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薄雾,为庄严的皇城镀上一层金辉。
金銮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腾,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陶毅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鸦雀无声的文武百官。
他清了清嗓子,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诸位爱卿,自朕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已有数载。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大元之幸。然,朕深知,国家要长治久安,仍需不断革故鼎新。”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今日,朕欲再议朝纲,推行更为全面的整顿改革方案。”
话音刚落,陶毅便展开一卷明黄色的奏折,上面详细列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包括官员选拔、税收调整、军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每一条都触及到在场官员的切身利益。
大殿内,寂静得落针可闻。
官员们低垂着头,看似恭敬,实则心思各异。
陶毅敏锐地捕捉到,有几道目光闪烁不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心中冷笑,这些目光的主人,正是他预料中的那些人——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鱼肉百姓的既得利益者。
陶毅面不改色,继续宣读着奏折。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锤,敲打在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心上。
他们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擦拭,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以上,便是朕的改革方案。诸位爱卿,可有异议?”陶毅缓缓合上奏折,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大殿内,依旧是一片死寂。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触碰陶毅的逆鳞。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依此执行。”陶毅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散朝后,陶毅并未直接回宫,而是秘密召见了江瑶和张御史。
御书房内,三人围坐在一张紫檀木桌旁。
桌上摆放着几份密函,上面记录着一些官员的隐秘行踪和可疑言论。
“陛下,这些都是臣等暗中调查的结果。”张御史指着密函,神色凝重地说道,“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有几位大臣私下里来往密切,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陶毅拿起一份密函,仔细阅读着。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显得格外清晰。
江瑶在一旁补充道:“陛下,臣妾通过一些渠道,也得知了一些消息。这几位大臣,似乎与一些地方豪强有所勾结。他们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
陶毅的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早料到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不过,他们既然敢跳出来,朕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放下密函,看向张御史:“张爱卿,你继续派人盯着他们,务必查清他们的所有动向。记住,要隐秘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臣遵旨!”张御史躬身领命。
陶毅又看向江瑶:“瑶儿,你也要多加小心。这些人,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江瑶微微一笑,”
陶毅点点头,心中却依旧无法完全放松。
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步步为营,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夜幕降临,皇宫内一片寂静。
陶毅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深邃的夜空。
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孤寂,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你们以为,朕真的会毫无防备吗?”陶毅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冰冷,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呢喃。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封尚未封封的信件上,信封上没有任何标记,只隐约透出淡淡的香,这香与平日里宫中所用的截然不同,带着陌生、危险的气息。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信封,指尖传来冰凉粗糙的触感,似乎触摸到了潜藏的危机。
他没有立即打开信件,而是凝视着它,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然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缓缓开口说道:“看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夜色如墨,浓稠得仿佛化不开的阴影,笼罩着整座京城。
偶有几声犬吠,从远处幽幽传来,更添了几分诡谲。
陶毅站在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墙壁上,像是一个扭曲的鬼魅。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密报,王勇刚送来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写就的。
“陛下,臣已遵照您的旨意,安排人手对那几位大臣进行秘密监视。”陶毅轻声念着密报上的内容,手指在“秘密监视”四个字上轻轻摩挲,指尖能感受到墨迹未干的粗糙。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窗棂,望向无尽的黑暗。
那几位大臣,就像是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起致命一击。
他必须在他们出手之前,将他们彻底铲除。
“王勇,”陶毅轻声唤道。
“臣在。”王勇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御书房内,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恭敬。
“你亲自去办,”陶毅将密报递给王勇,“务必将这几只老鼠的一举一动,都给朕盯紧了。”
王勇接过密报,没有丝毫犹豫:“臣遵旨!”
陶毅轻轻拍了拍王勇的肩膀,触感坚实而温暖。
他能感受到王勇身上散发出的忠诚和信任,这让他在这危机四伏的皇宫中,感到了一丝难得的安心。
“去吧。”陶毅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勇的身影再次消失在黑暗中,御书房内又恢复了寂静。
只有烛火,依旧在静静地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像是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涌动着一股股暗流。
王勇派出的密探,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各个府邸之间,监视着那几位大臣的一举一动。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陶毅的预料。
其中一位被监视的大臣——赵权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开始变得异常谨慎,深居简出,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他的府邸,也变得如同铁桶一般,戒备森严。
就连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王勇送来的密报,一次比一次简短,一次比一次令人不安。
赵权臣的异常举动,让陶毅感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这只老狐狸,他在做什么?
陶毅站在窗前,望着赵权臣府邸的方向。
夜色中,赵府的灯火,显得格外幽深,像是一只潜伏在黑暗中的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必须尽快查清他的计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陶毅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来人,”陶毅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备马,朕要亲自去一趟……”
他顿住了,并没有说出目的地。
他转身,高大的身影挡住了窗外透进的最后一丝光亮。
他将手伸进怀中,缓缓抽出一把匕首。
刀刃在烛光中反射出一道寒芒,冰冷而锋利。
他紧握刀柄,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像是在感受着某种力量。
“赵权臣,我们之间的游戏,是时候该结束了。”陶毅看着匕首的寒光,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