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丫走进集市,东瞧瞧西看看,寻摸着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集市里很面很热闹,有卖菜的,卖鸡鸭鱼的,有卖竹器木器的,还有卖水果的……
她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询问价格,又摇摇头走开。
走到集市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宋小丫看到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几匹粗布,一位中年大婶正坐在摊位后,手里拿着针线,缝补衣物。
这些粗布颜色并不鲜艳,大多是未染色的本白色和灰白色,也有一些浅棕色、深蓝色和藏青色、土黄色的,应该是用廉价的植物染料染成。
宋小丫过去摸了摸粗布。
布料的触感粗糙,甚至有点扎手,远不如细棉布柔软。
表面也不平整,交织的纹理清晰可见,有些地方还有细小的疙瘩和结节。
宋小丫拿起一匹灰白色的粗布,仔细地看了看,布匹大概只有一尺半宽。
“婶子,这布怎么卖?”宋小丫开口问道。
“两百文一匹,”大婶放下手中的针线,热情地招呼道,“小哥,我这布可是自家织的,结实耐磨,好用得很!”
“有多长?”宋小丫又问。
“一丈多呢!够你做一身了!”大婶笑着道。
宋小丫点点头,心里盘算。
自己一家三口穿得跟丐帮弟子差不多,是该做新衣裳了。
这大婶的粗布比布店的便宜,干脆就在这里买一点,先做一身。
她不太会算账,便向大婶请教。
“婶子,我想给我娘、我弟还有我自己各做一身衣服,要多少布料?”
宋小丫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宋二娘的身高:“我娘这么高。”
她指了指走过去的一个小媳妇,“比那位大姐瘦点。我弟高矮胖瘦和她牵的那小孩子差不多。”
大婶瞥一眼,立刻掰起手指,“噼里啪啦”地帮宋小丫算了起来。
“你做一件上衣加裤子,四尺足够了,你娘多一条裙子,要八尺,你弟弟个子小,三尺就行。你们一家加起来,怎么也得一丈五的布。”
大婶说着,拿起那匹灰白色的布料:“就买这匹吧,长度刚好,这颜色男女老少都能用。”
宋小丫看着那匹灰白色的布料,觉得不太满意。
颜色太浅了,容易脏,也不好看。
她指着土黄色和藏蓝色的布料,问道:“这两匹也是两百文?”
“这两匹颜色好,要三百文。”大婶解释道,“染料贵着呢!你要是去布店买,四百文绝对跑不掉。”
价格是贵了点,可是比灰白色的好看,也耐脏。
黄色的可以给宋二娘做一身,藏蓝色的就自己和小山做。
“我买七尺蓝色的,再买八尺黄的。”
“行行,一共是六百文。”
大婶喜笑颜开地替她剪布料。
宋小丫付了钱,看着手里两匹颜色各异的布料,心里高兴又有些心疼。
刚才卖薯条挣的钱还没有揣热乎,就全花出去了。
不过,能挣得会花才行。
挣了钱不用,只是一堆死物。
现在钱花了,享受了啊。
宋小丫很快自我安慰起来。
她在这边买布料,几个大姑娘小媳妇也被吸引过来问价,摊子前很快人满为患。
“婶子,瞧瞧,一下给你带了这么多客人来。”宋小丫得意地自夸道。
“是是,大婶给你多扯点。”大婶心情好,手也比较松,“拼一拼,可以给你弟弟再做条裤子。”
”那就谢谢你了。“
宋小丫接过布料,心里美滋滋的。
上次买的碎布头,宋二娘都欢喜成那样,这次肯定更欢喜。
可惜大婶这里没有鲜艳的布料卖,要是有,她就买红色。
宋二娘做成裙子穿上,绝对好看。
等下次了,下次是赶大集,她要卖20斤薯条,收入也就更多。
就去布店买!
布店的布料花样品种多得多,选择面也要大得多。
买完布料,宋小丫打算回家了。
一扭头,又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卖小鸡仔。
她的身前放着一个圆圆的竹匾,里面密密麻麻挤满了毛绒绒的小鸡仔。
这些小鸡仔刚孵出来没多久,一身鹅黄色的绒毛,像一个个滚动的黄色小毛球,叽叽叫个不停。
宋小丫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她走到竹匾前,蹲下身子,伸出手指轻轻拨弄着小鸡仔柔软的绒毛。
小鸡仔们受到惊吓,四处乱窜,看起来憨态可掬。
老婆婆看到宋小丫对小鸡仔感兴趣,连忙招呼道:“小哥,买几只吧!瞧瞧,多精神!”
宋小丫早就想养鸡了,还托云婶子帮忙留意,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
现在正好碰上现成的,她自然不想错过。
而且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等过些日子天寒地冻,小鸡仔已经长大了,活下来基本没问题。
“咋卖的?”宋小丫问道。
“不贵,母鸡三文钱一只,公鸡两文钱一只。”老婆婆笑呵呵地自夸道,“我这鸡长得快,吃得少,下蛋多,你买了保证不吃亏!”
宋小丫盘算着买五只。
四只母鸡,一只公鸡。
她仔细观察着竹匾里的小鸡仔,希望能挑到健康活泼好养的。
可是这些小鸡仔看起来都差不多,让她一时犯了难。
于是这个问题又交给了万事通系统。
“万事通,帮我挑五只健健康康的,要四只母的,一只公的。”宋小丫在心里默念。
[叮——扫描完毕。目标锁定,五只优质鸡仔已选定。请宿主尽快付款,完成交易。]
随着万事通的声音响起,宋小丫看到五只小鸡仔身上亮起了红色的标记。
这些标记只有她能看到,老婆婆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宋小丫指着那五只小鸡仔,对老婆婆说:“就要这五只吧。”
老婆婆顺着宋小丫的手指看去,麻利地将那五只小鸡仔抓了起来,放进一个小竹笼里递给她。
“小哥眼神真好,这五只可是这群里最活泛的。”老婆婆不忘叮嘱道,“小鸡仔娇贵,你路上小心点。”
“哎,我知道了。”
宋小丫接过竹笼,付了钱,转身离开了老婆婆的摊位。
她提着竹笼,开开心心地往集市外走去。
路上,她忍不住掀开竹笼上的布,查看小鸡仔的情况。
它们挤在一起,还在叽叽直叫,看起来活泼又健康。
宋小丫满意地笑了笑,趁四下无人,将小鸡仔和竹笼一起放进了空间里。
其实她还想买很多东西,比如一些锅碗瓢盆,农具吃食,还有棉絮细棉布……
只能慢慢地一点点添置,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