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边喝茶边聊天,聊着关中灾情,聊着魏相刚到地方就杀了几个阳奉阴违的官员,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东突厥的雪灾,边关百姓之苦等等,秦浩算是间接知晓了大唐如今一些基本的状况。
喝了几壶茶,看看时间已近申时,段纶起身道:“正则,我们先去用饭食吧,器具制好后,阎少监会来通知我等的。”
秦浩也饿了,这唐朝人真禁饿,我待着都饿了,人家在拼命干活呢,体质相差如此之大吗?
二人向公厨行去,路上秦浩问起段纶表字中叔的意思,段纶表示叔字是指伯、仲、叔、季,意指排行老三,看来果然和自己想得一样。
说话间就见一杂役急急忙忙跑来,段纶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杂役见到尚书大人,忙行礼道:“大人,有内侍前来传旨。”
段纶闻言问道:“传旨于谁?”
杂役回道:“说是给大人和秦公子传旨即刻入宫。”
段纶苦笑道:“正则,饭是吃不上了,走吧。”
秦浩心里咒骂李世民不是东西,自己在宫里肯定吃完了十几个菜,不让老子吃饭,咒你晚上不举。
心里骂骂咧咧地跟着段纶直奔前院,随着内侍直奔皇宫。
路上秦浩瞅着身前太监走路有点摆胯的姿势,好奇的问道:“请问内官大人怎么称呼呀?”
内侍闻言脚步不停,回头看了眼秦浩道:“秦公子才到长安,不知咱家亦属常情。
咱家刘瑾,武德开朝就伺候皇后娘娘,至今已十年了。”
秦浩一听,咋,不是李世民找自己吗?刘瑾?明朝大太监?啥情况?一头雾水。
“是皇后娘娘召见我吗?”
刘瑾笑道:“皇后娘娘欲找你问些事,段大人嘛,是陛下找,咱家顺道一起叫着了。”
段纶和秦浩面面相觑,不再言语,进了太极宫,来了一个小太监带着段纶走了,秦浩跟着刘瑾直奔立政殿。
秦浩边走边寻思,皇后咋知道的我,这还没有啥交集呢呀?
到了殿门,刘瑾让秦浩等着,进去禀报了,稍后领着秦浩进入到了殿中。
只见长孙皇后端坐在殿中主位之上,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颜色淡雅却不失庄重。
乌黑的长发盘成精致的发髻,上面点缀着珠翠,更显高贵典雅。
面容秀丽端庄,眉如远黛,目若秋水,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温柔。
气质雍容华贵,又带着一种母仪天下的威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他从未见过如此高贵的女子,那浑然天成的气质让他一时有些恍惚发呆。心中暗自感叹皇后的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旁边刘瑾的声音传来,“大胆,不可目视皇后娘娘。”
声音有点大,吓了秦浩一跳,埋怨的甩了个白眼,低下了头,出声道:“草民秦浩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道:“抬起头来。”
秦浩一听,又不让目视又让抬头,那往哪看?堵气道:“草民不敢目视娘娘。”
长孙皇后一听怔了一下,随即呵呵笑道:“你这个小子,还挺有脾气。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你。”
秦浩斜了刘瑾一眼,抬起头来望着长孙皇后。
刘瑾恨恨的瞋睨了秦浩一下,站到一旁,拂尘往臂弯处一搭,老神在在。
长孙皇后仔细打量着秦浩,身高六尺有余,玉树临风,卓然挺立。
身形挺拔如松,肩宽背直,面容俊朗非凡,剑眉斜飞入鬓,眼眸深邃如潭,鼻梁高挺,薄唇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的弧度。
正微微点头,头上的幞头怎么一下子歪了,让画风有点突变,抿嘴一笑,轻声说道:“本宫听闻陛下夸赞你为受灾百姓献出制盐之法,且不求赏。
此乃巨利,你却舍之。本宫又知你方归老宅,家中亦无甚值钱之物,止有二老与一女娃,正需用钱之时。
你可否告之本宫,为何会如此行事呢?”
秦浩正色道:“娘娘,小子所为,非为求名求利。
关中百姓,遭此灾厄,我心何忍?钱财虽重,然较之百姓之苦,轻若鸿毛。
我愿尽绵薄之力,助百姓渡此难关,只求心安,别无他求。
况小子虽非大富大贵之人,却也有几分本事在身。
凭借所学,获取钱财并非难事。娘娘无需担忧小子生存能力,在助百姓之后,安稳度日不在话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也只是践行师父之教诲罢了。”
长孙皇后听了心中一震,默默回想这八个字,欣慰道:“你以后若是做了官,定也是个为民的好官。
去吧,本宫就是好奇你的所为,见上一面,若有难处,可来与本宫言说,本宫愿意助你。”
秦浩心道,我走了这么远就为了你见我一面,赏点啥吃的也行啊,还饿着呢。
又看了眼美丽的皇后,心想长孙皇后也是年岁不大就挂了的,心中有点不忍。
“那小子告退了,娘娘多多保重身体。平常饮食要清淡些,多吃点梨和百合,少吃豆类食物,且不可饮酒啊。”
说完转身往外走去,迎面来了一位女子,
秦浩不经意抬头望了一眼,年龄与自己相仿,宛如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
身着华美的宫装,色彩鲜艳却不失庄重,衣袂飘飘,似有云霞缭绕。
步摇在她的发间轻轻摇曳,每一步都带着优雅与高贵。
面容如桃花般娇艳,眼眸明亮如星辰,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
身姿挺拔而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
刘瑾在旁边看秦浩这么无理的举动,又不开心了,道了声:“公主殿下。”
秦浩一听,哦,怪不得,忙也轻轻一拜,擦身而过。
刚行出殿门,身后传来长孙皇后的嗔怪声,“丽质,你越来越不像样子了,母后在召见有功之人,你怎能不经......”
秦浩对刘瑾道:“刘公公,我是直接回工部吗?这出宫有啥规矩不?”
刘瑾还在怪他刚才的举动,没好气的道:““哼,你自己不长记性,还来问咱家。
出宫能有什么规矩?莫要东张西望,惹出是非来。
赶紧回工部去吧,别耽误了陛下的差事。”
说罢,刘瑾一甩衣袖,转身便走,也不管秦浩如何。秦浩无奈,只得灰溜溜地朝着出宫的方向走去。
七拐八拐的走了一会,啥情况?这是皇宫还是迷宫?
看看天上的太阳,辨了辨方向,朝南边走就对了。
一路上一个守卫没见到,秦浩心里奇怪,想问个路都没人,唉。
正愁眉之际,高公公在不远处正愣愣的看着自己,心中欣喜,忙快步走到高福面前,
“哎呀,高公公,这宫中太大了,我迷路了,绕蒙圈了,快帮我指个出宫的道吧。”
高福正纳闷呢,原来是迷路了呀。不过你走不了了,呵呵一笑道:“公子不能走了,刚刚......”
话未说完,秦浩不乐意了,我不就是迷了路吗?也没看漂亮的小宫女,连个守卫都没看见,
凭啥就不能走了,还要扣留我咋地,总得讲点道理吧。
生气道:“公公一点旧情都不念了吗?”高福傻眼,啥意思?咱们有啥旧情?蒙圈是啥意思?“公子何出此言呐?”
“我不就是迷了路,在宫里多转了几圈吗?这算犯了哪门子王法吗?”
高福这才明白,弄岔劈了,忙道:“公子误会了,是陛下在与段尚书讨论制盐一事,
方说起公子被皇后召见的事,让咱家等娘娘召见完带公子去见陛下。
咱家才走到这里,就见到了公子,因此感到好奇。”
误会解除,和好如初。
“唉,高公公呐,从晨起到如今,粒米未进啊,肚中实在饥饿啊,正要去公厨用饭时,又被召见,真是苦不堪言啊。”
“可陛下现今召见,耽搁不得啊。”
“弄点糕点给我充充饥吧,要不一会召见时,肚中叫喊多失礼啊,是不是?”
高福带着秦浩往两仪殿行去,遇到一个小太监,忙让他去就近找点糕点过来,
到了两仪殿殿门前时,小太监拿着个小食盒过来给了秦浩,边吃边等通传,嘴里塞满了吃食。
高福出来见到秦浩的样子,笑了笑道:“陛下召见,进去吧。”
使出吞天神功,吞下这发干的点心,走进了两仪殿,见李世民与段纶正笑着看他,忙行礼道:“嗝!参见“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