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骧看完告示,冲着哭泣的彭玉麟放声大笑。
“彭先生,这下你我赏格相同,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彭玉麟望着神色轻松、嬉皮笑脸的萧云骧,心中恨意丛生。
“彭家世代忠良,不想却在彭某这儿玷污了祖宗名声,全因你这个王八蛋。”
彭玉麟破口大骂,萧云骧却浑不在意。
他转身走进帐内,取出两个马扎,来到帐门旁,自己拿一个坐下,又递给地上的彭玉麟一个。
“彭先生,请坐。”
彭玉麟心中激愤难平,今晚来萧云骧帐前肆意叫骂,本就怀着求死之心。
所以妻儿跟来,他也未加阻拦。
存了激怒萧云骧,让全家一同赴死的想法。
可看到萧云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恰似一拳打在棉花上,弄得情绪不上不下的。
“你想干什么?你用奸计陷害我,休想我屈服于你。”
彭玉麟眼神警觉。
“趁着今晚有空,正好和你深入聊聊,解开你的心结。”
萧云骧嬉笑着,开始胡说八道。
“这么大个人了,还哭哭啼啼的,不嫌丢人。”
眼见彭玉麟脸色愈发难看,萧云骧赶忙对旁边彭玉麟的大女儿喊道:
“雪梅,去帐内架子上拿条毛巾来,给你爹擦擦脸。”
经过这段时间,萧云骧已了解到彭玉麟的长女叫雪梅,小儿子叫永钊。
彭雪梅听到萧云骧如此亲昵的称呼,脸色不禁泛起红晕。
但见父亲满脸泥污泪痕,只好起身,走进帐内。
不多时,便拿着一条湿毛巾出来。
“坐吧。”
萧云骧指着马扎,对彭玉麟说道。
彭玉麟“哼”了一声,从地上站起身,接过彭雪梅递来的毛巾,随意擦了擦脸。
重重地坐到马扎上,讥讽道:
“我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莫不是要给彭某讲你是哪位神圣下凡,搞你们拜上帝教那一套?”
萧云骧收起笑容,神色庄重地问道:
“彭先生,你说我害你做不成忠良,让祖宗蒙羞。”
“请问你所秉持的‘忠’,是对谁尽忠?”
彭玉麟一怔,没想到萧云骧竟从这个角度发问。
“自然是忠于君王,忠于朝廷。”
几十年儒家三纲五常的浸染,让彭玉麟几乎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
“无论这个君王是否贤明,这个朝廷是否公正廉洁,都要毫无条件地‘忠’吗?”
萧云骧一改温和态度,目光直视彭玉麟的眼睛追问。
彭玉麟眼神游移,沉默不语。
“彭兄,既然你尊崇孔孟,在下不才,记得亚圣在《孟子·离娄下》中讲过。”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对吧?”
“彭兄,倘若你是那种只顾一己私利,罔顾做人基本道德良知的无耻之徒。”
“像说出‘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这话的前明内阁大臣杨嗣昌之流,我半句都不想与你多言,抓住直接一刀砍了。”
坐在不远处一直偷听两人对话的彭夫人和彭雪梅身子猛地一颤。
只有年幼的彭家小儿,此时在彭夫人怀里半眯着眼,昏昏欲睡。
“彭先生,你见识过底层百姓饥寒交迫、艰难求生的状况。”
“想必也通读历代史书,应该不会说出皇帝皆贤明,只有官员贪婪这种荒唐话。”
彭玉麟抬起眼,欲言又止。
“彭先生,就当下而言,朝廷对内皇帝昏庸,官员贪腐;对外战败,还拼命搜刮百姓钱财赔付洋人。”
“你自己静心想想,你这份‘忠’,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吗?”
萧云骧说完,注视着彭玉麟,静静等待他的回应。
彭玉麟沉思片刻,突然发出嘿嘿的讥笑声。
“皇上朝廷都不值得‘忠’,难道要‘忠’于你们这种装神弄鬼的粤.....太平军?”
“你们口口声声说百姓困苦,可如今你们不过占据一座长沙城,还被四面围困。”
“你们的天王在金田团营时,就纳了十五个王娘,有位刘姓女子不从,险些被天王处死,多亏东王劝阻才得以保命。”
“其他诸王护卫众多,出行乘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轿,个个身披黄袍,威风凛凛。”
“你们宣称的‘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做到了吗?恐怕只是用来蛊惑人心,满足自身野心与享乐的手段罢了。”
萧云骧被驳得沉默许久,无奈苦笑。
一直站在萧云骧身后的陈玉成也默默无言。
“先生,至少我部切实严格执行‘有衣同穿,有饭同吃’的原则。”
“你在我部停留已两个多月,平日里在我部四处走动,其中真假你总能分辨吧。”
彭玉麟听后,陷入沉默,许久才回应道:
“你的队伍,官兵确实做到了‘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尤其是你萧元帅。”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似有万般不愿。
“虽说我心里对你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承认,你的衣食住行,除去必要的护卫,与普通士卒并无太大差别。”
“士卒不食你不食,士卒不眠你不眠,确实做到了同甘共苦。”
萧云骧心中暗自欣慰,自己的所作所为,终于有人认可了。
特别是得到彭玉麟这个对自己恨意极深之人的肯定,尤为难得。
旁边的陈玉成也微微点头。
不料此时彭玉麟话锋一转,冷冷讥笑。
“但要是你指望彭某‘忠’于你,助你成为开国太祖,或者当个王爷之类的,那是痴心妄想!”
萧云骧放声大笑,仿佛听到了极其好笑之事。
“先生,若你的眼界不过如此,那小子此前还真是高估你了。”
见彭玉麟眼神满是疑惑,萧云骧敛去笑容,神色凝重地说道:
“先生,为何你们总是一心想着去忠于一家一姓的天下?没了皇帝,便不知该向谁尽‘忠’了吗?”
“自古以来,不皆是如此?”彭玉麟仍是不服。
萧云骧无意与彭玉麟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
“先生,自秦皇以来,中国的边患大多源自北面草原,可曾见过像英夷这般凶悍的海贼?”
不待彭玉麟回应,萧云骧仿若打开话匣子,自顾自地侃侃而谈起来。
“往昔中原王朝应对边患,打得过便予以驱逐,打不过就设法同化,毕竟中原王朝的文明与制度远胜对手。”
“那些凭借武力征服中原的势力,最终都反倒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人,如今的满人,还有形形色色的北胡南蛮、东夷西戎,最终都融入了同一个中国。”
“而不愿被同化的,像蒙元,立国不足百年,就被赶回漠北吃沙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