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散尽,县衙大堂重归宁静。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一片片光影,将李明和谭师爷的轮廓清晰勾勒。李明抬手示意谭师爷就座,神色满是凝重:“谭师爷,今日听你一番话,我心里有底多了。但这队伍扩充可是大事,关乎义军兴衰,还得你帮我好好谋划。”
谭师爷欠身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目光审慎,斟酌着说道:“承蒙将军信任,我定知无不言。不过这队伍里的形势,有些复杂,还望将军容我直言。”
李明微微皱眉,心中已然猜到几分,点头道:“谭师爷不必顾虑,畅所欲言,我信你。”
谭师爷凑近了些,低声说:“将军,我留意许久,原满天星手下焦铭、温超实力不容小觑,且麾下兵力远超您的直属力量。如今他们在军中根基渐深,长此以往,恐怕会有变数。我听闻温超明里暗里多次跟人表达对您担任首领的不满,说掌盘子的位置本应该是满天星大哥的,姓李的算个什么东西……此人不可不防。”
李明神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隐忧,很快又恢复镇定,示意谭师爷继续说。
“在扩充兵力时,对他们的队伍补充人数加以限制,放缓他们壮大的速度。而将军的老部下赵刚、张昊、王广宇等人,忠心耿耿,始终追随将军,应当多给他们补充精锐新兵,优先配备新武器,以此平衡各方势力,稳固将军对军队的掌控。”谭师爷眼中透着精明与笃定。
李明沉思片刻,缓缓道:“谭师爷所言,正合我意。只是具体扩充方案,还得仔细琢磨。我想着,不如把全军分为中军、左营、右营、后营四部分,争取整编后全军左中右后四个营一共战兵千人,其中精锐亲兵(老本兵)四百人,各类辅兵杂役五百多人,你意下如何?”
谭师爷眼睛一亮,点头称赞:“将军此计甚妙!如此划分,职责明晰,便于指挥调度。那这各营统领的人选,可得慎重考虑。”
李明接话道:“我打算让赵刚担任左营统领,他作战勇猛,心思缜密,定能带领左营成为军中劲旅。左营安排亲兵一百人,再招募青壮战兵二百人。将这三百人编成三个百户,分别任命一位百户官,每位百户官各自管理麾下的百人队伍,如此一来,赵刚便能通过指挥这三位百户官,实现对左营的有效管控。”
谭师爷附和:“赵将军确实是不二人选。说到右营统领,我猜将军属意焦铭,这其中想必有诸多考量?”
李明微微点头,认真说道:“焦铭是满天星的老部下,能力突出。重用他能平衡满天星那边的人心,不然他们难免觉得不受重视,容易离心离德。而且,在前日与我一同作战时,焦铭表现出了极高的配合度,对我的命令言听计从,行动执行十分到位,用着放心。右营的配置和左营一样,亲兵一百人,青壮战兵二百人。同样将其编成三个百户,分别指派一位百户官,每位百户官专门负责管理自己统辖的百户队伍,借此搭建起基本的指挥体系,与左营形成制衡之势。”
谭师爷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将军用人唯贤又深谋远虑,如此安排,既能稳住满天星一众,又能让焦铭为我军所用,实在高明。那中军统领,不知将军可有想法?”
李明说:“我想让斥候队队长王广宇兼任,他对各方情报了如指掌,中军交给他,我放心。中军作为全军核心,掌控全局,设亲兵一百人,招募青壮战兵二百人,另设旗鼓队、斥候队、传令兵等。旗鼓队负责传递指挥信号,鼓舞士气;斥候队负责侦查敌情、收集情报;传令兵则保障军令及时传达,确保各营协同作战。中军共计战兵三百人,是全军的中枢力量。”
“将军安排得当。”谭师爷应道,“后营统领,若由二当家满天星担任,定能镇住场面。后营关乎全军后勤补给与退路,责任重大。不过关于温超,既然他有不轨之心,不如给他来个明升暗降,让他担任后营副统领,给他扩充成一个百户,并入后营。后营安排老本兵一百人,负责保护后营安全,再配备皮匠、铁匠、木匠、制甲匠、火药匠、军医、兽医、伙头军等各类辅兵杂役,共计五百多人。这样一来,后营虽战兵不多,但后勤保障功能完备。”
李明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谭师爷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就这么办。他若能安安分分,往后少不了他的好处;若是还不安分,咱们也有应对之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各营兵力分配、军官任命、武器调配等细节反复研讨敲定。不知不觉,日头高悬。
李明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谭师爷,今日多亏有你。就按咱们商议的办,你先去通知二当家满天星,还有赵刚、焦铭、温超、王广宇几位头领,明天早上过来开会,咱们一起研究下一步部队整编的具体事宜,务必将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万无一失。”
谭师爷起身,拱手行礼:“将军放心,我定当及时传达到位。”说罢,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耀眼的日光里。李明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思量,有谭师爷相助,义军的前路或许一片光明。但他也深知,未来荆棘丛生,每一步都得谨小慎微,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