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午良
大武六十三年五月十二
在大夏东南部的大夏关,雄伟壮观的城楼之上,大夏新任皇帝的九弟——欧阳午良正独自一人懒洋洋地斜倚着。他微微抬头,目光追随着天空中洁白如雪的云朵,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幕下飘荡着。
此刻,初升不久的朝阳正好高悬于空中,洒下一片金灿灿的光芒。正值五月时分,天气依然温暖宜人,偶尔还有几缕尚未完全散去的春风轻轻拂过面庞,带来丝丝凉意和缕缕清新之气。这样悠闲舒适的时光本该让人陶醉其中,但对于一心想要来到边关建立功业的欧阳午良来说,却难以提起兴致。于是,他索性在那张舒适的躺椅上合上双目,佯作小憩之态,而实际上,他的双耳始终保持警觉,静静地等待着那道熟悉声音的响起。
“噔、噔、噔……”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缓缓传来。这声音仿佛具有某种魔力一般,让原本紧闭双眼的欧阳午良瞬间睁开双眸,眼中一道锐利的精光一闪而过。
“主人,入关数量已经计算完毕了。”一个恭敬的声音适时地在耳边响起。
一年前,大夏老皇帝忽然驾崩,此时老皇帝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健康,听说后宫又有一个儿子出生,还是最宠幸的皇贵妃所生,一时高兴,随手拿出一瓶当年登基时候的陈酿酒,喝了几口,随即倒在了御座之上,再也没有醒来。这皇帝叫欧阳皓宇,是大夏开国八十九年以来第四代皇帝,第三代皇帝年少继位,在位时间三年,只有皇后一人诞下嫡子,其他后宫生下来都是女儿,有辅政大臣、太后垂帘,大夏到是国内稳定,国土面积还增加一成。到欧阳皓宇十六岁正式处理朝政,用三年时间才取得朱批之权,又用三年,才控制朝政。此时已经二十有二。
在这六年时间内,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历经多少鲜血的洗礼,才堪堪站稳脚跟。在子女数量上,吸取上一代子女单薄的教训,后宫佳丽不断增加,还都是朝廷重臣之女,虽然女子地位高低不同,但是生孩子这事是一直没停。后宫不断传来皇子、公主降临的消息,到站稳脚跟,发现有儿子十五人,女儿十七人。小国儿女多,不好封呀,发现事情有点大发后,就没有在增加后宫数量,仔细一算这几年后宫多了三十四人。虽然没有在增加后宫人数,但是生孩子这事是认真的,至突然驾崩,一共诞下皇子二十九人,公主三十七人,夭折十二人,还有四十四人,怀孕的还有八人。
话说这大皇子并非出自皇后娘娘之腹,但那皇后却也极为厉害,一口气诞下了四位嫡子和三位嫡女。这嫡子分别是二皇子、五皇子、九皇子以及十三皇子。
且说这朝局风云变幻,二十五位皇子皆对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虎视眈眈。然而,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之中,太子竟非嫡出之子。于是乎,在皇后的大力支持之下,这弟兄四人紧密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对抗其余诸皇子。
他们或明争暗斗,或阴谋算计,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最终成功击败所有对手,使得其中一人得以登上那皇帝宝座。新皇登基之后,自然不忘封赏自己的兄弟们。他不仅赐予众兄弟王爷之尊号,更是下令全国欢庆,以彰显皇家威严。
而这些受封的王爷们,则被分别派往各地镇守一方。其中,九皇子被封至东南之地;五皇子则负责正北方向的防务;至于那十三皇子,则前往西南地区开疆拓土。每位王爷都得到了一整个州作为其封地,可谓权势滔天。如此一来,他们既为国家镇守边疆,又能享尽荣华富贵,当真令人羡慕不已。
就这样,半年后,老九待朝政稳定后,就带着王妃来到封地,大夏东南州,坐镇一州之地,歌舞升平,新鲜劲过去,就是在一州五县来回巡视。忽然想为二哥在做点事情。就在书房的地图上找出路,一个月前来到大夏关。
“统计的怎么样了?”一个月前来到大夏关口,发现这里的进出人很多,一半都是西域胡商,少部分是本国商人,还有匈奴、武国甚至不知道几千里外的吴国商人都有。欧阳午良就有些好奇,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都让师爷去统计一下近十年的记录。今天是出结果的时候。
“王爷,据下官所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来自西域的胡商们带来交易的货物种类繁多。其中,丝绸质地华美,色彩斑斓;陶瓷工艺精湛,造型各异;茶叶香气扑鼻,品质上乘;铜器坚固耐用,铸造精美;还有各类珍贵的药材,药效显着。不仅如此,就连吴国和大武国的商人所经营的货品也大多集中于这些领域。
而出关方面呢,则是以珍珠、香料、珊瑚等珍稀物品为主导,此外还有价值不菲的黄金、翡翠以及实用的马匹和温暖的毛毯等等。经过统计发现,这些进出口贸易总额当中,西域胡商所占比例高达三成之多。
再说说威国的商人吧,他们主要贩卖的商品包括了日常生活必需的盐巴、甜蜜可口的红糖、各式各样的布匹以及书写绘画不可或缺的纸张。有意思的是,他们只在我们大夏国内进行销售活动,并将我国的牛、羊皮毛、健壮的马匹、美味的牛肉干、具有滋补功效的当归以及营养丰富的核桃枸杞等特产带回自己的国家。根据都城银州传来的最新消息称,威国商人供应给大夏的盐巴数量竟然占据了整个大夏盐巴市场份额的足足六成!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这一年里,盐巴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两成之多。更为特别的是,近半年以来,威国商人从我们这边采购时不再携带任何一点金银细软,而是统统换成了马匹和牛肉干运回国内。
综合来看,在我们这个重要的关口处,本国商人所占的贸易份额大约为两成左右,而大武国则占到了一成上下,剩下的部分就由其他众多小国共同瓜分啦。”说完,把统计的纸张递给了欧阳午良。
“哦,有意思。咱们与那威国相邻而居,可为何这中间偌大的一片草场竟然无人在此放牧或是耕种呢?”欧阳午良眉头微皱,缓缓地站起身来,目光向着关外眺望而去,心中满是疑惑。
只见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场上,绿草如茵,微风拂过时,草丛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然而,如此肥沃的土地却不见牛羊的踪迹,也没有农夫辛勤劳作的身影,实在是令人费解。
一旁的师爷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王爷,关于此事,卑职之前已经打听过了。据当地百姓所言,这片区域靠近边境,匈奴人常常会前来骚扰抢掠。那些放牧之人辛苦饲养的牛羊,往往会被他们洗劫一空,长此以往,大家都不敢轻易在这里放牧了。至于耕地嘛,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距离河流较远,而那河流又是在大武国的境内,引水灌溉极为不便。再加上匈奴人的频繁打劫,使得这里的农民苦不堪言,久而久之,便再也没有人愿意冒险到此处开垦种地了。”
“咱们所处之地位于东南方向,与强大的大武相邻;南面则是威国;东面乃是匈奴,其势力范围虽与大武亦有所接壤,但在二十多年前曾遭受重创,被打得狼狈不堪。尽管如此,这些年来,匈奴依旧时常对我们加以欺凌,若不是有那坚不可摧的大夏关作为屏障守护着,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大武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未曾经历战火硝烟,不过其当今皇帝却是通过征战四方才得以登上皇位,实力不容小觑,目前尚不宜轻易招惹。至于威国,已然数十年未动干戈,然而就在我方皇权交替之际,这个国家居然妄图趁虚而入、趁火打劫!
在脑海里反复斟酌思考了许久之后,终于心生一计,随即转头对着身旁的师爷吩咐道:“如此这般,你近日速速派遣人手赶赴威国,务必当面拜见他们的皇帝,并转达我的意思,责令他们降低盐价!”
“王爷,不知要将这盐价降低至何种程度才合适呢?”下属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王爷微微眯起双眸,沉思片刻后说道:“降至原先价格的八成即可,但同时需将供应的数量增加一倍。待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还得多去拜访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送上一些金银财宝以及良驹骏马。若他们仍执意不肯降低盐价,那便稍加恐吓一番,警告他们若是再不答应,待到秋后收成之际,我方必将兴兵开战!”
下属闻言,面露忧色,轻声回应道:“王爷,据属下所知,此国规模与我国相差无几,且听闻其拥有兵员多达五万之众。近些年来,该国每年都会从咱们这儿购入上千匹优良战马,尤其是今年,更是多达五千余匹啊。”
“你说的有点道理。不过他们几十年没有打仗,承平日久,买的马匹是多,有没有可能商人又把马匹转手卖给其他国家了,这大武、吴这些南蛮子可是不产战马的。这国家呀,要是多年不打仗,你就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兵员是虚造了,有多少世家把控朝政。咱们这些年在大夏见过多少?”
“话说回来,就在前不久咱们前往东南州巡查的时候,竟然查出了高达三成的虚报人数!而且啊,您知道吗?这还仅仅只是今年的数据呢,至于以往那些年到底是什么情况,可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说到这里,师爷不禁摇头轻笑起来。
要说起这过去一年多来朝廷里发生的种种风云变幻,那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心惊胆战呐!不过好在关键时刻咱们王爷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毕竟这二十五位皇子为了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一个个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斗得昏天黑地。即便是其中四位兄弟强强联手,也只不过是在胜负之间勉强占得了一丝先机而已。而那些最终落败的,还有纯粹只是凑个热闹的皇子们,下场可就凄惨无比喽!能够侥幸存活下来的,满打满算都不足十人呐。更离谱的是,就连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皇子,都被分封到那遥远的国之边境去镇守一方了,他们所得到的封地面积甚至比一个小小的部落还要小得多。
再看看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们吧,如果站队没做好的话,除非自身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否则大部分人都会被发配到边境去开垦荒地啦。如今这繁华的都城银州之中,也就只剩下二皇子一人,也就是当今天子还坐镇于此咯。
“去吧!本王需得先行将这整整一万的兵马予以整合,并对其展开严格且系统地训练。依本王之见,这项工作少说也得耗费四至五个月的时光啊。待到那时,估摸也该到秋收之后了,如此一来,咱们成功的把握便能更大一些。此外,还需再向二哥讨要五千名禁军淘汰下来的兵马。待一切准备就绪,想必便能够尝试着探一探威国的虚实与实力究竟如何了。”
“遵命,王爷!那属下这就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说完,师爷躬身施礼,而后转身离去。
师爷离开之后,欧阳午良再也没了假寐休憩的心思,同样起身朝着兵营走去。毕竟,这一万兵马可是他后续得以施展心中宏伟抱负的关键资本所在啊,必须要精心加以训练才行,因为这不仅关乎着他能否实现理想抱负,更是他保全自身性命的重要依靠。经历了将近二十年在皇室中的摸爬滚打和种种磨砺,他已然深知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世界当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到底为何物。
经过整整七日紧锣密鼓地筹备,师爷终于一切就绪。他怀揣着王爷欧阳午良从其皇兄——当今圣上那里得来的那封至关重要的书信,肩负起了作为大夏使臣出使威国这一艰巨使命。
然而,如果此时的王爷欧阳午良能够洞悉此次出行将会引发怎样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恐怕连想要亲手将师爷置于死地的心都有了。毕竟,谁也无法确切知晓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会是怎样的惊涛骇浪和艰难险阻。但事已至此,师爷已然踏上这条前途未卜之路,而命运之轮亦开始缓缓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