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短一段时间与虞文奇的交谈,李三一对这秦州官场的情况逐渐明晰起来。他惊讶地发现,此地由于长期处于太平盛世,加之距离京城遥远,可谓是“山高皇帝远”,官场风气已然出现诸多不正之处。不过转念一想,那些太过遥远的事情自己也难以插手去管,毕竟他所选择的乃是武将之路。
随后,他们谈到了关于自己封地税收的问题。按照规定,拥有食邑三百户以及封地三十里且位于边镇之上的贵族,每年应当缴纳税银三百两。然而,鉴于其封地较为贫瘠,并且本人还在军中担任千户一职,所以只需每年交纳税银一百两即可。而剩余所征收上来的税银,则完全归属于这位男爵所有。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三一并没有过多地纠结和计较。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一次性交付整整五年的税款。见此情形,虞文奇当即起身,亲自前往书房取出收税凭证,并郑重其事地在上面加盖了官府印章和个人私章。李三一接过这份珍贵的凭证后,先是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一旁晾干,接着仔细地对折整齐,最后才轻轻地放入怀中妥善保管。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所提及的那五千两银子作为市茶水费,与此事并无任何关联。
在处理完这些事务之后,两人又随意聊了一些其他方面的话题。不知不觉间,李三一已经在州牧府逗留了将近一个半时辰之久。
最终,他向虞文奇道别,秦州州牧虞文奇亲自送至门外,看到李三一骑马消失在拐角才回府。
虞文奇脚步匆匆地回到宽敞明亮的客厅之中,他那俊朗的面容此刻却显得有些凝重。只见他迅速转身,对着身旁的侍从大声喊道:“快去!立刻将管家给我叫来!”侍从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应声而去。
没过多久,管家便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客厅。虞文奇面色严肃地看着管家,开始向其详细交代起一系列重要事务。管家则神情专注地聆听着,不时点头示意,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主人的意思。
另一边,李三顺利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心情格外舒畅。他心中暗自思忖着,此次前来秦州之行果然不虚此行啊!不仅圆满达成了既定目标,而且还收获颇丰。想到这里,他不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随后,李三带领着宇文飞以及其他一众亲卫,快马加鞭地朝着城北门疾驰而去。不一会儿功夫,他们就抵达了城北门,并成功与在此等候多时的赵智会合。众人相见,自是一番寒暄问候。紧接着,这支队伍便如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地向着胭脂城府兵营进发。
一路上,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尽管路途遥远,但众人都归心似箭,希望能够尽快赶回兵营。经过一番艰苦跋涉,终于在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渐昏暗之前,他们如愿以偿地抵达了目的地——胭脂城府兵营。
进入兵营之后,士兵们纷纷按照各自所属编制有序归位。一时间,整个兵营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李三等人也在安排好相关事宜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返回小院休息去了。
刚刚踏入那座幽静的小院,只见长史赵东初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千户大人,一路辛苦!”赵东初恭敬地问道。
李三一笑呵呵地回答:“哈哈,你在兵营老家也辛苦了!不过呢,经过这一番经历,我觉得咱们胭脂这边得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清剿匪寇行动了。东初啊,你和赵智总旗明天下午给我拿出一个详细可行的方案来。”原来,李三一在前往秦州的途中竟然遭遇了伏袭,如今战争暂且停歇,也是时候好好整顿一下这些无法无天的匪寇了。
“遵命,卑职等会儿便去找赵智总旗共同商讨此事。”赵东初对于李三一的这个命令表示认同,心中暗自思忖着那些胆大包天的流寇实在是太过嚣张。他们竟敢伏击朝廷命官,今日袭击这个,明日又妄图暗杀那个,如此下去,还有谁敢认真做事呢?
这时,赵东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赶忙说道:“哦,对了,千户大人。昨日上午,胭脂城县令大人杨春华派专人送来了一份请帖,诚邀您前去商议要事。只是当时大人您不在兵营,所以具体的会面日期尚未确定下来。”赵东初深知眼前这位千户大人向来不喜繁文缛节,于是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情况。
“有说是什么具体的事情了吗?”李三一双眉微皱,轻声向赵东初询问道。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自己虽说与这位县令见过两三回,但每次都只是点头示意,并未有过多的交流。而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宴请邀请,更是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其中究竟所为何事。
站在一旁的赵东初听闻此言,稍稍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暂时还未明确说明呢,而且看这日期也尚未确定下来,依我之见啊,这显然是要等大人您归来之后再做定夺。估计也就是想让大人您和其他各族的长老们见见面、相互认识一下,毕竟前两任可都是这么个流程,无非就是各大世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议些事务罢了。”赵东初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对这种情况早已习以为常。
经赵东初这么一提醒,李三一不禁回忆起当初自己刚刚升任总旗之时,回到家乡双河镇后的情景。那时,他便有幸结识了双河镇赫赫有名的五大善人。如今,自己再度晋升,不仅成为了胭脂城守备千户,更被封为男爵,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这胭脂城中想必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想到此处,李三一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涌起一股自信与期待之情。
“没问题,你等会儿就派个人过去回复他们。明天中午过去。另外呢,把这次参会人员的名单和相关资料给我瞅瞅。”李三一爽快地应道。如今啊,无论是自身所担任的官职,还是名下拥有的土地与财富,都已经算得上颇为丰厚了。想来以这样的实力,应当足以跻身于那几大世家大族之列了。
赵东初见状,便又追问起关于剿匪一事的具体细节问题。然而,此时的李三一脸上已浮现出些许疲倦之色。于是,赵东初赶忙说道:“既然如此,那这些事咱们明天再详谈,今天您也早些歇息。我先回了,定会将您交代的这两件事妥善处理妥当。”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待到赵东初的身影消失不见之后,李三一随即唤来一名亲兵,并吩咐道:“快去把宇文飞给我叫来。”
仅仅过了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宇文飞便如一阵风般迅速赶到了小院之中。
“少爷,您找我?”宇文飞恭恭敬敬地向李三一施礼问候道。
“嗯。”李三一微微颔首示意,接着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递给宇文飞,同时嘱咐道,“你拿着这块我的令牌,速速前往城中的宅子里,找到程铁牛,告诉他要将胭脂城几大家族的详细情况整理出来交给你带回来。记住,此事不得有误!”
“还有,派一个人,拿我的书信去马坊镇家兵基地,让秦怀玉统领再派五十人来府兵营外围听令,和你在马坊镇那边时一样。以备万一。”
“遵命,少爷!我这就出发前去办理。”宇文飞双手接过令牌和书信,郑重地点头应承下来。话音未落,他便身形一闪,快步退出了小院,朝着兵营门口的方向疾驰而去。
经过一番沐浴和更衣之后,李三一进了书房。他轻轻地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来,铺开一张洁白如雪的信纸,准备书写一封信函。这封信的收件人乃是他家的管家——鱼富贵。信中的内容,正是要将有关接收秦州流民的事宜向其详细说明,以便让这位经验丰富的管家能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完成信件的书写后,李三便开始着手处理另一件重要事务——依据林万户(也就是李淑兰的舅舅)所提及的男爵府规划设计展开相关工作。他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时而翻阅着各类资料典籍,时而低头沉思、比划勾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子时时分,但李三依然没有丝毫停歇之意。
终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忙碌与思索之后,男爵府的规划设计总算初现端倪,大致框架已然形成。然而,李三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再次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了一番细致入微的审视和考量。每一个细节都被他反复琢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直到确认无误后,李三才缓缓站起身来,伸展了一下略微有些僵硬的身躯,然后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走向床边。在床上躺下后,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一夜,万籁俱寂,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打破这份宁静。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府兵营那宽敞而庄严的大帐之上。营帐内,李三一端坐在主位,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眼前那张详细描绘着胭脂城地形地貌的堪舆图,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就在此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紧接着,长史赵东初与赵智总旗并肩走进了大帐。他们二人一见到端坐在主位上的李三一,立刻停下脚步,整肃衣冠,然后恭敬地行了个军礼,齐声说道:“卑职赵东初(赵智)见过千户大人!”声音洪亮有力,在大帐内回荡着。
李三一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面前的二人,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摆了摆手说道:“免礼,快快坐下说话吧。”他的语气平和而亲切,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赵东初与赵智谢过之后,依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只见赵东初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折好的本子,双手捧着递到了李三一的面前,并说道:
“千户大人,这是属下与赵智总旗经过反复商讨后拟定的剿匪方案,请大人过目。”
说罢,他将折子轻轻放在了李三一身前的案几上。
就在此时,李三一身旁那亲卫捧着托盘,上面摆放着两杯热气腾腾的香茗。只见那亲卫动作娴熟地先为李三一和另外两人分别斟满茶水,而后又将水壶轻轻放置一旁,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李三一接过茶杯轻抿一口,随即便将目光投向摆在桌上的折子。他全神贯注地逐行阅读起来,从最初的调兵遣将安排,一直看到后续详尽的后勤保障规划。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可谓是条理清晰、井井有条,毫无疏漏之处。
过了片刻,李三一缓缓放下折子,微微颔首,表示出对这份方案的认可:“嗯,军事方面考虑得很周全,做得非常好,可以照此执行。不过嘛……”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一下,接着补充道,“还需要再添加几条规定。其一,凡能在胭脂县域范围内提供有关大夏流寇或者其他土匪、拦路抢劫者确切线索之人,一经核实确认无误,当即赏赐一两银子作为酬劳;其二,对于胭脂县域内那些并非隶属于府兵或卫所户籍之人,如果能够成功击杀一名大夏流寇,则给予纹银十两的丰厚奖励。此项奖励由府兵营负责确认并当场予以兑现。”胭脂城身处边疆,这里民风彪悍,适龄男子都要服役三年,几乎家家有兵器,人人会几手。甚至有些女子都比一般男子厉害。
听完李三一这番话,原本正襟危坐的两人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他们激动得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还是大人您英明啊!咱们县可有整整十万人呐,那可就是足足十万双眼睛啊!如此一来,连情报工作都能省下不少力气呢。”赵东初满脸钦佩地赞叹着,眼中闪烁着对上司智慧的敬仰之光。
李三一听闻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既然这个办法这么好,那就赶紧把它加入到我们的计划之中去吧。这件事情嘛,就交由长史全权负责,赵智总旗从旁协助。只要你们能够圆满完成这项任务,我定会向万户大人为你们禀报请功!”说罢,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二人,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望的曙光。
“遵命!卑职必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与期望!”赵东初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他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位新上任的千户大人真是与众不同啊!以往遇到些许立功的机会,前任千户总是会将其留给自己的心腹之人。然而,如今这位千户大人一上来便毫不犹豫地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还承诺要为自己请功,这怎能不让他感到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呢?此刻,赵东初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去,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千户大人的知遇之恩。
这剿匪的功劳最终竟然落到了自己这个长史赵东初头上,对此就连李三一对此都有些无可奈何。毕竟他自己的根基尚未完全稳固,目前跟随着他的下属中,级别最高的也就是总旗而已,而且这些总旗还是刚刚获得提拔的新人。然而,对于指挥大几百人的任务而言,作为已经担任了好几年长史的赵东初来说,倒还算能够胜任。
想要用人,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跟随自己是有前途和希望的,如此一来,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拼命效力。
此次前往秦州万户侯和州牧报道路上,共杀敌一百余人,按照功绩,足以提拔出一名百夫长、两名总旗以及若干小旗和伍长等各级军官。将这些新晋升的军官打散并安排到基层部队之中,基本上就可以牢牢掌控住整个胭脂城府兵营了。
至于其他府兵营中的人员情况如何,则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把握住这次剿匪所带来的立功机会了。而在李三一这里,所有的升迁都是依据实打实的军功来决定的,绝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