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光讲完,萧部众将即刻相互交换信息、交流看法,堂中顿时人声一片。
众人言语轻松,氛围并不紧张。
看来大家已然习惯被清军包围的局面。
“诸位。”
萧云骧起身,从赖文光手中接过小竹条,走到这幅由彭玉麟、何禄与他匆忙赶制的简陋地图前。
待众将目光投向他,便接着说道:
“清军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各有不同。”
萧云骧用小竹条指向地图东面。
“张亮基部人数虽多,但行动迟缓,要抵达怀化城,至少还需八九天。”
接着又指向南面的黔阳城。
“曾国藩曾被我们击败,况且我推测他们的目的,是堵住我们南下之路,对北上并不积极。”
“而且没有四五日,他们也赶不过来。”
随后继续指向西面。
“芷江城清军兵力有限,虽在持续招兵,但能自保就不错了,料想他们不敢出城与我们拼死一战。”
“只要堵住我们西进之路,沅州知府邓天符便算是立下大功。”
“唯有北面。”
萧云骧手中竹条重重戳在凤凰厅方向。
“北面凤凰厅的竿军,倒是个棘手问题。”
“他们以往对付的,多是武器简陋、不擅结阵作战,仅靠血气之勇拼杀的苗、瑶、侗等叛乱民众。”
“且屡战屡胜,故而气焰极为嚣张。”
“我们刚到怀化城,这些人就从凤凰厅出发,显然是想用我们的人头来积累军功。”
萧云骧轻蔑一笑,示意彭玉麟。
彭玉麟站起身,将他所了解的竿军历史、组建方式、作战风格等,向众将详细讲述一番。
原来此时竿军的领袖是邓绍良。
邓绍良,字臣若,湖南乾州(今吉首市)人。
他年少投身军旅,作战英勇,在镇压李沅发叛乱时表现出色,被提拔为总兵,统领竿军。
与彭玉麟有过数面之缘,勉强算得上同僚。
竿军的组建形式与主要作战对象,致使这支军队士卒凶悍,但纪律极差,能打更能抢。
萧云骧心中感慨万千,来自后世、对军事历史兴趣浓厚且记忆力超群的他。
自然知晓“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这句话。
这支特殊部队,是清廷最为得力且凶狠的爪牙之一。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竿军转战十几个省,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清廷叛军。
历经二百余战皆获胜,所向披靡,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竿军兵勇喜好在左臂刺上“虎威常胜军”的青字,攻城格斗时,常袒露左臂,挥刀跃马,己方相互呼应以鼓舞士气,敌方见之则胆寒。
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以竿军为主组成的国军第128师,在浙江嘉善阻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军团,连续激战七天七夜,给敌军造成大量伤亡。
原本历史已然证明,湘军是太平军最为强劲的对手,甚至没有之一。
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在湘军初创之时,打掉其最锋利的爪牙。
就在萧云骧思绪飘飞之际,彭玉麟已将竿军的历史及作战特点向萧部诸将讲述完毕。
见诸将神情严肃,萧云骧继续说道:
“既然清廷始终封堵我们南下之路,严防死守不让我们回广西。”
“西面的贵州,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且山高谷深,民族混杂。”
“不到万不得已,不宜前往。”
“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
萧云骧目光灼灼,将手中竹条拍向地图北面。
“我们向北进发!”
“如今清廷在四川兵力空虚,只要我们拿下重庆府,便很有可能占领整个四川。”
“以此为根基,我们便有了与清廷周旋的资本!”
这便是萧云骧一路上与曾水源、赖文光、林凤祥、李开芳四位萧部核心人物,经多次商讨后,最终达成的统一意见。
现在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候。
“既然要前往四川,就必须击破竿军,扫清北上障碍。”
“竿军向来骄纵,自四五十年前乾嘉苗乱平息后,一直参与小规模的剿匪治安战。”
“且他们从未与我们交过手,这正是我们可利用之处。”
“这仗该怎么打,大家回去思考,三日后确定作战方案。”
萧云骧将怀化城事务交予曾水源,自己与赖文光带领亲卫营,每日外出侦察敌情、勘察地形。
过了三日,参谋部综合各方信息,梳理出清军动向,向萧云骧、曾水源汇报。
东面的张亮基部仅有部分哨骑抵达溆浦,主力尚在后方,暂时不存在合围危险。
南面曾国藩不出所料,占领黔阳城后,修筑工事,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抓壮丁、征粮草。
西面的芷江城里,沅州知府邓天符亦是如此,并无进攻怀化城的迹象。
唯有北面的竿军进军迅速,三日行军八九十里,抵达锦水边的麻阳城。
十二月七日,李秀成向萧云骧呈上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萧云骧看完后赞不绝口,当即召集各团旅级主官商议。
众人经讨论完善,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
--------------------
怀化城内,竿军参将田大榜的三姨太有个弟弟,叫文三。
此地盛产山茶油,文三在怀化城经营一座祖传榨油坊,日子过得颇为富足。
但文三好赌,三年前父母离世后,更是无人约束。
榨油坊也无心经营,整日与狐朋狗友出入赌场,不到一年,便将榨油坊、祖宅等家产败光。
无奈之下,只能时常前往凤凰厅,向姐姐、姐夫寻求接济。
可他赌性难改,拿到钱大多输在赌桌上。
如此再三,不仅姐夫田大榜厌恶他,就连自家姐姐也不再资助他。
过惯富贵生活的文三,又不愿从事替人算账跑腿或卖苦力之类的低贱活儿。
只能流落街头,今日偷这家一只鸡,明日摸那家一条狗,勉强维持生计。
好在怀化城的人都知道文三姐夫厉害,无人敢打骂他。
只是看到文三过来,便看好自家物品,以免被这位文大少爷顺走。
文三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凑合过下去。
没想到十二月初,从长沙流窜而来的粤匪攻占了怀化城。
因其见文三是穷苦之人,并未刁难他,反而送给他一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