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庭院里,鸟儿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为新一天的到来欢呼雀跃。经过一番酣畅淋漓的锻炼之后,李三一气定神闲地站在院子中央,感受着身体充满活力的愉悦。
此时,厨房飘来了阵阵食物的香气,那是秦淑兰精心准备的早餐。李三一正打算与她一同享用这美味的时刻,突然,只见秋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进来。
秋叶先是对着秦淑兰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微笑,然后转身面向李三一,恭恭敬敬地说道:“少爷,刚才商队掌柜莫和田派人来传话,说是昨天少爷您提及的那些书籍已经全部送达府上的藏书阁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三一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惊叹这莫和田的办事效率之高。要知道,这些书籍可是他昨日才刚刚吩咐下去要采购的,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夜,它们竟然就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自家的藏书阁中了。
“嗯,不错,这莫和田倒是个手脚麻利之人。”李三一点点头,表示满意,接着对秋叶吩咐道,“行,我知道了。你去告诉莫和田,让他到管家鱼富贵那里领取赏赐去吧!”
秋叶应了一声,便迅速退出房间。而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秦淑兰,则笑着开口说道:“看来这莫和田确实很会做事呢,少爷您挑选合作伙伴的眼光真是独到。”李三一闻言也笑了起来,两人随即开始愉快地共进早餐,享受这温馨美好的时光。
秦淑兰顺口问道:“少爷还让那胡商买书了?”
李三一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缓缓开口说道:“不是的,此次乃是那莫和田,也就是那位胡商掌柜所为。他此番自长安而来,其商队返程时顺便携带了大量书籍准备运往西域进行贩卖。依我之见,只需选取诗词歌赋、文学作品以及佛经礼法之类即可,至于其他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书籍,则万万不可外流。”
听到此处,秦淑兰不禁面露疑惑之色,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追问道:“少爷,妾身愚钝,不知其中究竟蕴含何种深意呢?”
李三一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向她解释起来:“淑兰啊,你且听我说。那些具备技术含量或是包含地理历史价值的书籍,如果被他们获取并加以钻研学习,那么日后他们便有可能凭借所学知识来攻打我们。例如,若他们掌握了格物之术,或许就能制造出强大的攻城器械;倘若学会了精妙的医术,便能有效增加人口数量;而一旦通晓农学之道,其战备资源也必将随之增多;更不用说若是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必然能够打造更多精良的兵器。如此种种,但凡涉及到具有技术含量的知识领域,在我看来都绝不能轻易外传,否则无异于自掘中原王朝的根基呐!”
秦淑兰微微蹙起秀眉,稍作思索后说道:“要不咱们写信跟我爹爹讲讲这件事儿吧?毕竟这可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呢!”她那清澈如水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认真。
李三一听罢,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并拒绝道:“别去叨扰伯父啦,如今的中原地区可不太平,大大小小的王朝足有十几个之多,各个国家都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去操心天下之事啊。不过嘛,等下次见到五哥的时候倒是可以顺口提一提,但至于他愿不愿意听、又会如何看待此事,那就全看他自己喽。”说这话时,李三一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淡然之色。
秦淑兰轻轻点了点头,应声道:“好嘞,一切都听少爷您的安排。”她那娇柔的声音宛如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说完还冲着李三一甜甜一笑,模样甚是乖巧可人。
早饭就在两人你侬我侬的气氛中吃完,李三一提出建议道:“淑兰,要不饭后散散步吧?”
秦淑兰欣然应允道:“可以呀,那就走吧。”说着,拉着李三一的手,两人就走出小院。秦二三、秋叶在身后跟随,一刻钟后,两人不知不觉来到藏书阁院前。李三一拉着秦淑兰的手,走进这座院子,进门就是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汪清水,里面还有几尾小鱼走来走去的。绕过假山,是一座三间两层的木制房屋,很是大气,牌匾“藏书阁”三个字,苍劲有力,也不知道管家鱼富贵请的那位先生写的。很是不错,自己写不出来这气势。
两人走进屋内,看到一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是自己的悯农。
“这谁的字?毛笔字写得犹如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这般潇洒自如的字迹,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李三一好奇的问道。
秦淑兰抿嘴一下道:“小女子不才,写了少爷的悯农。”
“哈哈哈,还是淑兰大气,我就这写不出这字来。“
“主要是少爷的诗做的好。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曾几何时,懵懵懂懂的我并不知晓种田之艰辛,直至随少爷外出游历了这一遭,才令我深切地体悟到其中的不易。看着那广袤无垠的田野、辛勤耕耘的农夫们,以及他们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和粗糙的双手,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如今我方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往后定当加倍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秦淑兰微微颔首,轻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并由衷地发出这般感叹。
“淑兰啊,切莫如此妄自菲薄。世间众人皆肩负着各自独特的使命,各司其职罢了。于你而言,安心做好李府的当家女人,为李家开枝散叶、孕育子嗣,使得李府家族繁荣昌盛,此等便是大功一件呐。而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不辞辛劳地耕种劳作,只为收获那一份微薄的收成以养家糊口;至于我嘛,则需尽量减少向他们收取的田租,好让这些朴实的人们能够维持生计,再给他们一点通过劳动获取勤劳致富的方法,让他们富起来。此外,我的商队还要负责让天南海北的货物得以顺畅流通,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可以说,这普天之下,并无一人是无用之辈呀。”李三一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安慰着秦淑兰。
听到这番话,秦淑兰不禁掩嘴轻笑起来:“哎呀,还是少爷您能言善辩,说得头头是道。不过经您这么一说,就连我也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之人啦。”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在空气中荡漾开来,为这原本略显严肃的氛围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欢快。
大厅两侧是一排长桌,五把椅子。再往后就是一排排暖木色书架,每个档口都放几本书籍。偌大一个房间,上千本书,显得有点空旷。不过这才开始,给商队的说说,以后有合适的书都带回来。再加上自己让府里上下着书的奖励,相信,藏书阁会越来越好的。
来到书架旁,看到上面写着“儒家经典、历史,文学、医术、军事、农学、历法、律法、佛教经典、道教典籍、神话故事,其他。”这不知道是谁分类的,也是个人才。
听到李三一与秦淑兰说话,从楼上下来一人,是管家鱼富贵的副手。赶紧行礼道:“小人毛从文,见过少爷、夫人。”
“哈哈哈,从文做的不错,分类做的很好,也很干净。现在藏书阁有多少书?”李三一先肯定了毛从文的工作,再问道。
毛从文听到少爷得肯定,脸上像开开了花一样,平常做事,都是跟在管家屁股后面。这次自己独立做事还被少爷发现,并且表扬一番。激动的道:“少爷,现在有一千三百五十二本,其中一百八十本是今天商队掌柜莫和田亲自送来的,都有登记,您看一下。”说着把手里的本子递给李三一。
随手翻看起来,每种都有登记。“嗯,这样,以后,把每本书,着书人,哪国人,多少页,什么时候写的,都编写一页。还有以后书籍会越来越多。就一个单类汇编一本。再造一个总账。这样刚开始会辛苦一些,以后查询了起来,会方便很多。”
听到少爷李三一得要求,毛从文赶紧记录在随身小本本上,防止忘记。“好的,少爷,我一定会做好的,请少爷、夫人放心。”
“好的,以下是扩写后的内容:
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明确一下。日后,对于宗教类、诗词歌赋以及各类文学作品等类目,咱们藏书阁里每种只保留一本即可。毕竟这些书籍更多地是供人欣赏和品味,数量无需太多。然而像其他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类别,比如各种技术方面的书籍、历史研究资料、地质勘察成果以及地理相关的着作等等,则可以适量多存放几本,大概三到五本吧。当然啦,无论是哪一类书籍,都绝对不允许被带出藏书阁哦!这一点一定要严格遵守。另外,还要特别留意防火安全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最后呢,关于那些技术类的书籍,尽量能额外准备出一本另行保存起来,至于具体放在何处嘛,可以让管家鱼富贵去寻找合适的地点。
“明白了,少爷!您放心,我待会儿就立刻去找管家汇报这件事,并确保一切按照您的吩咐妥善处理。”毛从文一边认真聆听着李三一的详细安排,一边迅速将其要点逐一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同时忙不迭地回应道,表示一定会尽快落实到位。
““嗯,如今这府里头可有人开始着书立说了么?”李三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一般,开口问道。
“应当是有的吧。现如今大家伙儿一得空便忙着这件事儿呢,而且还有不少人是好几个人一同参与到着书当中去的。听管家讲啊,光是那竹纸都已经发放出去足足一千多张啦!”毛从文赶忙将自己所知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述出来。
“居然如此之多?咱们这府上统共才有多少人呐。”李三听闻此言后,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起来。他细细算了一番,就算是把整个府邸上下所有人都给算上,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区区一千多人罢了,然而却已然发放出去了一千多张纸用于着书,这到底是打算写出多少本书来呀?看来终究还是自己小瞧了世人们对于能够在青史上留下美名的那种强烈渴望和巨大诱惑啊!。
“少爷啊,您可不知道,咱们府上之所以如此出众,那可是全靠府中有众多学识渊博之人呐!像那些普通人家,怎可能如我们李府一般呢?别家就算能勉强维持生计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闲情逸致和钱财去送孩子进学堂认字读书哟!而咱们李府可不一般,但凡能够进入府邸做事的人,那都是必须要认得字的。而且,府中的众人不仅识文断字,能说会道者更是大有人在。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都身怀各自独特的绝技绝学,他们都心心念念着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后人来将这些技艺传承下去,否则一旦无人继承,这些宝贵的技能恐怕就要就此失传啦!
就拿我毛从文来说吧,我自己也是略通文字的,所以深知想要学会认字到底有多不容易。寻常百姓人家终日忙碌奔波,辛辛苦苦忙活一整年,到头来能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便已是谢天谢地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和财力去供孩子上学堂念书呢?我自己能够识字读书,其实也是承蒙祖上庇佑,有幸在家族开设的私塾里读了几年书。只可惜后来家中犯了事,全家遭到流放之刑,最终被贩卖到这偏远的边疆之地。若不是少爷您宅心仁厚,大发慈悲收留了我,我真不知道如今自己会落得怎样凄惨的下场,或许早就不知被转卖至何处去受苦受难了。自从来到府上之后,我不仅吃得饱、穿得暖,甚至少爷您还恩赐给我一房媳妇。如今我的媳妇已经怀有身孕三个多月了,眼看着不久之后便能为我诞下子嗣,延续香火。正因为如此,我怎能不心怀感激,尽心尽力地在李府好好干活呢?对我而言,李府早已如同自己真正的家一样,而少爷您则是整个李府的顶梁柱、主心骨。倘若哪天少爷您遭遇不测或是离开了,那么我毛从文的命运恐怕又将变得难以预料,说不定又会再次被人像货物一样随意买卖,流落到其他地方继续受苦受累了。
“嗯,日后若有人着书成册,便将其送至我院落之中,由我亲自过目品鉴一番,然后再决定给予何等赏赐。你呢,也要好生努力做事,咱们这李府定会给你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与能力的广阔舞台。”李三一面带微笑地说道,言语之间毫不掩饰对对方的欣赏与肯定。
听到这话,毛从文心中不禁一阵激动,连忙躬身施礼回应道:“多谢少爷夸赞!小的必定会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如影随形般侍奉在少爷左右,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绝对不会有负于少爷您对小人的信任和厚爱啊!”他那坚定而诚恳的语气让人无法怀疑其决心。
接着,两人又围绕着藏书阁的规划设计展开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交流。时而交换意见,时而共同商议改进之法,气氛显得十分融洽和谐。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李三一才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来,并向身旁的秦淑兰示意准备离去。于是乎,他们二人就在毛从文恭恭敬敬地送别下缓缓走出了房间,渐行渐远……
(注,昨天看到阅读人数突破三百,加更一章。祝各位友友: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