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贼西军于去年十二月攻破彭水县城,却未顺势北上,攻打重庆府下游的涪陵。
此后二十来日,粤贼仿若消失在重庆南面的群山之中。
据少量目击者回报,粤贼似向西而去。
但郑天寿郑知府不敢有丝毫懈怠。
咸丰三年正月初三,心急如焚的郑知府,不顾正值朝廷法定的春节假日,将重庆府负责治安的官吏召集至府衙,一番训斥。
并限期在正月十五日前,务必将在城中造谣的幕后主使抓捕归案,逾期必严惩相关官吏。
就在一众官吏暗自腹诽,埋怨知府大人不体恤下属,不顾年节兴师动众之时。门房来报,称荣华商行的当家李竹青在衙门外求见。
对于这个李竹青,郑知府心中颇有微词。
此人平日交友广泛,出手阔绰,与官府关系颇为融洽。
却又圆滑至极,这不,前些时日郑知府要求城中富豪捐献钱粮,以便募兵保卫重庆城时,这家伙就没了踪影。
派衙役去他家找寻,却发现他的妻儿、父母、弟弟等至亲,早已人去楼空。家中只剩几名年老体衰、一问三不知的仆人看家。
衙役无奈,只好回去禀报,郑大人心中愤恨不已。
没想到今日这厮竟主动找上门来。
“带他上来,本官今日倒要看看这厮有何话说。”
心中激愤,郑大人顾不得平日的涵养,将一众负责治安的官吏斥退。只留下一个叫梁宽的绿营军游击陪同,让门房把那李竹青带上来。
“大人,新年大吉,小人给您拜年了。” 稍过片刻,门口的影壁处转出一个中年儒雅男子,远远便笑容满面地给郑知府作揖问好。
见这李竹青仍是平日里那副不拘小节、潇洒自在的模样,郑知府不禁哼了一声。
“今日莫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然,你李大当家怎么想起找本官了?”
那李竹青似乎没听出郑知府言语中的嘲讽之意,依旧笑容满面地走到郑天寿面前。
“大人,您可冤枉小人了。”
“前些日子,接了个大单子,不放心让下面的人去谈,小人便去了川西一趟,连过年都是在路上度过的。”
“今日一回来,听闻大人召见小人。这不,还没回家,就赶忙来拜见大人了。”
郑知府斜睨着李竹青,继续讥讽道:
“你这趟川西之行,是带着全家老小,包括你父母、弟弟全家都一同去谈生意了?”
那李竹青听闻此言,仿佛蒙受了天大的冤屈,捶胸顿足道:
“大人,您可真是冤枉小人了。”
“世道动荡,又逢年节,小的让家人到乡下避一避,好好过个年。”
“倘若大人非要召见他们,我明日便派人将他们从乡下叫来。”
“我全家数十口,愿与重庆城共存亡!”
表情凛然坚毅,俨然一副朝廷忠臣义士的模样。
郑知府懒得看这厮作秀,挥了挥手,直接问道:
“闲话少说,今日你来见本官,所为何事?莫非真就是来给本官贺新年的?”
李竹青拍了拍手,前院影壁处便转出四个汉子,抬着两个箱子,走到郑知府和李竹青面前,将箱子放下。
打开箱子,郑知府见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看样子有数千两之多。
郑知府不禁呼吸急促,此前他号召城中富户捐钱捐粮,都是好言好语地将他们请到府衙劝说,却只筹得几百两白银。
最后逼得郑知府不顾颜面,直接抓人勒索,他们才肯拿出一些钱粮。
何时见过这些吝啬鬼主动抬银子上门的?
似乎猜到了郑知府的心思,李竹青微笑着指向门外。
“大人,门外还有七八辆粮车,近万斤粮食,都是小人作为新年礼物,献给大人的。”
郑知府听罢,连忙快步走出府衙。
果然看到府衙外,停着七八辆牛车,车上堆满了装满粮食的袋子。
还有些稻谷散落在袋子上,看来装车颇为仓促。
“大人,小人一回到城里,听闻大人号召全城捐钱捐粮,以抵御粤贼。”
“当即把家中的粮仓搬空,给大人送来了。”
“再给小人一些时日,小人结清一些货款,还能到成都府多采购些粮食,以充军资,让大人少些忧虑。”
郑知府先前的不满,已被这送上门的钱粮消解殆尽。
虽说这些钱粮不算多,但人家李监生刚回来,听到消息就把自家的储备掏空,献给官府。 之后还要筹集资金,到成都府去采买。
这份拳拳报国之心,岂是城中那些土财主能比的?
果然是国难见忠臣啊。
想到此处,郑知府不禁握住李竹青的手,感慨道:
“李当家如此忠心,我定当启奏皇上,额外给你一个恩荫。”
“到时,说不定你我就能同朝为官了。”
李竹青却笑嘻嘻地把手抽回。
“大人,恩荫的事以后再说,小人眼下有一件急事,需大人帮忙。”
郑知府心中暗骂:果然无商不奸。
面上却微笑道:“说来听听。”
“大人,小人之前去川西进了一批棉花,因现在重庆府实行军管,这批棉花正堵在上游十里的李家沱,无法下来。”
“望大人通融一下,签个手令,让这批棉花进城,再经几日日晒雨淋,这批棉花就废了。” 李竹青表情颇为焦急。
郑知府心中暗爽,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
“有多少船?”
“大小三十余艘。”
“李当家的,你生意越做越大了,就不怕粤贼进城,抄了你的家?”
“所以小人要舍家为朝廷,给大人您捐献。”
“否则粤贼进城,小人可就真要家破人亡了。”
郑知府思索一番,觉得似乎确是如此,便退回衙内,给李竹青签发放行手令,还不忘叮嘱道:
“李当家的,粤贼十二月已攻破南面的彭水,正朝重庆府逼近。”
“这两日你务必将货物运进城来,一旦发现粤贼靠近,江面必须封锁。”
“到时候任谁来,都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李竹青拿着签好的手令,连连点头。
“小人明白,小人明日就让货船进城,绝不给大人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