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片刻,待众人情绪宣泄完毕,萧云骧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但是……”
“人性本自私,且爱享受显摆。”
萧云骧声音转低,欲言又止。
停顿片刻,似下了某种决心,他接着说道:
“倘若日后我们打下一片地盘,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手中握有军权、治权。”
“甚至做到总兵、提督,乃至巡抚、总督之位呢?”
“是否会如清廷那些总兵、提督、巡抚、总督一样,出门乘坐十六人甚至三十二人抬的大轿。”
“身着绫罗绸缎,饮食皆是山珍海味,后宅妻妾成群?”
“如此一来,赤贫百姓会如何看待我们?”
“是否觉得我们与清妖大官并无差别?”
“是否意味着我们变成了曾经自己最厌恶的模样?”
“那时,我们又该如何说服百姓,让他们去为我们搏命?”
萧云骧这一连串发问,令堂下众人陷入沉默。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廷统治根基,在推动汉人民族觉醒、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其统治阶层的自身素养与追求,和中国历史上众多农民起义并无二致。
即打倒旧统治阶层,自己成为新的统治阶层。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天王、东王及一众高官,生活奢靡无度,甚至比清廷皇帝及高官更为豪奢。
全然不顾太平天国控制范围仅为长江中下游一隅之地的现实。
这完全就是屠龙者变恶龙的故事。
对于今日堂内众人而言,清廷高官的生活他们所见不多。
但大家又不眼瞎,天王、东王及太平天国诸王的排场,他们可是亲眼目睹。
唯有眼前这位新西王,始终践行太平天国起兵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的理念。
虽说萧云骧是以清廷高官举例,却难免让众人联想到天国高层。
此时萧云骧停下话语,在大堂正中原本县令的位置坐下。
给自己倒了碗水,慢悠悠的喝着,静静等待。
这是他改造这支军队的根基。
在他这支军队里,无法与基层士兵、百姓同甘共苦的军政主官,没有立足之地。
众人或沉默思索,或低头不语。
只有角落里的彭玉麟微微抬头,看了眼萧云骧,又扫视堂内萧部诸将一眼,无声冷笑。
萧云骧见陈玉成神情激动,欲言又止,忙用眼神示意,让他稍安勿躁。
他早已与军师曾水源、参谋长赖文光,以及亲手提拔的林启荣、叶芸来、吴定彩等人反复商讨,达成一致意见。
今日在这大堂上说出,就是为观察其他人的反应。
陈玉成作为他的忠实追随者,不明就里,兀自暗自着急。
“西王,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时,坐在大堂前排的林凤祥出声问道。
林凤祥今年二十七岁,身材瘦小,面容文质彬彬,眉宇间透着秀气。
但性情直率火爆,好勇斗狠,恩怨分明。
“林旅帅问得好,我们该怎么做呢?”
萧云骧站起身,在大堂内来回踱步。
“那就从我开始。”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又在空中划了个圈,将大堂众人囊括在内。
“从我们做起,从全军每一个人做起。”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杜绝特殊化。”
“这日后便是本部军法,诸位务必牢记。”
萧云骧见堂中气氛略显凝重,便笑了笑。
“当然,绝对的一致并不现实。”
“不同岗位的合理需求,还是要予以正视。”
“比如战马优先配备给侦察旅及各级主官,骡子、毛驴优先配备给后勤辎重旅、攻城旅。”
“又如伤病员的伙食适当改善,有助于恢复健康等。”
“而不是看到侦察旅人均一马,就要求全军人人配马。”
“这个要求,我确实无法满足。”
堂中众人发出一阵轻笑。
萧云骧见堂中气氛稍显轻松,接着说道:
“但对于一支军队而言,仅有同甘共苦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军纪军法。”
“下面请曾军师宣布新的军纪。”
萧云骧向曾水源示意后,便坐回椅子。
曾水源起身,朝众人微微一笑。
“西王所言极是,要打造一支铁军,就需铁的纪律。”
“现在颁布西王军令,请各位认真学习,并传达至每一位士卒。”
赖文光将手中一份文告,挂在大堂侧墙上。
只见文告上写道:
【太平天国西王府军令】
敕曰:
吾等起义,旨在救民于水火,岂容忘却初心,虐待百姓?凡我将士,自今日起,务必铭记西王府军纪三章、西军八训。
【军纪三章】
令行禁止:上之所令,下必遵从,雷厉风行。
秋毫无犯:爱护百姓,不取分毫,不惊民众。
缴获公有:所获物资,统一分配,体恤民苦。
【西军八训】
言辞温和:话语轻柔,礼貌待人。
交易公允:买卖公平,不欺不诈。
借物归还:借用物品,及时归还。
损物必偿:若有损坏,照价赔偿。
禁止打骂:化解争端,友好相处。
珍视农产:爱护庄稼,不损一苗。
禁狎妇女:敬女如宾,杜绝狎侮。
善待战俘:宽仁待俘,瓦解敌心。
上列规条,乃我军根本,自西王起,上下皆须严格遵循,违者依西王府规惩处。
曾水源拿一根小竹竿当作教鞭,逐条给众人讲解。
彭玉麟远远站在众人身后听讲。
“彭先生,这军规如何?”
萧云骧走到彭玉麟身旁,笑着问道。
彭玉麟本想讥讽萧云骧几句,忽又想到自家处境。
全家被这贼厮胁迫随军,自己还登上朝廷通缉榜,可谓身败名裂。
真是前途渺茫,不知何去何从。
嘲讽的话到了嘴边,化作一声长叹。
“元帅欲建立这样一支军队,谈何容易。”
“是啊,谈何容易。”
萧云骧附和着,话语一转。
“既然明知是正确之事,做总比不做强。”
“用心去做,坚持不懈,总会有所收获。”
“您说对吧,先生?”
萧云骧看向彭玉麟。
彭玉麟避开他的目光,不再言语。
却也未走开,只是呆呆望着文告出神。
------
当日,萧云骧即刻对他早已深恶痛绝的太平军编制展开整编。
任何军队的编制,都需契合当时所处时代主力兵器的火力投射方式。当下世界的主流已然是以热兵器为主,太平军也装备了大量的火枪火炮。然而,太平天国的兵制依旧沿用两千多年前周代的五五编制,简直是食古不化。
而后世的“军师旅团营”“三三配置”的军队编制,乃是伴随热兵器的普及而诞生的兵制,在西方已实行多年,早已证明这种军制与热兵器的适配性。就连满清在清末编练新军时,也采用了这种编制。
因此,萧云骧并未自作聪明地去创新什么新军制,而是直接采用后世的军制对萧部太平军进行整编。
全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为班,每班12人,每排由三个班组成,每连又由三个排构成;依此类推,每级均设正副主官各一名。
从连级开始,增设炊事班、救护班等辅助单位,并且增设军法官一名,其职级与连长相同,负责队伍中军规军纪的执行、命令的落实等事务。
从团级开始,增设参谋长一职,协助团长进行指挥。军法官则由军师兼任。
如此一来,萧部太平军全部整编为一个师,师长由萧云骧担任,军师是曾水源,参谋长为赖文光。
该师下辖两个旅,一个团,三个营。
一旅旅长为林凤祥,二旅旅长为李开芳;亲卫团,团长是刘昌林,副团长为陈玉成;攻城营、侦查营、后勤营,分别由周磊、何禄、林绍璋统领。
其他主官由各级领导酌情推荐,再由萧云骧直接任命。
----------------
(注1:请原谅乌鸦的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到哪支部队的军规,比红军的三大纪L,八项注Y更合适了。只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来个中译中,让大家贱笑了。
注2:因军制问题,本书对前文所述军制名称作大幅修订。现代“三三制”军制,乃是经过火器时代各国浴血验证后,最终不约而同选择的战法体系,在西方已沿用多年。
拿破仑战争落幕已逾五十载,克里米亚战场硝烟正浓,美国南北战争更是一触即发。若此时仍固守旧式军制以标榜高明,硬指现代军制不合时宜——那便是你赢了,我无话可说。
特此说明,后面本书中出现的军,师,旅等编制就是现代的编制,和前期太平天国那些编制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