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某保举一人,定可大败曹操
建安二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解决了自己的兖州,豫州的隐患,更是拿下了司州,威震天下,大有鲸吞中原之势。
不过地盘的扩大却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不能让自己的三州地盘连成一片。
为此,曹操的心腹谋士郭嘉,给他提出了一个方案。
东北方向是青州,袁绍的地盘,现在的袁绍他还得罪不起。
东南方向是徐州,如今的徐州袁术刘备吕布三方势力正在角逐。
此时参加进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正南方向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虽然年迈,但经营荆州多年,根基巩固更是大败袁术,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曹操最终决定将目光放在西边的张秀身上。
宛城虽然只是一地,但却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
相当于战略枢纽。
只要拿下了张秀,自己的司州,豫州,兖州,必将连成一片,实力大涨。
所以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
曹操最终决定厉兵秣马,西征张绣,要一举拿下荆州最富裕的北部重镇,使自己的中原地盘连成一片。
................
此时,宛城之中,听说曹操西征早已经人心惶惶。
就连作为主公的张秀,也不由得忧心忡忡。
“诸公可有妙计?”
无奈之下,张秀也只有将目光看向在场的文武百官。
现在的局势对他非常的不利。
张秀本是西凉集团张济的侄子。
张济在董卓时代的西北军内,也算是一个颇有实力的将军。
董卓之后,西凉军内讧,各自为战。
张济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了。
顺势打下了刘表的宛城穰城。
刘表这老小子外表一脸的老实,其实内心一肚子的坏水。
小小的西北汉子,怎么可能玩得过这个老六。
轻而易举的就被刘表给玩死了。
成为了孙坚第二。
张济死后,由于没有儿子,也就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
让他的侄子秀儿,接管了他的部队,驻扎在宛城。
表面上跟孙策一样,和刘表达成了同盟。
共同进退。
当然,这种结盟,自然是假的,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刘表也顺势让张秀驻扎在宛城,帮自己抵挡来自曹操的威胁。
此时曹操大举来犯,怎能不让张秀忧心忡忡。
“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更是占了司州豫州兖州三地,以我宛城一城之力,何以抗哉?”
“我看不如求助于刘表?”
“毕竟如今双方结为同盟,如果我军战败,曹操拿下了宛城威逼荆州,对于刘表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相信刘表也不会坐视不理。”
沉默了一下手下一位谋士说道。
“不可,刘表与我们结盟,本来就是利用我们抵抗曹操。”
“此时坐山观虎斗,岂不妙哉,又怎会支援于我们?”
“我看,非但不会,反而还会坐山观虎斗。”
“若我军与曹操两败俱伤,再由他来收拾残局。”
“那时不但解决了我们这个内患,还同时重创曹操。”
“此时求救于刘表,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另一位谋士连忙摇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
张秀眉头紧皱。
“这..........”
众人无言以对。
如果是董卓还在时候的西凉军自然不会惧怕区区一个曹操。
但是自从董卓死后,西凉军四分五裂。
再加上之前张济新败于刘表,实力大减。
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
此时如果硬打的话,必败无疑。
“难道我堂堂北地枪王,手下竟无一能人,能够为我排忧解难吗?”
张秀心中悲哀。
手下这么多的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出一策。
这怎么能够不让他感到悲哀?
“主公........要不降了吧!”
沉默了一下,手下的一个文官,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毕竟,实力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阻挡曹操。
只有投降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就被旁边的一位武将给打断了。
“万万不可。”
“我等乃是西凉军出身,当初董相国做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曹操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大汉正统。”
“此时投降于他,必死无疑。”
“不投降,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投降,我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武将大声说道。
“不投降就有一线生机吗?以我们的实力,如何能够抵挡曹操大军?”
“何况曹操乃是一方诸侯,怎会如此短视?”
“如果我等心甘情愿投降,此时他杀我们,试问以后还有哪个人敢投降于他?”
“所以我料定曹操绝对不可能杀我等。”
另一个谋士不屑的说道。
他相信曹操作为一方枭雄,就算是再如何的短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杀他们。
要不然你让天下英雄该如何看待?
以后谁还会投靠他曹操。
“不行,我不同意。”
“不同意?等曹操打破了宛城,我们全都死无葬身之地,现在投降还有一线生机。”
“就算活下来又如何,还不如苟且偷生?像一条老鼠一样活在地沟里面。”
“那你说怎么办,非要全都死了,你才开心是吗?”
“大丈夫何惧一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世界上就是多了你这种软骨头,才会有那么多投降之人。”
“你........”
随着投降的话说出,瞬间就让张秀手下的文武百官吵得不可开交。
一方面坚持不投降,大不了就是一死。
一方面又觉得现在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
吵着张秀头痛欲裂。
“住嘴。”
张秀怒吼一声,直接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老子是来让你们出主意的,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一个一个说。”
“文和,你先来,以你之见,我军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张秀也只有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贾诩。
这是他手下的第一谋士,同样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如果说现在谁还能够拿出一个好主意的话,也就只有他了。
“主公,现在这个情况在下有没有好办法,不过某倒是可以保举一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能够得到此人的辅佐,主公必将力挽狂澜,大有作为。”
贾诩神秘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