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一看这位小将就知道这位就是孔融手下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后来投奔了别处,最后投奔孙策一直效力江东。
事实上,陆云对太史慈可谓是钟爱有加。
在陆云内心深处,太史慈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其形象高大而又挺拔。
他的正直和守信如同闪耀着光芒的宝石,深深地吸引着陆云的目光。
每当陆云想起太史慈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英姿飒爽、威武不凡的身影。
太史慈为人刚正不阿,对待朋友真诚无比,许下的承诺必定会全力以赴去实现。
这种坚定不移的品质让陆云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在陆云看来,太史慈不仅仅是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更是道德与诚信的楷模。
在陆云的内心里太史慈的人格魅力一点不比赵云差的。
他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正义的力量,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黑暗与阴霾。
正因如此,陆云才会对太史慈怀有如此深厚的喜爱之情。
陆云想到这里就赶紧让太史慈坐下说话,就听见陆云开心大笑道:“在下早就听说过子义的英勇无敌,将军此次前来可有什么事情啊?”
太史慈一听陆云的话里对他赞赏有加,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要知道,早在北海之时,他便已听闻陆云在平原的种种事迹。
那可是现在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啊!
而陆云能在那里崭露头角、声名远扬,足以证明其非凡之才能与过人之处。
如今竟能得到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称赞,怎能不让太史慈感到欢欣鼓舞呢?
此刻,他觉得自己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内心充满了对陆云的敬佩和感激。
太史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内心那如波涛汹涌般的激动情绪稍稍平复下来。
然后,他恭恭敬敬地对着陆云抱拳施礼道:“大人,在下乃是受北海太守孔融大人之命,特此前来与您相见。
此次前来,实乃有要事相商。”
说到此处,太史慈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大人如今已获圣上亲封,荣任青州牧一职。
孔融大人希望,待大人正式就任之后,名义上能成为吾家太守的顶头上司。
但实际上呢!吾两家可以各自行事、互不干扰。
如此安排,想必对双方都有益处。”
陆云静静地听完太史慈所言,心中不禁冷笑一声。
他如何不明白孔融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
说白了,无非就是看不起他的出身低微,不愿意听从他这个新上任的青州牧发号施令罢了。
然而,陆云毕竟是皇帝亲自册封的青州牧,孔融就算再不情愿,也不好公然违抗圣意,这才不得不派太史慈前来走个过场,假意与他商议此事。
陆云微微挑眉,看向太史慈道:“子义以为这主意如何?”
太史慈面露尴尬之色,支支吾吾道:“此非在下本意,只是奉命而来。”
陆云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说:“吾虽出身低微,但陛下信吾,委以重任,吾定不会辜负圣恩。”
陆云停步转身,直视太史慈双眼说:“孔北海既瞧不上吾,又何必这般委婉。”
太史慈忙道:“大人莫气,大人之才,天下皆知,只是太守一时糊涂。”
陆云笑了笑说:“吾知晓子义忠义,今日之事与君无关。
汝回去告诉孔融,他若愿真心合作,吾陆云欢迎;
若还是这般傲慢,莫怪吾公事公办,到时候他要是不听吾的命令,就休怪吾到时候不给他情面,以大欺小治他得罪。”
太史慈心中一凛,深知陆云并非虚张声势。
他抱拳行礼道:“大人之言,在下一定带到。”
陆云摆了摆手说:“子义,孔北海的事情已经说完了,那吾等就说说汝吧!”
太史慈一听就好奇的问道:“大人,吾一个武将有什么好说的。”
太史慈话音刚落,那原本明亮如星的眼眸之中竟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之色。
这细微的神情变化并未逃过陆云敏锐的目光,刹那间,陆云心中已然明悟:自己先前的猜测定然没错!
陆云深知孔融此人,一向以孔家后人自恃甚高。
他向来注重文人谋士,对于那些冲锋陷阵、浴血杀敌的武将们,则往往显得颇为轻视怠慢。
正因如此,当陆云初见太史慈时,便已洞悉了其中缘由——历史之上,太史慈之所以会毅然舍弃孔融,转而投身于刘繇麾下,想必也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孔融这种重文轻武的态度所致。
想到此处,陆云不禁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太史慈收至自己帐下。
毕竟像太史慈这般勇猛无畏、武艺高强之人,若能为己所用,必将成为自己征战天下的得力臂助。
而此时此刻,陆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与太史慈并肩作战、纵横沙场的壮阔场景……
陆云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热切,突然开口说道:“子义啊!吾对君的高超武艺一直心怀敬意。
今日能够亲眼目睹,实乃三生有幸呐!”
他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走了几步,拉近了与太史慈之间的距离。
陆云接着说道:“子义,君身怀绝技、勇猛无畏,乃是世间少有的将才。
如今这乱世纷争,正是英雄辈出之时。
不知君可愿意留下来,与吾一同并肩作战,日后驰骋沙场,为这大汉天下贡献出属于吾等自己的一份力量?”
太史慈静静地听着陆云所言,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他凝视着陆云那充满期待的目光,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陆云的话语犹如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此时此刻,太史慈深切地感受到,眼前之人似乎真正懂得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能够遇到如此知己,实在难得。
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涌上心头,让他觉得若是能在陆云的麾下效力,定能充分施展自身所学,一展宏图壮志。
太史慈深吸一口气,眼中满是坚定的说:“大人厚爱了,子义本不应推辞,只是吾受孔太守之恩尚未报完,此时离去,恐遭人诟病。”
陆云微微点头,笑道:“子义果然重义,那吾不强求。
如君在孔北海麾下得不到重用的话,吾陆云随时欢迎君来。”太史慈抱拳谢过。
回北海后,孔融越发轻视武将,常让太史慈做些杂役之事。
太史慈心灰意冷之际,又想起陆云的诚挚邀请。
一日,北海遇匪寇敌军来袭,孔融慌乱无措。
太史慈挺身而出,率少量人马成功抵御敌军。
可孔融却指责他擅作主张出战,还削减他的军饷。
太史慈终于看透孔融,遂带着亲信还有母亲连夜离开北海。
日夜兼程赶到陆云处。
陆云大喜道:“子义,汝终于来了。”
太史慈单膝跪地道:“主公,子义愿从此追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云扶起太史慈,两人相视大笑。
自此,太史慈跟随陆云,陆云手下又增一员虎将,实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