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
大武六十三年八月十一,太阳出来的时候,李三一和鱼富贵一行人已经到了胭脂城,城东的宅子里。
在主屋书房,李三一正在与鱼富贵闲聊,想起一件事情。
“现在府里还有多少现银?”李三一端坐在太师椅上,目光炯炯地看着面前的鱼富贵,沉声问道。
只见鱼富贵赶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厚厚的本子,小心翼翼地翻开,仔细查看后说道:“回少爷的话,目前咱们府上共有现银三万多两。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都用于马坊镇那边的建设项目了,而且支付方式几乎都是现银支付。至于近期收到的货款嘛,则大多是以银票形式结算的。”开玩笑,不管秦府还是熊家,做生意带上铜钱或者银子,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的生意,还不把人累死,别看乾朝覆灭了,但是这乾朝的银票一直都有人运转,各个王朝对此没有异议,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只是自己层次太低,不知道罢了。
李三一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接着问道:“那府里要保持正常运转,每月大概需要多少现银和铜线呢?”
听到这话,鱼富贵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少爷您有所不知啊,咱这儿可是边疆地带,情况特殊得很呐!平日里极少有人会愿意赊账给我们,毕竟谁也说不准哪天就打起仗来了。要是赊账的人突然没了踪影,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啦!所以不管是那些小老百姓还是小商贩们,大家做买卖时都讲究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连不付定金的时候也是当场结清款项。像咱们府上每个月给下人们发工钱就得支出白银三百多两,另外还要准备约六十万枚铜钱才行;再加上其他各种日常开销以及物资采购等费用,总共算下来差不多也要一千两银子左右吧。当然了,这里面可不包括马坊建设和商队采购所需的资金哦。”说完这些,鱼富贵轻轻合上本子,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李三一的指示。
李三一对当下这种以现银作为主要支付方式的情况略感忧虑。如今的商队通常会拖着大批货物一路前往长安售卖,所得货款皆为现银。接着他们又会使用这些现银去购置新的货物运往其他地方出售,比如胭脂产地,待再次卖出后依旧换回现银用于采购后续商品。算下来,除去路途上预留的备用人员和马匹等相关开销外,实际真正急需用到现银的场合其实并不太多。
然而,若是碰上战乱时期,局势便截然不同了。那时,人们往往会对现银支付充满信任与依赖,毕竟相较于银票而言,那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实打实的真家伙,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绝非薄薄一张银票所能比拟。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三一暗自思忖道:“既然如此,那就从此时此刻起逐步将手头的银票花费出去,并着手开始囤积现银吧!初步目标定在积攒十万两现银为宜。至于铜钱嘛,也适量囤积一些,大概储备个两百万文左右即可,只要能保证基本的货币流通顺畅就行啦。”毕竟,铜钱数量过多携带起来着实不便,但在必要时用它来兑换银子倒是可行之举。而且,只要所囤铜钱的价值能够翻倍使用也就足够应付日常所需了,相比之下,还是得多准备些银子才更为妥当啊。
毫无疑问,使用银票来潜逃无疑会更为便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认定前往边疆地区相对来说要安全许多。原因有二:其一,如今大武王朝的国力强盛,威名赫赫犹在,想当年大武军队曾在此地将匈奴打得节节败退,足足后撤了三百余里之遥。时至如今,在边境百里范围之内都难以见到匈奴军队的身影。而自己在前年所遭遇的那些匈奴,不过只是他们派往东边邻国的一些散兵游勇罢了,成规模的大军根本未曾出现过;其二,此次乃是大夏国与威国之间展开激战,大武王朝则是应威国所求前去施以援手。而自己隶属于府兵营,就算被派遣执行任务,顶多也就是在烽火台附近巡逻得稍远一些而已。
“好嘞,少爷!既然如此,那我恐怕就得动身前往胭脂城,甚至可能还要去到秦州才行啦。毕竟像双河镇和马坊镇那样的小地方,可拿不出如此巨额的现银呐。这事儿倒是也行,我们还可以找程铁牛手下的那帮人来帮忙运作一下。只不过嘛,凡事都得慢慢来,切不可操之过急哦。否则的话,光是置换和支付佣金这两项开销,就将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呢。”鱼富贵由于常年跟这类人打交道,对于其中的各种门道自然是摸得一清二楚。
一盏茶的功夫,程铁牛接到通知就过来了,两处宅子在界墙两边都盖一处房子,用暗门连接,走动很是便捷。
“程铁牛见过少爷。”程铁牛见到李三一和鱼富贵坐在那里谈话,进来就上前行礼道。
“免礼,坐下说话。”书房里也就他们三人,鱼富贵起身给程铁牛倒茶,程铁牛也不客气,两人都是老熟人了。
此次程铁牛之所以会提前到来,实则是有好几件要事亟待处理。其一便是当下朝廷已然着手研讨出兵将领的选派以及军队的相关调整事宜;其二呢,则是他收到了来自老家的飞鸽传书,信中提及此次急需香皂十万块、香水十万瓶,还有弓弩一千副之多。而且,那位熊公子也将亲自前来,此刻他人已在赶来的途中;至于这第三点嘛,程铁牛表示自己日后将会在胭脂城安定下来,此番回去也是为了将一些交接事务妥善安排给手下之人。
待程铁牛讲述完毕这些事情后,李三一略作思考,过了一会儿方才回应道:“如此甚好,正好我这里也有些重要之事需托付于你。我希望你能够精心培育出一批可供李府差遣使用的后备人才。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今正处于战乱地区的那些孤儿,亦或是独身的少年当中进行招募选拔,进而组建起一支专门负责收集情报的力量以及一支暗中保护李府安全的暗卫队伍。鉴于目前李府的实际情况及财力状况,这支队伍的人数最好能控制在五百人以内,毕竟再多的话恐怕就难以承受其所需费用了。至于资金方面,你可直接与管家取得联系协商解决。另外切记一点,万万不可与秦府的人员有所接触,务必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相互隔绝开来。此前管家已经购置好了一处场地供你使用,如果后续发现面积不足,届时再考虑另行购买即可。”
“好的,少爷!此次战争确实是个难得的契机啊。那么请问少爷,我们应该重点朝着哪些地域拓展呢?”程铁牛毫不犹豫地答应着,言语间充满了干脆利落。如今,他全心全意地侍奉着这位少爷,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他们从原本服务熊家小姐的团队转而开始服务少爷的决定。此后,程铁牛便将长驻胭脂城,并负责接收来自长安的各种消息,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少爷知晓。现今,他们已然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其中已有数人成功跻身朝廷为官,毫无疑问,这对于少爷未来的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李三一微微颔首,略作思索后说道:“嗯,如此这般安排吧。首先,咱们就在胭脂以及秦州两地着重发力。至于外部区域嘛,则关注与威国、大夏还有匈奴接壤的那些交界地带即可。毕竟过多的目标目前也无暇顾及,不仅耗费人力财力,实际效用或许并不显着。只要能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也就足够了。至于大武境内,重点留意商业经济方面的动态、军事部署的调整情况,以及各级官员们的行动趋向等等,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对府上或者我本人产生影响的人与事。切记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杂乱无章的信息统统搜集过来,那样既浪费资源又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好的,少爷,有了具体方向就可以。”程铁牛答应下来,继续补充道:
“此次前来仅仅只有我本人以及若干护卫而已,至于府里所需的那些货物嘛,目前还正在运输途中呢,大概再过二十来天便能抵达啦。”程铁牛向对方详细地解释了一番货物未能及时到达的缘由所在。
“嗯,这个倒没什么大碍。行吧,那便如此定夺好了,如果后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状况,你可以直接跟我们府上的管家鱼富贵取得联系便是。”李三一言罢,两人又接着闲聊了好一会儿其他方面的事宜之后,程铁牛这才起身抱拳作揖,向其辞别后缓缓离去。
待程铁牛离开之后,李三紧接着又同大武商队的刘三更以及孙亚鹏二人畅谈起有关商队未来发展的诸多事务。三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已临近正午时分,于是乎他们决定一同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而另一边,鱼富贵则忙着与程铁牛进行相关事务的交接工作,一直忙活到申时三刻左右方才结束归来。稍稍歇息片刻之后,众人这才启程踏上返回双河镇的路途。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宁静的小院里,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三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丰盛的晚餐,气氛融洽而温馨。
就在此时,秋叶匆匆赶来禀报:“少爷,有个名叫毛从文的人求见您。”
李三一听罢,放下手中碗筷,吩咐秋叶将客人带到书房等候。随后,他向秦淑兰和木竹清说声“抱歉”,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书房走去。
当李三一踏入书房时,只见一名身着朴素长衫的男子正恭敬地站在那里。此人便是藏书阁的毛从文。见到李三一进来,毛从文赶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藏书阁毛从文拜见少爷!”
李三一微微抬手示意对方免礼,然后径直走到书桌前坐下,开口问道:“近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展得怎样了?”
毛从文连忙答道:“回少爷,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府上的部分已经快要完成了。接下来我打算前往马坊镇开展相关工作,待那边结束后,最后的重点将会放在家兵基地那边。”说着,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李三一,观察其反应。
李三一点点头,表示认可:“嗯,如此甚好。就按照你所规划的去做吧。若遇到什么难题或者需要协助之处,尽管告知于我。”
得到李三一的首肯后,毛从文心中顿时踏实不少,再次施礼道谢:“多谢少爷信任与支持,小的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此次前来,乃是由于今日收到了数本由府内众人所撰写之书籍。此事需追溯至三月之前,当时少爷曾提及欲举办一场比赛。言罢,毛从文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本已然送达的书籍递予李三一。
提起这桩事,李三一方才如梦初醒般忆起当日情形。彼时,他前往胭脂城闲游漫步,偶然间瞧见诸多书店,一时兴起便购置了整整一千册图书,并借此机缘构建起如今这座藏书阁。归来之后,念及府中众人大多识文断字,或许其中不乏博学多才之士,遂心生一念,寻思着寻得一个契机,好让整个府邸的氛围变得更为活跃。于是乎,他想出两个主意:其一,组织众人编纂常用的一千个字,乃至三千个字;待到事成之时,便可凭借这些文字作为基础,教导府中的晚辈后生。其二,则是号召各家各户若拥有足以传颂千古的学问,诸如格物致知、武功秘籍、兵法韬略、地理方志、历史典故、机关巧术等等,只需书写成文且经李三一认定适宜留存者,皆可归档存放于府中藏书阁之内,以供后世子孙研习借鉴,甚或加以刊印传世。如此算来,现今想必已然到了约定的三个月期限。
李三一也认真看了一下,几个人都没有听说过,只是简单把一千个字写了出来。
李三一想了一下,怎么比赛会公平、公正一些。
如此这般操作,将咱们府邸的外墙上选取一处大约三尺见方的区域,然后工工整整地书写上一个汉字,并在其旁侧详细地注解出该字所蕴含的意义。最初呢,可以参照这位周姓人士所提供的模板来执行,往后每当新增加一人时,便在其后依次增添一面墙面上的文字。待三个月之后,府内所有人皆可参与到这场投票活动之中。届时,众人共同认可的一千个汉字将会被筛选出来,如果有人所选的文字与最终结果最为贴近,那么此人便可荣获头等奖项。
李三一心念电转之间,想出了这么一个让大家通过投票来决出胜负的妙招。待到将这些文字及其释义一一整理妥当,将来完全能够编纂成册,形成诸如常用一千字、三千字乃至五千字之类的典籍,并且附上详尽的注释说明。这可不就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字典么?
“太好了,少爷您这主意简直妙不可言呐!要知道,在文学领域向来难以评判孰优孰劣,但在武艺方面倒是很容易分出高下。您这投票表决的法子实在是高啊!明日我定会将此良策告知给大家伙儿知晓,说不准呀,这还会成为咱双河镇独树一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呢!”毛从文闻听此言,立马不失时机地奉上一连串恭维之辞。
“哈哈哈哈,甚好甚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操办吧。”李三一想到自己府上的名声有望借此机会传播开来,不禁心情大好。
“对了,如果府外有人也想参与着书,也是可以的,奖励也府里人一样就行。”李三一有些兴奋的道。这样下来,甚至整个胭脂城都会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