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诗之十
唐享昊天乐第九
祭天颂业:武则天《唐享昊天乐·第九》的神圣礼赞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祭祀天地神灵是古人表达敬畏与祈愿的庄重仪式,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唐享昊天乐·第九》便是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为祭祀昊天上帝而精心创作的祭祀乐章,在字里行间,她将对昊天上帝的尊崇、对先帝的感恩、对国家治理的理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一一倾诉而出。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开篇奠定了整首诗庄重而感恩的基调。武则天以诚挚的笔触,表明自己承蒙先帝唐高宗的恩宠与临终顾托,肩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荷恩”二字,饱含着她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这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彰显出她对先帝的忠诚与敬重。“执契恭临抚”,“执契”象征着她执掌国家大权,而“恭”字则凸显出她以恭敬、谨慎的态度对待这份重任,小心翼翼又坚定不移地开始了对天下的治理,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举措,都承载着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展现出武则天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庙略”,是指朝廷的战略规划和谋略,她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成功地平定了边疆的动荡。边疆地区,曾经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武则天的谋略如同定海神针,让混乱的局面逐渐趋于稳定。“天兵曜神武”,描绘出朝廷军队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和强大气势。士兵们身着精良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他们的身影如同闪耀的星辰,彰显着国家的威严与力量。这不仅是对军事成就的自豪展示,更是对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宁的有力保障。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体现了武则天在国家治理上的智慧与传承。“有截”寓意着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切都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资先化”表明她深知先帝德政的宝贵,积极继承并弘扬先帝留下的优秀治理理念和政策,这些经验成为她治理国家的重要基石。“无为遵旧矩”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遵循前朝行之有效的制度与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创新。她明白,传统的力量不可忽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让国家稳步前进。这种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创新的治理方式,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祯符”,这些吉祥的征兆,被视为上天对武则天统治的认可和庇佑。在古人的观念中,上天的意志通过各种祥瑞之兆显现,而这些征兆的降临,无疑是对她治理国家成果的肯定。“昊穹”,那广阔无垠的天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和神秘的天意。“大业光寰宇”,她坚信自己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将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天下,让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抱负,更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展现出她作为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心。
从整体上看,这首祭祀乐章语言庄重典雅,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对神灵的敬畏。诗中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将武则天接受遗命、治理国家的历程生动地展现出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她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意境高远,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圣而庄严的祭祀场景,感受到天地神灵的威严和国家命运的凝重。其风格庄重肃穆,充分彰显了武则天作为统治者的非凡气度和卓越智慧,让后人透过这些诗句,领略到唐代祭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武则天时代的辉煌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