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府后院书房。房遗爱拿着抄写的新词有些得意,
“阿妹,昨日阿兄在一茶馆偶遇一对爷孙,唱的词颇佳,为兄还打赏了他们呢。”
房遗玉对兄长的文学造诣表示怀疑,略带讥笑:“阿兄胸中墨水,小妹自是知道的,能让阿兄看得上眼的词定是了不得的了。”
房遗爱也不生气,把纸递给妹妹,也不言语,站在一旁撇着嘴斜眼望天。
房遗玉也有点好奇,接过纸看了眼,这字丑得让人不忍直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恩?很不错呀,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
忙往下看去。“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作者似乎充满了思念与惆怅之情,这词可真好。
“阿兄勿怪,是阿妹错怪阿兄了,多谢阿兄为我寻来如此好的新词,阿妹多谢啦。”开开心心的给房遗爱行了个万福礼。
房遗爱可受宠若惊,呵护有加的阿妹可从没这么尊敬过自己,哈哈哈,这三十文太值了。
大大方方的受了一礼:“阿妹,阿兄虽然才学不行,但是鉴赏能力还是有的,我昨日一听那小娘子唱第一句,就注意到了,
她手中拿着那个词,阿兄打赏完本是想买下她手中的词作,可惜的是她死活不肯卖,我只得抄录下来了,就为了阿妹开心。”
“阿兄可知是何人所作?”
“这却不知,那小娘子未说姓名,只说是少爷为她所作,不能卖于他人。
不过阿兄见那字写得可比阿耶还要强上不少,而且那所写的纸也不是凡品,阿兄从未见如此好的纸。”
房遗玉有些吃惊,阿耶的字自己自然晓得写得有多好,自己还差得远呢,没想到那个少爷的字还更好,
心里有点发痒,又有些遗憾:“可惜不知姓名,还是要感谢阿兄,下午的诗社正愁没有好词呢,
长乐公主要来,这下终于不用出丑了,晚些阿妹要做些美食犒劳阿兄。”
房遗爱美的大鼻涕泡都要掉下来了,拍小妹的马屁可不容易,这回终于是结了果了。美滋滋的去找狐朋狗友逛街遛鸟去了。
房遗玉跪坐在几案前,认真的重新誊抄一份,拿在手中爱不释手。
下午这是不是会有点太出风头了呀,哇哈哈。
太极宫。早朝刚过,李世民就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戴胄、段纶来到两仪殿。
聊到赈灾及制盐的进展,众人都脸色喜色,当即将现状如实汇报。
听到制盐效率快速李世民也是惊喜不已:“玄胤,民部新制之盐收入如何?”
“回陛下,精盐成色极佳,因此市面上抢购者多,之前旧盐为40文一斗,合2文一斤,
精盐因成色极佳,民部最初定价为80文一斗,合4文一斤,
现今因为产量不足,价格民间已涨至10文一斤,仍然供不应求。
臣预估十八处盐池同时昼夜不停生产,一日可得不到三千斗,折合不到三万斤盐,尚不足以替代旧盐。
然利润已然超旧盐甚多矣,按照之前秦公子所请,按照不同标准制盐,取消二道过滤,只保留一道过滤和三道过滤,二者价格又相差一倍,
这样产量能提高一些,然收益不减。现今就是苦恼如何提高产量,而不愁发卖。”
李世民粗略一算,一天至少600贯,有点惊讶,这才一日时间,器具还跟不上的情况下,
忙又转头问道:“叔同,将作监器具制作还能加快些吗?”
段纶有些发愁:“陛下,人手已昼夜不停轮换制作了,别无他法了啊,除非再增派人手了。
不过之前正则言道,若工坊采用标准流水化作业效率可增十倍不止,只是臣不甚明了。”
李世民皱眉气道:“如此重大之事,叔同怎可不问个究竟?”
段纶满腹委屈:“陛下,那小子说,流水线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以后会亲自指导,
现今他刚到长安,家中还未安顿好,而且还在为柴米发愁,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听闻昨日杜相家中四处采购居家用品,还赶制了一辆新马车,臣估计今日可能是要送给秦小子。
臣不是帮那小子说话,盐业利大,足以成为巨富之家,小子却能无偿献与朝廷,虽不求赏,然朝廷不能有功不赏啊。”
说完不语,三日朝会,无人提及奖赏,段纶觉得有点愧对秦浩,但房玄龄不提,自己也不好提及。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房玄龄,见没说话,开口询问长孙无忌:“辅机,赈灾情况如何了?”
“回陛下,盐业所得直接拨付灾区,精盐亦有部分直接与世家换取粮食以赈灾民,
目前情况稳定,相信假以时日,灾情可解。
只是魏相如今有点杀红了眼,臣担心官员人心惶惶,于政务推行恐有不利。
魏相刚正不阿,执法严苛,在此次赈灾事务中,对贪墨舞弊之徒绝不手软,
固然大快人心,但也引得一些官员心生畏惧,做事未免束手束脚。
陛下,当此之时,或可稍加安抚,以平衡各方,确保赈灾之事顺利进行,不至因官员之惧而有所滞碍。”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知道了,也差不多该让魏相回朝了。今日就到此吧,玄龄留下,都散了吧。”
众人离去,李世民问道:“玄龄几日为何不在朝堂提及秦小子的封赏啊?”
“此事不急,待灾情有所延缓,各方稳定后再议不迟,
现在封赏,只会让官员非议,御史台整天盯着此事呢。况功劳摆在那里也跑不掉不是?陛下何必急于一时。”
李世民叹道:“玄龄的养气功夫真是让朕也望尘莫及啊。那就依爱卿所言,待魏相回朝,再议吧。
各方事情玄龄还要统管协调顺畅,争取月底前安定各方。”房玄龄点头应是退下了。李世民奔立政殿而去。
聊了一会了,秋菊见大家都有些口渴,主动开口:“少爷,奴婢会煎茶,要不我......”
秦浩连忙打断:“别了秋菊,煎茶少爷我实在是享受不了,咱们就简单的泡一泡就行啦。”
秋菊瞬间情绪低沉,低着头不说话了。
唐朝的煎茶是将茶饼烤干、碾碎,然后放入锅中煎煮。
在煮茶的过程中,加入葱、姜、蒜、橘皮、薄荷等调料,以增添茶的风味。
秦浩心里实在是接受不了,见秋菊情绪低落劝道:“秋菊,等以后少爷我做点炒茶,教你一种大唐现在没有的茶艺,煎茶实在是喝不惯。”秋菊这才转忧为喜。
喝着茶的功夫,刘伯终于回来了,春兰和夏荷也都挺兴奋的模样,都是头一次抛头露面的逛街买东西,虽然拿的东西味道不是太好,心情还是很高兴。
大丫最先赶过去看着众人拎着的东西,嫌弃的捂住了鼻子,又躲远了。
秦浩检查了下刘伯带回的东西,又看了眼王朝放下的白面,点点头表示认可了大家的辛苦,让三人去洗漱一下去去味道。
院中摆上大盆,把这些臭臭的东西简单分了分,倒入大盆里泡上,葱姜蒜、花椒加上,又倒了些黄酒进去。
拎着四个大鱼头进了厨房,身后晃晃荡荡娘子军,王朝没好意思跟上去,坐在院中石桌旁,
不一会,春兰给倒了壶茶水过来,王朝连连感谢和刘伯喝起茶来。
厨房内,可能是少爷的做菜方法神奇,惊叫声连连传出老远,给王朝勾得好奇心也起了,
刘伯见怪不怪:“少爷那是叫炒菜,锅中会起火,那个菜叫一绝啊,嘿嘿。”说完又心疼起刚才大把花出去的银钱来。
把五花肉一大条都丢进旁边的大锅中小火慢煮着,这边煎好调理过的大鱼头,两面金黄挺好看的,摆在大盆中,
众女的活泼属性彻底打开了,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感觉会非常好吃。
又听刺啦一声,少爷又往油中加了葱姜蒜爆炒,香味瞬间就飘了出来,加了茱萸,翻炒几下,
把大鱼头重新放入锅中,沿着锅边加了少许黄酒和醋,紧接着加入半锅开水,不一会汤水变成浓白,
盖上大盖子,慢慢炖吧。众女仿佛见了一场大戏一般,直呼过瘾。
五花肉煮好捞出,切成长方块,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放了几块冰糖下去炒化,
颜色变红时把五花肉下锅翻炒上色,加入开水,盖上盖子,
秦浩对着众女打趣:“接下来就等着吧,一会看看谁能吃撑了谁刷碗筷好不好?”
众女都嘿嘿发笑,越发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齐到石桌旁喝着茶,王朝不好意思与一大帮女子同坐,很不自然。
“王朝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该成个家了吧,这只是见个女子的面都这么害臊哪能成大事了。”
王朝有些不服:“大郎莫要取笑我,这是两码事,再说大郎不也没成家吗?”众女都捂嘴偷乐。
喧闹一阵,秦浩大手一挥开饭,让刘伯和王朝进堂屋等着。
进厨房加了盐,又熬煮了一会,用硕大的盆子装了鱼头汤,秋菊和冬梅两个人端上了餐桌,
王朝惊得目瞪口呆,用盆装菜第一次见。
红烧肉收好汤汁,盛了三盘也端上了餐桌,又清炒了一大份葵菜,齐活。
众人彻底放开了,一个声音比一个大,真真是当成了自己的家,黄酒给了刘伯陪王朝喝,大家开动,一时间房间中充满了欢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