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六十三年六月初八
李府最近各项事情都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秦淑兰也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爱情的蜜罐中。
中午时分,天气开始闷热,主屋也有冬天藏在地窖的冰块拿出。李三一也试过用硝石制冰来着,只可惜硝石太少,三下五除二给用完了。李府医馆也没多少,还是从胭脂城买的,人家是当中药材使用,治病救人。也就没再多试试,以后要是能找到硝石矿就方便很多。由于地窖有限,也就给在主屋的怀孕的秦淑兰使用。李三一来到书房,还好当时这房主,也考虑了夏天天热的事情,房子还得是假二层,再加上房屋在宅子中央,南北通风比较好,也不算太热,还能忍受,只是中午这一两个时辰。
在书房躺椅上迷迷瞪瞪睡觉的李三一被鱼富贵轻轻推醒。
看到是鱼富贵,想必是有要事,要不也不会大中午的过来打扰自己午睡。
也没有起来,迷糊的问道:“管家,有事?”
鱼富贵也知道打扰少爷午睡不好,但是还是来了。说明来意:“少爷,是这样,四月初,制作织机时,不是让打听蚕丝的事情吗?现在有消息了。”
李三一听到这事,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嗯,是有这么回事,怎么过去两个月了才有消息?距离才百十里地。”
鱼富贵解释道:“少爷,那鱼河堡主事之人,有事外出了,最近几天才回来。这才回信。”
“哦,那你说说吧。”
“是,这样,去的人打听道,这个鱼河堡,地理位置特殊,玉河在此拐弯,形成了一处形似岭南的气候,桑树在此处生长的非常不错,和岭南无异,出了这地方桑树质量就差的很远。他们就把整片地方全部种植桑树养蚕,然后在周边种植粮食产物。这家族人从刚开始的七八百人,繁衍到现在也有两千人了,内部人很是团结。从种植到养蚕,制丝,到织造成品全过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产量有限,以前供不应求,只是最近几年南方的丝绸精锻对他们的打压很是厉害,产品有所剩余。鱼河堡内都是他们的人,我们不好进去,外围的佃户有离得很远,只是种植庄稼,租金六成半,比其他家低半成,也不算苛刻。”
“行,那咱明天过去看看,也不是太远,一会你去姚房里正那里开个路引,就二十个人吧。十个护卫,八个护院,再加上你和我。”
“是,少爷,我这就去办理。”鱼富贵说完就出去了。
李三一待鱼富贵出去后,仔细想了想。到了晚饭时,给秦淑兰说自己出去四五天时间。并让秦二三给秦甲一说一下,每人把弓弩都带上。这次出去都是骑马回来,路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秦淑兰也知道李三一应该是有要事才出去的。让她放心家里,路上注意安全就是了。
翌日天还未亮,众人就出发了,二十人,二十四匹马,四匹马是带的一些备用粮草。二十人都带弓弩,短刀,十八护卫和护院各个精神抖擞。前面五人探路,后面五人垫后,一副行军套路。
此行秦甲一没有随行,他要坐镇李府,林峰随行。不管护卫还是护院都听林峰指挥。平时都是按照军阵训练,大家也没太多隔阂,很快就适应了。
众人一路上除了中午时分在一处驿站休息、吃饭,给马添粮饮水耽搁了一个半时辰,其他时间都在赶路,天还没黑就赶到了鱼河堡。
在路上李三一问了鱼富贵是否有织造丝绸的人,鱼富贵说道:“有的,少爷,咱们府里的仆人有三成都是南方人,那边最近几年战乱不断,几方不轻易放掉战俘和边境平民,很多都是转手卖与他国,以断其人口,我们附近有织造女子二十六人,会做丝绸织机的工匠有两人。”李三一点头答应,这管家对府里人才很是重视,前段时间还让建立每个人的档案,看来还是有用处,需要什么样的都可以找,没有人再去外面。看来,购买有有知识有技术的奴隶决策,是正确的,贵一点也是有道理的。
说是堡,真是一个城堡似的,四周围墙有三丈多高,城墙上不断有人影走动,看起来比自己家宅子大多了。在城堡城门口,被拦了下来。一个长的精壮中年人,很是客气的出来道:“请问贵客是哪里人?
鱼富贵下马上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给来人说道:“我们是胭脂城双河镇的,这是你们鱼河堡主事的信,你看看。”
来人打开信,看了一会,仔细看看道:“嘿嘿,我不认识字,但是看到有家兄的印章,应该是真的。我带你们进去。”
鱼富贵心里腹诽道:“不识字,你看了半天。”
说着那中年人对旁边的人道:“你们几个看仔细点,家兄等的客人到了,我去去就回来。”说完从旁边马厩里牵出一匹马,和众人一起入城。进入城门,里面就热闹了许多,街道上闲逛的人还是很多,可能是消暑的吧,放眼望去,街道整整齐齐,马路很宽,跑四匹马不成问题。各色商铺一家接着一家,贩夫走卒,妇女儿童,甚是热闹。
路上行人很多,骑马也不快,一刻钟差不多到了一座门有三丈宽的府邸前,围墙有两丈高,看起来比李府的好多了。家族底蕴就不一样。
众人下马,那中年人上前与门房交涉。三五个呼吸,过来,对着李三一道:“贵客稍等,家兄马上就到。”
不到一盏茶,禁闭的府邸中门打开,只见一个长相俊朗的中年人大步走了出来。好像在哪见过,又想不起来。见到李三一就弯腰行礼道:
“哈哈哈哈,在下董文勇,参见总旗大人。”
李三一愣是一时想不起来,这里已经不是胭脂城地界,但是是秦州地域,自己也就在胭脂城可能认识几个府兵营的人,再就是双河镇的很多人认识,再往外就是空白了,又能叫上自己府兵营官位的,应该是见过自己的,不是敌人就行,脑子飞快思索一会道:“我们见过吗?”
那董文勇道:“在下没有见过总旗大人,但是我家四弟董全勇与总旗大人是同僚。”来人仔细解释道。这下李三一明白了,感情和董全勇是亲兄弟,就说哪里见过,有些面熟。
“哈哈哈,我就说在哪见过,感情是我老领导家里呀!罪过罪过,这次来也没个准备。董总旗近来可好?”李三一马上客气道。
“都是一家人,别客气。我家四弟,从胭脂城回来后,就去了秦州三叔家,没有在鱼河堡。”说着就请李三一进入大门,除了鱼富贵跟着,其他人都从小门去了其他地方,有五人在门外等候。进入鱼河堡的是十五人,还有殿后的五人在鱼河堡三里外等候。本就是带兵之人,可不想被人一锅端了。
来到大厅,分宾主坐下,只有下人送上茶水。那董文勇一挥手,下人退出后,大厅就剩下四人。董全勇率先开口道:“李总旗对于我们这里的情况大概也了解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不知李总旗想怎么合作?”
李三一想了一会,现在已经是六月份, 蚕丝已经下了,还是先参观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吧。于是开口道:“董大哥客气,我本是董总旗的手下一小兵,全靠总旗提携才有今天,董大哥以后叫我小李或者三一就成,叫总旗就见外了不是?”
董文勇作为鱼河堡现在的一家主事,情报也不是没有,在李三一没有到来之前,已经问过四弟董全勇了,四弟对此人评价很高,说这人可是实打实的杀敌立功上来了,虽然上下通达,绝对是个狠人,建议合作为主,不要闹僵就行,他自己也也沾了李三一的光,快升百户了,说不定以后这小子还会走到自己前头。然后后派人去了双河镇打听一番,好家伙,回来的人汇报后,差点没有闪亮自己的双眼,短短三四年时间,主仆两人硬生生的做到了双河镇五大家族之首,在马坊镇还有不小的土地,现在土地面积都赶上自己家百年积攒的家业了。
关系对等,还有上升势头,谁也不敢小视呀!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这李三一可能是哪家世家贵族出外历练的人员,因为自己家族也会有这样的机会给家族后人,毕竟呆在鱼河堡,整天就是这点事,外出历练有结果最好,没有也长长见识,这不,自家三叔就到秦州州府做到了州牧的主要幕僚,自家四弟跟着沾光,在秦州是个小旗,去胭脂城下派成总旗,转了一圈,马上也升百户,这就是成果呀,再加上自己家主一些金银的支撑,谁也不敢轻易动鱼河堡。听到李三一如此谦虚,也就没有客气道:“那就托大,称李总旗一声贤弟。”
李三一见董文勇没有推辞就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会容易一些。于是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主要是看看生产过程,看看达到什么程度,是哪里有问题,好提出更好的共赢方案。
“董大哥,这样,我先参观一下咱们得生产全过程,不知道方便吗?”
董文勇没有想到,这人还是个实干家,不是纨绔子弟,还要仔细考察,这样也好,以后得合作就更容易了。
“当然没有问题,这样今天先给贤弟接风洗尘,明日一早,我就从养蚕到锦缎织造全过程,亲自带贤弟参观,何如?”
“哈哈哈,还是大哥考虑的周全,是小弟唐突了,确实早上天不亮出发,赶了一天的路,行。那就明天再参观。给大哥添麻烦了。”李三一也就坡下驴道。
董文勇亲自带李三一和鱼富贵两人到客房休息。
晚上自是一番觥觥交错、宾主尽欢,因为第二天有事,大家都很节制。
翌日一早,李三一就是早早起床,在小院锻炼了,林峰和鱼富贵在旁边伺候。快到早饭时间,董文勇带着那个中年汉子,这汉子是他家三弟,董双勇,自小不爱学习,又一身力气,有点憨憨的,族里也不放心外出历练,就让跟在他大哥身边当个护卫。
“哈哈哈,贤弟,早上好,不对是军武人士,这锻炼是一天都不落下。”董文勇进门就朗声笑道。
李三一听闻那阵突如其来的笑声,心中一惊,连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刚刚挥出的拳头收回,而站在一旁的鱼富贵更是眼疾手快,迅速地从身旁拿起一件崭新且干净的衣衫,动作娴熟地披在了身上。
这时,只见李三一脸带微笑,朝着前方微微躬身行礼道:“见过两位哥哥,小弟我自小身体就比较孱弱,这身武艺也是在母亲严厉的鞭策之下才勉强坚持练习至今的,时间久了,倒也慢慢养成了习惯。”他这番话语说得不卑不亢,让人不禁对其心生好感。
为首之人听闻此言后,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朗声道:“哈哈哈,正所谓严母出孝子啊!来来来,咱们先一同去用早膳,填饱肚子之后再去瞧瞧咱们的产业运作情况如何。”
“好嘞,一切全凭大哥您做主安排便是。”李三立即应和道。
说罢,众人便浩浩荡荡地朝着饭厅走去。一进入饭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餐桌。桌上放置着几碟精致可口的小菜,有腌制得恰到好处的咸菜,还有色泽诱人的凉拌豆芽等等。此外,主食则既有来自北方的香喷喷的小米粥以及松软香甜的大馒头,又保留了董家源自南方的独特饮食习惯。整个场面看上去既丰盛又温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吃过早饭,董文勇众人骑马而出,先是在鱼河堡的周边的三万亩桑树园,下来就是近百亩的养蚕基地。
蚕的养殖一般从春季开始,具体时间因地区气候而异。通常,蚕的养殖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开始,此时气温适宜,桑叶生长旺盛,为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蚕经过约一个月的生长和吐丝结茧后,蚕茧会被收集并进行加工,最终制成蚕丝。因此,蚕丝的生产通常从五月或六月开始,并持续到秋季。
这蚕丝的保存方法总结就是:在干燥、阴凉、避光、通风良好且防虫的环境中,蚕丝可以保存数十年。所以可是根据市场反应出货。
一行人最后来到织造作坊,到了这里李三一就很是认真的询问了很多专业的问题,有的董文勇也不知道,就找到织造作坊管事的前来回答,管事的听到李三一的问题,很是震惊,此人年纪轻轻也不像是农家子弟,怎么问的如此专业,转头看向董文勇,董文勇爽利的回道:“对贤弟也不隐瞒,有事说事就行。”然后就是李三一问什么,管事的答什么。
转眼一天时间过去第三天,李三一又在织造作坊待了半天,把每一道流程都来回观察,有不懂的也及时问管事的。
用过午餐之后,大家纷纷起身离开餐桌,一同返回宽敞明亮的客厅。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热闹非凡的人群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留在客厅之中。
这时,李三一向坐在首位的董文勇抱拳行礼,然后郑重地开口说道:“大哥,小弟在此先向您表示衷心的感激之情!承蒙您这几日以来的盛情款待,不仅让我品尝到美味佳肴,更是亲自带着我全程参观了各个地方。小弟心中着实感动不已啊!此刻,小弟斗胆想问一问关于鱼河堡的一些情况。不知这里每年的丝绸大致产量如何?目前又还有多少库存可供出售呢?”
听到李三一的问题,被称为大哥的董文勇微微皱起眉头,稍稍沉默片刻后,叹息一声回答道:“贤弟有所不知啊!这近三年来,我家经营的丝绸产业可谓是历经波折、困难重重呐!南方的几个大家族暗中勾结起来对我们实施联合打压,致使我家的生意受到极大影响。如今仓库里积压着大约一半的库存尚未售出。至于每年蚕丝的产量嘛……唉,现今也就只有区区二十万斤而已。不过好在目前的库存量还算可观,尚能拿出五十万斤左右的蚕丝以供销售。只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想办法突破困境,恐怕日后的日子会越发艰难哪!”说完,董文勇脸上露出一抹忧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