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距离0点只剩下40分钟,我才开始写今天的更新(赶时间赶时间)
这几天家里实在是太忙了,很多时候根本没法有个写作的环境(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也就是这本书扑街了,所以我才敢这么鸽(目移),不过我好像就没有不扑街的情况。
正好这几天有空在跟朋友聊写作的事情,作为一只看文和写文多年的老鸽子,虽然没有正统学过写作,但是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正好分(拿)享(来)给(水)大(文)家。
不过以下观点和内容主观因素过多,酌情观看,一切以自己为准。
——
首先呢,对于写作,我的观点永远都是多看多想多写。
多看是开阔自己的眼界,不能老是窝在一个地方(虽然我平时是个宅,但是我也很喜欢人文风景的)。
多看书,多出去走走。
要读万卷书,也要多行万里路。
而多想就是结合着多看一起的。
如果只是看书看风景,而不加以思考,那用处就很小,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同样,多想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喜欢的不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多观察,多去思考。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今天商场人贼多——因为今天是除夕,大家放假——观察除夕商场的情况——对比和平时节假日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方面,逛商场人的状态,商户的状态,商场的装潢——注意到,虽然很热闹,但是外面小吃街的商户减少了,连带着人也减少了——因为卖吃的许多都回家过年了,一般要初五才开门——回家顺便可以搜一搜初一到初五的习俗
你看,这样是不是就获得了很多信息(其实还可以更多,更加发散),连带着自己脑子里都可以构建出除夕商场的场景。
写作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来源于生活,得细心去观察,脑子里有画面,写出来才会显得真实。
最后一个多就是多写了,这一点就十分好理解。
多写多练,将你学到的东西转换掌握成你的技能。
如果不动手,东西只停留在脑海,那么就一直无法得到体现。
不要害怕写东西,写出来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优缺点,才会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掌握。
如果长时间不写作,那么某一天心血来潮写作,大概率是很难写出来东西的,因为手生。
就像是没有上油的老门锁,总之就会很难受。
写作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需要慢慢写慢慢练。
通过慢慢的练习,让自己的积累得到释放,最后成为自己的助力。
——
oK,大概的攻略就是这样。
我自己是个野路子,没学过什么,没什么追求,文笔也不怎么华丽。
自从开始写文过后,阿b总是会在首页给我推荐什么写作技法啊,什么的课程。
大概就是怎么让你的文变成爆款,怎么让你的文变得高级的小教程。
怎么说呢,我对于这些东西的态度就是:只取我想要的,对我没用的我完全不采纳。
这就涉及到一个自主性的问题了,算是我个人的观点。
大概就是,我的感悟我的东西我的文字来源于我个人的感受,那些写作技法只是帮助我表达我的感受。我只会用我明白清楚的东西作为工具,很华丽但是我不了解的东西,我是不会用的。
说实话,我看过的名着真的很少,但是我偶尔会精读,经常会把手里现在看的东西跟自己生活结合在一起看,也很喜欢给文章做阅读理解(高中的时候死活不按照模版做阅读理解,被老师骂惨了)
如果用海哥的口吻来概括,大概是这样:
“万事万物皆有联系,见微知着,以小见大。”
“重点并不在你见识过多少,而是在你看懂了多少。”
所以不想去看长篇名着的,其实可以去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语文书,好好用一种全新的目光,不是任务的眼光去看看语文书,说不定也能看到很多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