始起,所有人的工资都非常的低,太子真的是英明。
可是内阁马上就想到了,这么多钱,国库空虚,你拿什么发?
要知道银子可不是说话,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就有了。那可是实实在在白花花的银子,要是按照太子这个发放工资的标准,大明王朝马上财政倒闭,估计就该破产了。
我同意了你的意思,那又怎么样?大明王朝有多少官兵,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估计很快就会破产。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第二天第二道圣旨就出来了,每一个发放工资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锦衣卫和东厂的双重认可,同时还要当地官员写好名册,以备抽查。
这些官员第一天非常高兴,第二天就非常头疼了,毕竟这年头造假贪污腐败,这都是正常的,现在先让你报工作人员的名单,然后按照你自己报的名单,给你开工资,必须经过东厂和锦衣卫的检查。
这件事情可不好处理,万一哪一天弄漏了,这可就是大祸临头了。可是如果你自己不汇报的话,手底下的人又不同意,这些当官的都非常头疼,就在为这件事情头疼的时候。
太子朱小松的第三道圣旨又来了,以后不管交什么样的税,都不再收银子了,只收银元。
这个银币他没有损耗,粮食以后也不收了,就是收银元,不够部分用铜板补上。这让这些收税的官员都非常的头疼,本来收粮食的时候可以做手脚,斗子可以弄的有点问题,再加上可以人为的判断标准,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好处。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以后就是收银元,没有了火耗,也就没有了损耗,这么搞下去的话,大家都要要去喝西北风了,第一天还在为涨工资高兴,第二天还未谁能够当上这个职位发愁,现在没有了黑色收入,难受。
洪承畴来到西山视察仓库,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大明银行都开始大规模收购物资。白花花的银元放在哪个商人手里,这些人都非常高兴。
就让北京的市场减少了80%的物资,市场上的商品流通性非常的快,银行大规模的收购物资,而且还是给你现钱。
让这些商人嘴巴都歪了,毕竟是高兴啊,赶紧通知自己的东家,今天可是赚大钱了,整个市场上都没有多少东西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都来到了西山,里面的仓库开始堆放各种各样的物资,无论你是粮食还是布匹,无论你是丝绸,还是木材,只要你生活当中能够用到的,大规模采购,这个价格还比市场的价格高一成。
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活动,没想到第二天又提高了0.5成,还要大量的物资,这些商人后悔的直拍大腿,早知道今天的价格还会涨,自己昨天说什么都不应该卖。
但是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继续催。山西八大晋商刚刚缓过劲来,毕竟损失了这么多,现在终于把账平了。
也开始偷偷摸摸地购买物资,没想到北京的消息传到山西之后,这些人一下子就后悔了,没想到物价涨得这么快,现在想收集物资是更困难了。
后金的努尔哈赤还在沈阳望眼欲穿,心里盼望着,山西的商人赶紧把物资送过来,自己这里损失惨重,想要重新建设武装军队,这都是需要大量的物资,白花花的银子已经准备好了,可是这些人一直就没动静,不知道在搞什么鬼,难道是嫌弃自己给的价格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