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内关门的店铺越来越多,起因是传闻南三角的战事还要继续持续下去,西魏大军短时间内不会撤军。
西魏大军不撤,永安县和南三角之间的通道就不会打开,以前寸土寸金人头攒动的商业街门可罗雀,原本还在观望中的商家再也熬不住了,恐慌性抛售店铺。
消息是方昊让李管事散播出去的,目的就是想用最低的价格拿下商业街的店铺。
“可以了!”
见到时机差不多,方昊让李管事出面盘下部分出售的店铺。
不是没有银钱,而是为了不与当地豪绅起冲突,当地豪绅的店铺他都没有碰,这个便宜暂时不能占,否则日后永安和南三角之间联通了,商业街重新火爆时,那些低价出售店铺的豪绅会像吃了苍蝇般难受。
李管事或许其它事干不好,这种事情做起来驾轻就熟,几天内就将方昊指定的店铺全都盘下。
另一边沈莲也没有歇着,这段时间里不断交好永安县的两位巡检,大把银钱砸下去,两位巡检很快就和沈莲成了‘好兄弟’。
永安县有两条路通向南三角,分别是风斜口和牛头角,这两条路如今都在两位巡检的管辖区域内,永安和安乐两县相邻,这边有什么事驻扎在安乐县的西魏大军随时可以增援,因此并没有派人过来看守,而是令永安巡检司负责戒严,不许任何人通行。
方昊一边建立秘密通道,一边打算将两名巡检拿下,这样就能从他们的辖区偷渡。
毕竟秘密通道要绕行,少量人员来往没有问题,却无法运载太多货物,商用还得走风斜口和牛头角。
其实听名字就知道,这两条道路也不宽,不过以前南三角吞吐量太大,虽然大半从安乐县过,还是有一部分选择走永安这边。
就这一小部分那也是巨大的商机,让永安县远比其它县要富庶。
西魏官场和大晋没什么的区别,下面的人同样贪腐成性,两名巡检在金钱攻势下没有任何抵抗力,南三角的商户很快就从风斜口和牛头角出来,接手方昊购置的店铺,开始正式营业。
这一切自然是瞒不过永安知县和那些豪绅权贵。
但是方昊当初让李管事盘下店铺时就想好了,没有全部都盘下来,特别是当地豪绅权贵的店铺,一家也没碰。
如今生意好了,县衙里主簙、典使都是出自当地豪绅,这些人当然不会傻到出来搅局,至于知县大人那边方昊已经打点过了,同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南三角这边有数万人口,需求极大,从章亭县那边来的货也要找买家,一来一往永安县的经济蒸蒸日上。
而另一边的安乐县则恰恰相反,因为西魏大军封锁了通往南三角的通道,城内的商业每况愈下,一些商人得知永安县那边的情况,纷纷转到永安县,让安乐县的知县苒勐大为光火,于是找上西魏大军主帅何彪。
何彪当然早就知道了,但是对此没有办法,如今他来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五千多人每日耗损不是小数目,一半靠朝廷拨付,一半靠当地州县补给,而其中大半粮草全是出自永安县。
把永安县封了,找谁要粮草?
朝廷现在连那一半粮草都不愿出,朝廷不少大臣说他这是虚耗钱粮,建议魏帝及早撤军。
一直看不到好处,又断了财路,那些大臣当然不愿意他继续呆在安乐县。
苒勐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索性参了何彪一本,说他养寇自重。
苒勐是文官,虽然对永安县放任走私不满,但是对外依旧是朝武将开刀。
他若是参永安知县,朝廷里不会有人支持,反而认为他不明事理。
对武将开刀就不同了,西魏文官最喜欢做的就是压制和贬低武将,司马家在军中那么大的威望,还不是被排挤出了朝堂。
抑武扬文这是西魏国策,若是认不清这点,那就不用做官了。
其实不光是西魏,大晋和南楚都是一样。
当初三家开国皇帝都是大秦将军,知道文官再强,也无法动摇国本,但是武将一旦得势,顷刻间就可能颠覆政权。
因此三家分秦后一直抑武扬文,几百年下来文官大行其道,武官只能成为文官的陪衬,稍有不满就会遭到打压。
方昊对这些不大清楚,沈明策和郑彦青却是知道的,因此在制定扩展策略时就将这一点算进去了。
沈明策断言西魏大军只要不能在短时间里攻下南三角,最后结局必然是撤兵,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
西魏朝堂绝对无法容忍一个武将在外如此长时间,不管是魏帝,还是那些大臣,会想办法将其调回去。
事情也是朝着这方面发展,安乐县苒勐的奏折上去不到十天,朝廷的旨意就下来了,让何彪撤回关中。
何彪的军队还没撤走,安乐县知县苒勐就差人去见永安侯。
县官无故不得出自己的辖区,他不好亲自前去见永安侯,只能派出自己的师爷前往永安。
永安县这次引进的商户大半全是租用永安侯的店铺,只要不傻,就该知道其中肯定有猫腻,大家嘴上不说,私下已经认定永安侯和南三角的关系不一般。
苒勐急着打开通往南三角的通道,不过这边打开没用,还得南三角那边放行才行。
西魏不少大商家等着将货从南三角转销到东晋,这些大商家背后是西魏权臣,以前他们在南三角有布局,被方昊一锅端后先是暴怒,这才有何彪的大军压境。
但是何彪没能在短时间里打进去,让他们相当难受。
手里的货越积越多,有些能放,有些是不经放的。
即便那些能存放的,也要虚耗人工和仓储费用,熬了一个多月,终于熬不住,于是有了调离何彪的旨意。
就在王师爷去永安侯府的同时,远在七八百里外的西京,十余骑向永安而来。
这十余骑出自司马府,是司马老夫人亲自派出的队伍,为首之人乃司马家主脉二公子司马虎,阵容不可谓不豪华,而一行人去永安是为了司马嫣然的婚事。
在司马府老夫人最疼爱的不是有着「司马双璧」之称的司马龙城和司马虎,却是孙女司马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