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翊负责暗卫,唐三负责侯府外务,现在章亭县基本在方昊的掌控中,到了将人安排出去的时候了。
章亭县离京都太远,信息传递太慢,方昊很看重情报工作,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信息比别人快一步收到,那就多出一分胜算和机会。
燕北许州在京都和章亭县正中间,可以作为情报交汇基地,顾天翊和唐三就是为此前往许州,当然同时帮保安团找一名合适的总教头。
虎威镖局在许州颇有声势,总镖头虎胆龙枪翟永康原本出自行伍,当过将军,在军中人脉广泛,方昊想请他帮忙寻找一名有实战经验的人做总教头。
另外,当初他和虎威镖局有过合作,双方是一条船上的两个蚂蚱,虎威镖局行镖四方,消息灵通,又便于传递信息,是非常不错的渠道,他当然不会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与此同时,卧虎山上,罗三炮带着剩下的百来人沿着当初付仲春走过的路寻找。
他从姚村潜逃出来后,就来到了卧虎山。
付仲春至今没有消息,派去燕南都司府的人回来传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必须将付仲春找出来,否则永远别想再回到付雪龙身边。
和付仲春相比,姚村的事那都不叫事。
他们找了几天,山太大,又过了那么多天,当初的痕迹早就没有了,想要找到付仲春等人简直犹如大海捞针。
就在他心烦意燥之际,不远处的一名手下大叫:“炮哥,找到了!”
罗三炮立即跑过去,其它人也围拢上来。
却见那名手下用棍子挑出一个烧焦的骷髅头。
“快,动手挖出来。”
罗三炮的声音有些嘶哑,在场的人取下准备的工具开挖,很快就从地下挖出一具具尸骸。
随着挖出的尸骸越来越多,罗三炮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熄灭了。
一番清点,手下报告少了三具尸体。
这让罗三炮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继续找,或许他们困在什么地方。”
大山里有许多陷阱,掉进去的话很可能一时间出不来也是有可能的。
一百多号人又四处搜寻,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
两名甲士被方昊收进了元宫,付仲春单独被顾天翊杀了掩埋,卧虎山这么大,区区百来人又怎么可能找到。
所有人累得不行,剩下的最后一名头领蔡庆道:“炮哥,咱们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呀,这山太大了,别说咱们这点人,就是再多十倍也很难找到他们。”
罗三炮又何尝不知道,但是就这么回去如何向付雪龙交待。
费了数年功夫打下的姚村丢了,军械失踪,手下六七百人只剩下百余人,最主要的是二公子付仲春在这边出了事,他现在的局面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
“不行,我们不能就这样回去,得找章亭侯算账!”
他两只铜铃般的大眼里透出阴狠和怨毒。
蔡庆道:“这个仇咱们自然要报,但是现在所剩的粮食不多,要不先弄点粮食,等弟兄们吃饱喝足后再去找那厮算账。”
罗三炮点点头,皇帝不差饿兵,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此时,章亭侯府内,杜涛和范左军两人几乎同时来找方昊。
他们接到祁州府的公文,巡关御史柳东临检查关防,章亭县位于边界,也在其核查范围,让他们做好准备,很可能柳御史会随时来这边。
巡关御史巡察边关每年都会有,但这是第一次通知到他们,他们不过是巡检司巡检,九品末流小官,只负责县城的缉盗治安,怎么着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这事透着蹊跷,两人这些天做了那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心里有鬼,自然特别敏感。
“侯爷,您说是不是那边的人准备对咱们下手?”
杜涛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
范左军同样有这样的疑惑,看向方昊,内心十分紧张。
燕南都司府对于两人来说就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
方昊没有立即回答,任何可能都有,假若真是对方出手,又为何要提前告知自己呢?
对方显然不是通知杜涛和范左军,而是向他下战书。
仿佛在说:我就这么来了,你能怎么办!
在三人说话间,章亭县最大的酒楼—南风楼的一间雅间里,他们正在议论的巡关御史柳东临正和燕南都司府的幕僚沈明策坐在一起喝酒。
两人是同窗好友,不过际遇却不相同。
柳东临中了二甲进士,在都察院任职,前途无量。
沈明策同样中了进士,排名还在柳东临之前,因为当年家族牵扯进福王谋逆案,他受到影响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后来投到燕南都司付雪龙门下做幕僚。
这次是他请柳东临帮忙,他虽然没有了功名,但是作为付雪龙的头号幕僚,在燕南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柳东临道:“明策为何要弄得这么复杂,不就是两个巡检吗,要拿捏他们还不简单。”
巡关御史说这话真没有夸大其词。
别说是巡检,就是边关大将在其眼里也不过是一武夫而已。
大晋文贵武贱,御史又在文官中属于最顶流的存在,那些千户、偏将见到他没有一个不害怕的。
在如今的朝廷当官,谁的屁股下面都不干净,真查起来全都可以送进大牢。
沈明策笑道:“两个巡检当然不算什么,沈某想要拿下的可不是他们。”
柳东临放下酒杯,压低声音,指向东边,“你是说那位!”
沈明策点点头。
柳东临道:“明策,若不是什么解不开的结,还是最好不要涉足皇子之间的事。”
他这么说,已经十分难得,不是关系好到一定程度绝不会说这么透彻。
沈明策举起酒杯敬道:“多谢,小弟自是明白这点。”
柳东临劝了一句,也就不再说了,两人继续喝酒,说些昔日同窗时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