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他都没在府里,虽说府上有管家和一众得力的下人操持着大小事务,但积压下来等待他处理的事情那可着实不少。这绝不是简简单单半天的汇报就能解决的事儿。之前那半天的汇报,不过是让他对这段时间府里发生的大事小情有个大概的了解罢了。那些汇报内容,就像是一幅模糊的画卷,只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却没有细腻的细节。
今天,他打算好好地深入其中,详细地了解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可不想只坐在那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听着下人们在一旁滔滔不绝地汇报,然后稀里糊涂地做些决策。他要走出书房,亲自到各个地方去看看,去感受那些实际发生的事情。他要去仓库,瞧瞧堆积如山的物资是否账目清晰、数量相符;他要去厨房,问问厨师采购食材的价钱是否合理、质量是否上乘;他还要去各个院子,和仆人们聊聊天,听听他们在日常劳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这一切的行事作风,都是母亲曾经悉心教导过他的。母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即便是再兴旺发达的家族,甚至是那庞大的朝廷,都最怕底下的人欺上瞒下。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为了一己私利,会想尽办法掩盖事情的真相,把本该属于家族或者朝廷的财富装进自己的口袋,让整个体系变得贪污腐化、乌烟瘴气。
他深知,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地繁荣昌盛,就不能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虽然他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亲自去做,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他必须要清楚每一件事情的运作流程。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他作为船长,也许不能亲自去划动每一支桨,但他一定要知道船的航向是否正确,帆的张弛是否合适。而且,他还得经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就像在黑夜中行走要时不时地用手中的火把照亮身后,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刻采取措施去处理,绝不能拖拖拉拉,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如今,他们的家族规模还不算大,正是立下规矩的好时候。就像在一片新开辟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一开始就要把地基打得牢牢的,把规矩定得清清楚楚。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将来出现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等家族逐渐壮大起来,这些规矩就会像坚固的城墙一样,守护着家族的繁荣和稳定。
在那宽敞却不失古朴韵味的书房之中,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书卷,墙上挂着几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鱼富贵微微躬身,神情带着几分凝重,对着坐在书桌后的李三一说道:“少爷,如今咱们可还有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亟待解决。您有所不知,咱们名下现有的土地总计达到了十一万亩。这里面呀,那肥沃的良田就占据了八万四千余亩,那可是能产出上好粮食的宝地。而在马坊镇、双河镇、张家镇这几个地方的竹林,面积也不小,足足有两万一千余亩。还有城南山林,也有四千余亩呢。您看啊,这竹林可是按照计划,专门为咱们那造纸作坊准备的原料基地。以后造纸所需的竹子,可都指着这片竹林了。至于城南山林,则是给程铁牛当作训练基地用的。他带着那帮兄弟们在里面操练,也能有个合适的场地。再说说这良田,登记在程铁牛名下的就有五千六百亩,这些良田分散在城南的两个镇子里。可剩下的七万八千多亩土地呢,现在有明确佃户耕种的还不到四万九千亩,也就是说,还有近三万亩土地的佃户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这要是再拖下去,可就麻烦了。”鱼富贵说完,微微抬起头,用担忧的眼神看着李三一。
李三一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听到鱼富贵的汇报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随口说道:“这样呀,土地这东西,要是一年不耕种,可就相当于荒废了。到时候再想种,又得费一番功夫去开垦。你想想,那原本肥沃的土地,要是长满了杂草,肥力也会慢慢流失,到时候就算重新开垦出来,产量说不定也会受影响。这近三万亩土地要是一直空着,实在是太可惜了。”李三一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景色,心中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事已至此,这样,马坊镇上的男爵府明年开春也就差不多了,两万人,应该大部分能留下来。为了提高大家的种田积极性,把所有佃户的租子降低一成。”李三一想了一会道。
鱼富贵站在李三一旁,眉头紧锁,满脸焦急之色,声音急促地说道:“少爷啊,您这想法虽然大胆,但这样一来咱们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您想想,一年租子少了近两万石呐!这两万石粮食,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足够咱们府上添置不少物件,养活好些个下人呢。就这么轻易地少收了,这往后日子要是有个什么变故,咱们拿什么去应对呀?”
李三双手抱胸,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轻笑一声说道:“呵呵,这算啥!你眼光可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租子。你瞧瞧,要是全胭脂的土地都归咱李家所有,到时候啊,我都打算把租子降至四成,甚至三成。咱们可不能只做普通的地主,咱们要做那有长远眼光、受人拥戴的大地主。”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和果敢:“你看啊,咱们现在手里有武装力量,有田有钱又有权,虽说目前势力范围小了点,但在这胭脂城,谁又能忽视咱们李府的存在呢?咱们不妨把这李府当做一个商铺或者一个国来看待。租子就好比是李府收的税,要是咱们把这税收得少了,佃户们手里的余粮自然就多了。他们日子过得好了,是不是就更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我们?到时候,人心都向着咱们,咱们的势力不就越来越大了嘛。而且啊,佃户们有了余粮,也能更好地耕种土地,咱们的田产不也能产出更多的粮食,长远来看,这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啊。”
鱼富贵听了李三这番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沉思。他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同,缓缓点头说道:“少爷说的有道理。您这一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既然如此,那就先试试您这个法子。不过少爷,咱也得密切留意着这其中的变化,要是有什么不妥,咱们也好及时调整。”
“如此这般:从下个月起,在马坊镇烽火台以北的区域,于全胭脂城所有佃户当中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荒大赛。这大赛啊,每五天就作为一个周期。要知道,这开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得是有足够的力气、耐心和技巧才行。在个人开荒这一块呢,会评选出前三名。第一名那可是能得到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啊,这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人家过上好些日子,能买不少粮食、添置新衣裳,说不定还能修缮一下破旧的房屋。第二名,能拿到八两银子,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第三名则是六两银子,有了这笔钱,家里的日子也能宽裕不少。除了这前三名,其他进入前十名的佃户,每人也能得到三两银子的奖励。就算是那些参与了比赛但没有获奖的人,只要他们至少开垦的土地不低于两亩,也会给予一两银子的奖励。毕竟大家都出了力,这一两银子就当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一点小小慰藉。”李三一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又想出了举办比赛这个绝妙的法子。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地调动佃户们开荒的积极性,让那一大片荒芜的土地尽快变得生机勃勃。
“好的,少爷。今日已是十一月十二了,时间紧迫啊。明日就得让手下人在全胭脂城各处张贴布告,把这开荒大赛的事儿宣扬出去,让每一个佃户都知晓。那就从十五日开始正式举办这大赛。少爷,既然有个人比赛,依我看是不是也搞个团体赛呢?团体赛大家齐心协力,说不定能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大家一起干活,也有个照应,相互之间还能交流开荒的经验。而且,团体赛更能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整个胭脂城的佃户们更加团结。”鱼富贵皱着眉头,仔细思索后,向李三一问道。
“可以啊,这个想法不错。那就以十人为一个单位组成团队。团体赛的奖励自然也要比个人赛丰厚一些,第一名的团队能得到三十两银子,这三十两银子可以让整个团队的人家都受益,说不定还能一起购置一些开荒用的工具。第二名的团队能拿到二十五两银子,第三名则是二十两银子。至于其他的奖励,你就看着办吧,要让大家都觉得参与团体赛是一件值得的事儿,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李三一肯定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这场开荒大赛满满的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佃户们热火朝天地开荒的场景,看到了那一片片荒芜的土地逐渐变成肥沃的农田。
“嘿哟,你瞧瞧啊!就咱们搞的这场比赛,那可真是好处多多啊!”鱼富贵满脸兴奋,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拍了下大腿,“不但土地开荒的数量噌噌地往上涨,就跟那雨后春笋似的,而且啊,咱李府的名气那也是在这十里八乡都传开啦!现在谁不知道咱李府搞的这开荒比赛热闹又有意义啊!”
李三一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肯定和思索,缓缓说道:“嗯,这比赛效果确实不错。接下来啊,在元正之前咱再办个两三次。不过呢,要把个人赛和团体赛分开来搞,而且这前期啊,就只针对咱们李府自己的佃户。等过了元正之后呢,就把范围扩大,所有人都可以来参加。这样一来,既能让咱们府里的佃户先热热身,也能在后面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好嘞,您这主意妙啊!”鱼富贵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道,“这样参加的人数肯定会像潮水一般涌来,咱那些闲置的土地啊,也都能顺顺利利地出租出去啦。到时候,剩下那些不太好租出去或者不方便租的土地,就让府里的下人耕种就行。咱府里的下人都是熟手,肯定能把地种得妥妥当当的。”
李三一突然想起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问道:“对了,现在府里有多少耕牛啊?这耕牛可是种地的宝贝,得心里有数才行。”
鱼富贵赶忙拿起放在一旁的记录本,快速地翻看起来,眼睛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上扫来扫去,嘴里还小声地念叨着。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道:“现在府里一共有耕牛九百二十六头。咱把其中六百五十九头租给了双河镇和马坊镇的佃户,剩下的那些就留在府里自己用。不过现在看来,这些耕牛可能有点不太够了。”
李三一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今年咱们开荒的土地猛增,明年要耕种的地更多,那就需要更多的耕牛。除了让府里的耕牛自己繁殖之外,咱们也要加大从外界买入耕牛的力度。你想想啊,耕牛多了,干活的效率就高了,需要的佃户数量自然就少了。这样一来,每家佃户分到的活就多了,收入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啦。咱们李府也能在这土地耕种上获得更好的收益,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就算五十亩配一头耕牛,我们也得再买四五千之多。”鱼富贵微微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忧虑。
“哈哈哈,别那么小气,它的产出说不定一年就回来了。”李三一停下脚步,走到鱼富贵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你呀,要把眼光放长远些。这些耕牛看似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它们可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宝贝。”
“少爷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先统计现在佃户家里耕牛多少?需要多少?让商队最近重点跟进,再就是本地购买耕牛。”既然少爷已经表明了态度,管家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他挺直了腰板,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迅速放下手中的账本,从书桌上拿起一支毛笔,在一旁的纸上开始记录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一边写一边说道:“我这就安排人去详细统计佃户们现有的耕牛数量和他们的需求。同时,我会让商队最近把精力都放在购买耕牛这件事上,争取多从外地采购一些。本地的市场也不能放过,我会派人去打听,看看能不能在本地买到合适的耕牛。”
“这就对嘛,现在咱们也不缺钱,就要把钱花出去转变为府里收入的动力。耕牛多了,同样的佃户数量,耕种的数量就更加多了。再加上我们租子降低,收购余粮价高。让他们赚的更多。”李三一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走到窗前,接着说道:“我们降低租子,提高收购余粮的价格,就是要让佃户们尝到甜头。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愿意跟着我们干,耕种更多的土地。而耕牛多了,他们的耕种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自然也就上去了。到时候,我们府里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