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六十三年元正初三,
“集合!”
“一”
“二”
,,,
“十”
数到十的时候十八个人就集合完毕。
“今天三个伍长的人选出来了。”
“第一名郭阳,四十八分。”
“第二名马七娃,四十六分。”
“第三名秦铁柱,四十一分。”
“第四名赵智,四十分”
“好了,这家就是前四名成绩,其他人也不要气馁。只要在我手下,分数还是有效的,以后还会继续增加,以后再有机会,,同样的分数优先。前三位要是,谁不争气,第四名赵智补上。”其他人一听还有这操作,立马来了精神。三位伍长也有了危机感。尤其赵智,在想着怎么样立功当伍长。
“张家镇甲字烽火台第一伍,伍长郭阳,士兵排名四到八名。”
“张家镇甲字烽火台第二伍,伍长马七娃,士兵排名九到十三名。”
“张家镇甲字烽火台第三伍,伍长秦铁柱,士兵排名十四到十八名。”
“第一伍,巡逻,第二伍了望台执勤,第三伍战备。”
现在烽火台周围有三千个陷马坑,这些都是受罚士兵的杰作,大部分也插上了尖木桩附上草干、木树枝,当然也留下了几处自己人知道的进入口。
现在整个烽火台,有马匹七匹,弓箭手十五个,刀十二,矛盾六人,给每一伍都配备了两匹马,粮食不愁,现在算得上兵强马壮了。
在这期间李三一有三件事:
一个是第五天总旗董全勇派两人过来,把那十三级人头挖出带走了,大冬天的没有变形。
二一个是把六具匈奴人的尸体放置在烽火台正北方,写上:杀敌园。
最后是在烽火台东侧一里地处给两位牺牲的袍泽也建立院子,门上一副对联“烈士捐躯昭日月,英雄遗志耀山河”。
起名“忠魂园”,埋的是衣冠,把事迹也刻在石碑上。每天都有人上香。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元正最后一天。
终于平安落地,明天就可以离开这里,回到各自家里,和阔别四个月的家人见面了。
晚上李三一也带队最后一次巡逻,平平安安。
三更时分,李三一站上了望台,最后一次执勤,待看到一波人马带着物资过来后,也是终于放下心来。
大武六十三年二月初一
张家镇甲字烽火台
昨天众人已经将剩余物资分好,大部分都各自带走,也留下不少。
军事、后勤交接完毕,当看到这么多物资让老兵伍长刘老三惊讶不已,这些可是他们足足三个月的物资,这人说留下就留下了,心里也是佩服不已。
李三一也想到了他的心里,毕竟自己来的时候可是一粒米都没有的。
“刘伍长,我们也是马上要走了,只是有点事情想要麻烦你们。”
“李小旗请说,刘老三能办的一定办到。”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在元正前,咱们烽火台受到袭击,有两位袍泽牺牲了,我们为了纪念他,在东边给建立了一个衣冠忠魂园,麻烦刘伍长有空了安排人过去上上香。”刘老三一听,立马肃然起敬,能杀敌的都不是孬种,是英雄,也起了佩服之心。
“请李小旗放心,英雄的香火在我这一定不会断,下一任我也会交待下去,一定让英雄的香火不断。”卫戍边疆,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马革尸还,能有个祭奠的地方,谁不愿意。
“好,那就拜托了。咱们后会有期!”
“李小旗慢走,后会有期!”说完就带着自己的十八名手下离开了张家镇甲字烽火台,先赶到张家镇镇上和总旗董全勇汇合,人马齐全后再一并回胭脂城。走过郭家沟的时候,郭阳给李三一请假,说想把自己的行李放在家里,这小子就是这个村子的,本来行军途中是不能随意离开的,但是想想今天就是最后一天,反正晚上也就回来了,就答应了。
“咱们张家镇的士兵,谁愿意把自己东西放郭阳家里的都放一下,下一站就是张家镇,就不能离开队伍,直接到胭脂城了。”
说完又一共有三人站了出来,李三一大手一挥,放行。
这几人倒是没有耽搁,一刻钟刚过就回来了。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继续前进。”
一众人到达张家镇驻地时,除了总旗这一伍,其他三伍还没有到。当时一共有新兵二十伍,边疆有三个镇,李三一在最东边,每个镇有五伍人马,还有五伍人马在其他地方巡逻。因为李三一的出色表现,也让董全勇非常有面子,手下愣是多了两伍人马。所以对李三一也是很客气,当然孝敬也是拿的最多了。
其他三伍都齐后,也没有太多废话,整理队伍就到胭脂城区了,这一路上通过行军也能看到差距,只有李三一所属的人马最多,也最严整,精气神高,其他 蔫不拉几的,好像没有睡醒,有气无力,松松垮垮的。
到了胭脂城外的府兵驻地,就在点兵台等待其他人马的到来,双河镇的总旗已经到了,南部巡逻队比张家镇的到的还早,最后是双河镇西边的马坊镇人马,这个地方离胭脂城最远,也是与西边临县接壤,北边与大夏王朝接壤,整个胭脂城就在三国交接处,战略地位很是重要。
等人马到齐,守备张甲六上场。
“大家出去一个多月,都经过正式战场的历练,不管是执勤还是巡逻都是卫国戍边,也有人已经离开,但是没有一个逃兵。
,,,
我在这要表扬张家镇甲字烽火台的李三一,自己杀带甲敌军一名,还带兵猎杀五名敌军。是我们胭脂守备军近二十年杀敌最多的小旗。”
台下一百多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也有欧一道嫉妒的眼光,这人就是当时新兵三伍长之一的麻伟,
此人也是胭脂城城南的一小地主家少爷,从小文武并抓,也是把这府兵当做历练,新到驻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伍长,知道新兵三大伍长也有一个是地主少爷后,很是不服气,想着在烽火台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色,压他一头,谁知道天不遂人愿,马坊镇一个半月,安安静静的。甚至粮食不够,还让家里人送了一次。今天知道李三一的出色表现,更是嫉火上头。
“经府军千户大人核准,元正前韩县一个烽火台被不明敌人全部杀害,李三一带领下属所杀敌的就是当日凶手,给临县烽火台的同袍报仇,因此给李三一官升一级,就是总旗,郭阳和马七娃也升任小旗。”下面是一片惊呼,李三一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直到从守备张甲六手里接过文书才相信这是真的,更让下面的麻伟没有了嫉妒,只有佩服,能杀敌是英雄,能为同袍报仇更是英雄。顿时起了往后结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