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王祎,太宗孙,吴王恪次子,特封嗣江王。开元时,徙封信安,历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坐事,除衢州刺史。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诗一首。
石桥
在衢之烂柯山,即王质看仙人弈棋处也。诗有贞元二年严绶石刻记。诗内缺二十一字。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粤因求瘼馀,倏想寻真域。放情恣披拂,杖策聊□□。□□□□□,□□□□色。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仙桥危石架,幽洞乘□□。□□□□□,□□□易测。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冀兹捐俗心,永怀依妙力。
于山水间寻真:信安王祎诗作赏析
在诗歌的幽微角落里,信安王祎的这首诗宛如一颗遗落的明珠,悄然散发着独特光芒。它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诗人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与所思,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对世俗和超脱的深度思考融为一体,引领读者踏入一个空灵悠远的精神世界。
开篇:行踪初显,伏笔暗埋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诗句开篇,便如为我们展开一幅山水长卷的起笔。信安王祎的行踪于此刻点明,他踏入的是一处远离喧嚣尘世、隐匿在重峦叠嶂之侧的特殊之地。“别有”二字,似带着几分神秘与期许,暗示这绝非寻常的游历之所,而是诗人特意探寻的心灵净土,为后续诗歌中所蕴含的山水景致描绘与精神境界的升华悄然埋下伏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渴望一探究竟。
缘起:政务与求道的交织
“粤因求瘼余,倏想寻真域”,此句为我们揭示了这次山水之行的缘由。信安王祎身为地方官员,平日里心怀百姓疾苦,奔波于“求瘼”之途,尽心尽力处理政务。然而,在忙碌的尘世事务间隙,他的内心突然涌起对“真域”的强烈渴望。“求瘼”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而“寻真域”则展现出他在精神层面上对超脱世俗、追寻更高境界的向往,这种在世俗责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转换,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
畅游:沉醉山水,尽享自然
“放情恣披拂,杖策聊□□”,尽管此处存在文字残缺,但并不妨碍我们感知诗人沉醉山水的惬意姿态。信安王祎仿佛挣脱了世俗的束缚,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肆意地感受着自然万物的轻抚。他手持拐杖,悠然漫步于山水之间,脚步轻盈而自在,每一步都似在与自然亲密对话,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纯净的山水世界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绘景:朦胧诗意,层次深远
虽“□□□□□,□□□□色”部分诗句残缺,但从诗的整体意境推断,此处应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或许是变幻的光影、斑斓的色彩,为山水间的诗意氛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在缥缈的雾气之中,杂乱的幡旗若隐若现,仿佛是神秘世界的神秘信号;高耸的雁塔在云雾缭绕间,轮廓若有若无,更显庄严肃穆。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捕捉,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雾弥漫的仙境之中。“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淡淡的烟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远方的郊野,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调;遥远的山峰在天际线处与归鸟的翅膀融为一体,逐渐隐没。“薄烟”与“遥峰”相互映衬,不仅拓展了诗歌的视野,使画面具有了深远的层次感,同时也巧妙地暗示了时间的悄然流逝,以及诗人归途的漫长与未知,引发读者对时空和人生的无限遐想。
探秘:奇幻之境,超凡象征
“仙桥危石架,幽洞乘□□”,一座由危石搭建而成的仙桥横跨于山水之间,仿佛是通往超凡境界的神秘通道,其惊险与奇幻令人心生敬畏。而幽深的洞穴中,似乎蕴藏着无尽的奥秘与神秘力量,等待着诗人去探索、去发现。“仙桥”与“幽洞”的出现,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奇幻色彩,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与探索,是连接现实与理想世界的桥梁。
思考:宗教融合,精神升华
“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信安王祎在此处将思考的触角伸向宗教文化领域。“二教”大概率指佛教与道教,他以一种豁达包容的态度指出,在追求精神境界的道路上,这两种宗教并无先后之分,它们都倡导一种平和、正直的内心世界。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不同宗教文化的尊重与理解,也反映出他在精神探索过程中的开阔视野与深邃思考,使诗歌的思想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祈愿:超脱世俗,皈依妙力
“冀兹捐俗心,永怀依妙力”,这是信安王祎发自内心的祈愿。他渴望通过此次山水游历,彻底摆脱世俗的纷扰与杂念,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永怀依妙力”表达了他对超凡力量的深深依赖与向往,希望能永远沉浸在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这种对精神超脱的强烈渴望,既是诗歌情感的高潮,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总体评价:诗意与哲思的交融
这首诗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细腻的自然描写为其勾勒出绝美的山水景致,而深刻的思想表达则赋予它深邃的灵魂。信安王祎在诗中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元素,展现出对不同宗教文化的包容态度,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营造的空灵、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漫步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生哲理。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触摸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引发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思与探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