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成、朱伟大和候小六三人在经历了小山村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后,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小镇。然而,长途跋涉加上此前分到手的几十个铜板本就不多,此时他们的盘缠已经用尽,三人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镇外一座破旧的庙宇里暂时落脚。这座破庙蛛网横生,佛像落满灰尘,风吹过时,破旧的门窗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
为了生存,三人决定在镇上各自寻找工作。候小六年轻机灵,很快在一个小酒馆谋得了伙计的差事。他在酒馆里忙前忙后,擦桌子、洗碗筷、招呼客人,虽然辛苦,但他干得十分卖力,酒馆老板对他也颇为满意。
而朱玉成和朱伟大就没那么顺利了。他们四处打听,问遍了镇上的店铺,可不是被嫌弃年纪大,就是觉得他们没有经验。一天下来,父子俩一无所获,疲惫不堪。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朱伟大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破庙,满心沮丧。他坐在庙内冰冷的石板上,望着破旧的屋顶,心中满是无奈和忧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朱玉成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觉得还得再碰碰运气。于是,在夜幕降临之时,他来到了镇上一处灯火辉煌的地方 ——“梨花院”。他并不知道这里是青楼,糊里糊涂就被门口招揽生意的人拉了进去。
“哟,这位公子,瞧您这俊模样,快进来玩玩呀。” 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娇声说道。
朱玉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进了什么地方,他满脸通红,急忙解释道:“我…… 我不是来寻欢作乐的,我是来找工作的。”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这时,老板娘媚娘走了出来。媚娘身姿婀娜,眼神妩媚,她上下打量了朱玉成一番,见他眉清目秀,模样甚是俊朗,心中一动。
“你真的是来找工作的?” 媚娘问道。
“是的,老板娘,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要有活干,让我做什么都行。” 朱玉成诚恳地说道。
媚娘略作思考,觉得朱玉成这模样若是在院里当小厮,说不定能吸引不少客人。于是,她说道:“行,看你这小伙子还算实诚,就留下你当小厮吧。不过可得好好干活,要是偷懒,可别怪我不客气。”
朱玉成一听,心中大喜,连忙道谢。从那以后,朱玉成便在 “梨花院” 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每天早早起床,打扫院子,帮着准备酒菜,跑腿传话,事事都做得尽心尽力。媚娘见他工作勤奋,不久后便让他兼做采买的工作,负责采购院里所需的物品。
支取了第一个月月钱后,朱玉成兴奋不已。他拿着钱,迫不及待地回到破庙,拉着朱伟大就往候小六工作的小酒馆走去。
“爸,今天咱们去好好吃一顿,改善改善生活。” 朱玉成笑着说道。
朱伟大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来到小酒馆,候小六看到他们,也十分高兴。三人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要了一壶酒,尽情地吃喝起来。这一刻,他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在 “梨花院” 里,有一个清倌人叫做菱香。菱香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擅长琴棋书画,在院里只卖艺不卖身,深受客人的喜爱。她注意到朱玉成每天忙忙碌碌,生活却依旧艰苦,心中不免有些同情。
一次,朱玉成在帮忙收拾房间时,菱香叫住了他。
“朱小哥,看你每天这么辛苦,一定饿坏了吧。我这里有些饭菜,你拿去吃吧。” 菱香微笑着说道,声音温柔动听。
朱玉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这怎么好意思,菱香姑娘。”
“别客气,大家都在这院里讨生活,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菱香说道。
从那以后,菱香常常把一些饭菜留给朱玉成。朱玉成心中十分感激,对菱香也多了几分亲近。他在采买物品时,偶尔也会留意一些小玩意儿,回来送给菱香,感谢她的照顾。两人的关系渐渐熟络起来,在这复杂的 “梨花院” 里,他们的情谊如同一股清泉,纯净而美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玉成在 “梨花院” 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