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集市已经越来越热闹。
就连集市外的空地上也站了不少提着篮子、挑着担子的卖货人,有的摆几捆青菜,有的摊开一块布卖点杂货。
卖菜的大哥见宋小丫斜眼瞅着外头,便向她介绍。
”这些人不进来摆,在外面摆一会儿就走,不想掏三文钱的管理费。“
“不会被衙门的人抓到吗?”
她眼尖,发现几个宋家村的熟面孔也在外头摆摊,手里拿的都是些零散东西。
大哥笑笑,随口道:“他们带的东西少,瞅见衙门的人过来就跑,谁抓得住啊。”
宋小丫听明白了,这就跟她现代城管追小贩一个理儿。
眼看着集市里人越来越多,宋小丫不再聊天,扯开嗓子喊起来:“黄金脆,四文钱一份,又香又脆,好吃不贵!”
话刚出口,一个小媳妇就挤了过来:“黄金脆!我得买点,来三份!”
“好嘞!”
宋小丫赶紧抓了三份薯条,用一个大竹叶盘装好递给她。
小媳妇接过来,边付钱边忍不住夸:“上次我买了一份回家,几口人分着吃,几下就没了,这几天嘴里老惦记这味儿,天天盼着你再来!”
宋小丫还没来得及应声,一位大婶就凑上来,递过八文钱:“给我来两份!”
紧跟着,一个中年男人也来到摊前,手里攥着铜钱:“我也要三份,我家那小子这几天老跟我念叨着要吃这个,我上哪儿买去啊。”
这些人都是上次买过黄金脆的回头客。
一个年轻小伙见这里热闹:“小哥,给我来一份,我倒要尝尝这黄金脆到底有多好吃。”
宋小丫抬头冲他笑笑,手指点了点摊边放着的一小碟试吃薯条,说:“这儿有试吃的,你先拿一根尝尝。”
她忙得手脚不停,一边收钱一边招呼客人,心里乐开了花。
照这架势,今天的生意比上回集市还红火,二十斤黄金脆卖完压根不是问题。
“哎哟,这黄金脆真香,外头脆生生的,里头还软乎,好吃!”
“我这辈子活了大几十年,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哩,也不知道是用啥做的!”
“就是啊,四文钱买这么好吃的东西,便宜得很!”
大家伙儿买了东西,边吃边聊着散开,香味飘出去,又勾得远处的人忍不住往这边挤。
俗话说客走旺家,她摊子前的人越聚越多,有的伸长脖子看热闹,有的直接掏钱等着买来尝尝。
好在有系统监督,她一抓一个准,每份薯条不会多给也不会少给。
递薯条、收铜钱,动作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忙活了一阵,她猛然发现,空间里的薯条已经下去了一大半,钱袋子却鼓得沉甸甸的,满满当当全是铜钱。
正在高兴,就见吴少爷带着小厮挤进来问道:“小哥,我的黄金脆都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早准备好了。”
宋小丫忙转过身,从空间里把一篮子薯条提出来递给他,上面还装了不少竹叶盘。
“这是你的。”
吴少爷接过来,先拈了根薯条尝了尝,笑着点点头:“不错。是这味儿,想好几天了。”
又拿起一个竹叶盘,上下左右仔细打量。
“小哥,你这竹叶盘比上次的匀净啊,个个都漂亮,用来装其他小食也不错嘛。”
宋小丫心想,那当然了,这次都是机器做的。
不像上次的,有自己做的,有宋二娘做的,质量参差不齐。
“小哥,你还是下个集才来吗?”
“对,下个集我再来。”
吴少爷又对宋小丫道:”你下次来给我送五斤,直接送到我家门房,对了,你这竹叶盘怎么卖?我想买点。“
他回家把这竹叶盘装了黄金脆给他爹尝,他爹对黄金脆兴趣不太大,对这竹叶盘却赞不绝口。
还问他能不能多买点,拿到自家县城的酒楼装吃食,肯定会受到那些公子老爷的喜欢。
还说价格贵点都没关系,就图个风雅别致。
他已经向他爹打了包票,肯定能买到。
”竹叶盘啊?“
宋小丫没想到会有人看上竹叶盘,愣了下,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卖。
”不单卖的,和黄金脆一块卖,主要是做起来太麻烦……“
”两文一个咋样,我定一百个。“
吴少爷担心宋小丫是怕价格低了不愿意卖,自己定了价。
先买一百个送到酒楼里试试。
两文一个?
这一下就是一百文?
比黄金脆还有搞头啊。
她这次做了一千个,一百个小意思。
先赚了这笔钱再说。
宋小丫再管不了那么多,答应下来:”行,我这里就有一百个。“
宋小丫忙又转过身,装作在背筐里,实际是从空间里拿了一百个竹叶盘递给吴少爷。
吴少爷摸了一块碎银子递给她:”这里是四钱多,是五斤黄金脆和一百个竹叶盘的钱,剩下的是给你的赏钱。“
“谢谢吴少爷。”
宋小丫喜得见牙不见眼。
“你有空多准备点竹叶盘,下个集没准要得更多。”
“还要?”
“当然!”
一直在旁边的小厮得意地插话:“我们家的酒楼可是县城最大……”
吴少爷踹他一脚:“要你多话,走了。”又叮嘱宋小丫,“记得啊。”
他这次一点不叽歪,把竹篮拿给小厮提着,扭头走了。
看热闹的见最挑食的吴少爷都觉得好吃,买了这么多,越发引起抢购热情,摊子上的客人就没断过。
还有人也像吴少爷那样,直接买一斤。
幸好宋小丫编了几个小点的竹篮,可以装一斤,正好用上了。
她这边生意正好,忙都忙不过来,街对面许氏眼红了。
听说宋小丫生意好,没想到会好成这样!
也不知道卖的是啥稀罕物。
她扯了把身边的弟媳妇,悄声问:“瞧见那小丫头了嘛,说给亮子咋样?“
她的弟媳妇姓韩,四十岁出头,长得也是一脸精明相,眯着眼打量正在忙碌的宋小丫半晌,不太满意。
”太瘦了,不好生养。“她再看两眼,更嫌弃了,”亮子一巴掌扇下去,她人影儿都找不到。“
”这还没长开呢,明年你再看,准保就长开了。“
韩氏还是不乐意,一撇嘴。
”她家不是有个傻娘,还有个几岁的弟弟,穷得都只剩四面墙了,肯定没有嫁妆。“
”你管她家里啥样干啥,你只看她这小生意多好,以后要是嫁给亮子了,还愁没钱?“
韩氏一听,是这个理啊。
”行啊,其实这小模样不错,亮子肯定喜欢。“
许氏兴致勃勃地道:”走,我们先去看看她到底卖的是啥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