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三四月间,春寒料峭,汾州大营被风沙层层笼罩。帅帐内,曹文诏双手接过练国事递来的将令,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重托!”
转身出帐,曹文诏大步迈向校场。多年辽东征战,铸就他挺拔身姿与沉稳步伐,身上甲胄虽历经无数战火淬炼,却依旧散发冷冽气息。他曾在辽东与后金鞑子殊死拼杀,凭卓越的胆识与谋略,一路升至副总兵,麾下关宁铁骑令后金军队闻风丧胆。但农民起义爆发后,他被调入练国事麾下,投身镇压农民军的战事。
校场上,号角呜咽,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两千余关宁铁骑校场列阵,这些从辽东带来的骑兵,原本有近三千人,但因长期吃空饷、逃亡、疫病、频繁作战损耗,数量大幅缩水。他们身形魁梧,透着一股剽悍劲儿,队列里却交头接耳、推推搡搡,毫无纪律可言。细看之下,许多骑兵的甲胄虽有破损,但都有悉心修补的痕迹,破损处被牛皮或金属片牢牢固定。他们腰间的佩刀,刀把上暗红色的血迹很是显眼,有的刀鞘上还刻着一道道短线,用来记录这把刀砍死了多少敌人,一看就是久经沙场。当然,因为粮饷不足,过往作战间隙,他们时常劫掠百姓,因此在民间也是恶名远扬。
骑兵身后,两千步兵松松垮垮地站成方阵。他们手中的长枪长短不一,不少枪头都已生锈,身上的棉衣又薄又破,补丁摞补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由于长期缺饷,士兵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无奈,士气低落,宛如一盘散沙。
“弟兄们!咱们从辽东打到这儿,经历了多少硬仗!如今,高迎祥躲到偏关去了,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曹文诏飞身上马,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勉强回荡。士兵们稀稀拉拉地应和着,喊声参差不齐,毫无振奋的气势。
这时,一匹枣红马疾驰而来,马上的曹变蛟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叔父,斥候探马已经派出去了,可以出征!”曹文诏看着侄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伸手将他扶起:“好小子,跟在我身边,多学着点。”曹文诏对曹变蛟寄予厚望,作战时总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指挥作战的门道,常夸他是“我家千里驹” 。
大军出发,朝着偏关行进。曹文诏喜欢亲自率领骑兵一马当先,突击敌阵。这时刚想催动骑兵快速前进,脑海中突然闪过练国事的叮嘱:“文诏,你部是朝廷剿寇主力,这三千关宁铁骑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万万要谨慎,不可轻敌大意啊。”再想到高迎祥诡计多端,偏关地势复杂,便强压下冲动,传令骑兵放慢速度,与后面步兵保持呼应。
四天后,队伍行至偏关县北十里处。前方斥候快马回报:“将军,县城西面十里处发现官兵大营,与对方联络后得知,那是延绥巡抚率领的一万延绥援剿官兵。”曹文诏听闻,当即下令队伍加速前行,前往会合。
练国事听闻曹文诏即将抵达,为炫耀手中武力,彰显自身实力强大,特意带着李明部出营列队迎接。李明率三千部下整齐排列,一千骑兵、一千七百步兵人人骑乘战马,身着镶铁棉甲,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冷光。三百炮兵赶着马骡,拉着二十四门佛郎机炮,队列相对齐整。
曹文诏远远望去,瞧见这气势不凡的阵仗,以为李明有近三千铁骑,不禁目瞪口呆。他迅速整理衣甲,快马加鞭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径直走到钱守庸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恭敬说道:“末将曹文诏,见过钱巡抚!路途耽搁,还望大人恕罪。”
钱守庸身着华丽官服,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伸手虚扶一把,语气中带着几分热络与期许:“文诏啊,一路辛苦了。早就听闻你在辽东的赫赫战功,那可是令后金鞑子闻风丧胆呐!如今到了山西,这剿灭贼寇的重任,咱们更是得齐心协力。高迎祥一伙在这一带肆意妄为,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此番合兵一处,定要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厉害!”
曹文诏站起身,侧身招手,唤来曹变蛟:“变蛟,快来见过钱巡抚。这是我侄子曹变蛟,自小跟在我身边,弓马娴熟,一心报国。”
曹变蛟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晚辈曹变蛟,拜见钱巡抚!”钱守庸目光扫过曹变蛟,微微点头:“后生可畏,好好跟着你叔父历练。”
钱守庸接着侧身,向曹文诏介绍身旁诸将:“文诏,这是李明,延绥右路副总兵。他这支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此次出征带来三千人马,一路行军迅速、秩序井然,堪称楷模。年前在保安县一带,李明率部大败蒙古入侵的三千铁骑,阵斩蒙古鄂尔多斯部落首领图鲁姆,威震边关!”李明听闻,双手抱拳,微微欠身:“曹将军威名远扬,日后还望多多指教。”
钱守庸又指向贺人龙:“这位是贺人龙,别看他平时嘻嘻哈哈,作战时那可是勇猛无比。前阵子强度黄河天堑、收复河曲县,他手持大刀一马当先,击溃了上万流寇,第一个攻进了河曲县成。现在流寇见了贺游击那时闻风丧胆,听说给他起了个“贺疯子”的外号,来形容他打仗不要命。哈哈哈哈。”贺人龙满脸堆笑,上前一步:“都是虚名,流寇瞎说的,当不得真。曹将军才是威震流寇的大英雄,往后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随后,钱守庸又将三个守备一一介绍给曹文诏。
介绍完毕,钱守庸拍了拍曹文诏和李明的肩膀:“曹将军,你是咱延绥东路副总兵,李明是右路副总兵,同属延绥镇,往后可要多亲近亲近,携手为朝廷效力。”
曹文诏立刻抱拳回应:“钱巡抚所言极是。李将军治军有方,战功赫赫,曹某早有耳闻,日后定当多多讨教学习。”李明也笑着回礼:“曹将军过谦了,您是前辈,威名传遍辽东,多次大败流寇,我还得多向你学习讨教才是。”曹文诏顿时觉得这小兄弟会说话,能处,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起来。
之后,众人入营商议好驻扎营地等事宜,曹文诏请示练国事:“大人,末将先行安置麾下将士,若有差遣,随时吩咐。”练国事点头应允。
曹文诏带着曹变蛟往营地走去,曹变蛟忍不住嘟囔:“叔父,您看人家李明这队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估计粮饷也缺不了。咱们……”曹文诏瞪了他一眼:“别抱怨!咱们靠的是真本事。此番偏关之战,凶险万分,咱们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