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一正与秦宇辉相谈甚欢,忽然间,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极为重要的事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一脸热忱地说道:
“对了,五哥!我跟你说啊,我这最近可费了不少心思,府里织了好些丝绸呢。这丝绸的质地、色泽,我自己看着都觉得满意。我这就给你拿点过来,你好好瞧瞧,看看咋样。要是你觉得不错,你也能拿去市面上卖卖,说不定能有个好销路,赚上一笔呢。”
秦宇辉听闻,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微微扬起眉毛,带着几分好奇地问道:
“啊?你什么时候开始做起丝绸这门生意了呀?我之前都没听你提过呢。这丝绸生意可不好做,从养蚕缫丝到织成绸缎,每一步都得费不少功夫,你怎么突然就涉足这一行了?”
李三一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
“也是偶然间发现的机会。你们之前上船那个地方,就是鱼河堡,你还记得不?他们那儿有庄子人家是专门做蚕丝生意的。可惜啊,被同行使了些手段打压,经营不下去了。我看他们那些蚕丝品质还挺好的,放库房怪可惜,就顺手把这事儿接下来了。我想着,既然有这么好的原料,不如自己动手织点丝绸试试。我找了些有经验的织工,跟着学了不少技巧,前前后后忙了好一阵子,才织出这些丝绸来。”
秦宇辉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
“行啊,你这眼光还挺准的。那行,你给我装点丝绸,我带回去试试。说不定在我那地界,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呢。”
随后,秦宇辉又将话题转到了男爵府的建设上。他站起身来,在大厅里来回踱步,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这男爵府的建设可不能马虎。首先,选址要选在地势高且开阔的地方,这样既通风又能有好的视野。建筑风格上,你这在边疆,首要是安全,便利,所以院墙高、大。大门要建得宏伟壮观,彰显男爵的威严;庭院里要种上些花草树木,再挖个小池塘,养些金鱼,增添几分灵动之气。房间的布局也要合理,书房要安静,卧室要舒适,客厅要宽敞。”
李三一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五哥你说得太对了。我打算把男爵府的外墙建的高三丈,宽两丈,我觉得在男爵府院里还可以建个亭子,夏天的时候可以在里面乘凉喝茶。还有,厨房要建得大一些,这样才能满足日常的饮食需求。”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男爵府的建设细节,一直到秦二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大厅,微微弯腰,恭敬地说道:
“少爷、公子、小姐,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请移步餐厅用餐吧。”这才终止了关于男爵府建设的谈话。
三人来到餐厅,餐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闲聊着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餐厅里。
吃完饭,他们又来到客厅,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喝着清香的茶水,继续聊着天。不知不觉,夜色已深,秦宇辉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说道:“今天聊得真是畅快,不过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休息了。”李三一赶忙起身,笑着说道:“五哥,那我送你去客房。客房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被褥都是新换的,保证你能睡个好觉。”
于是,李三一陪着秦宇辉朝着客房走去,一路上,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到了客房门口,李三一说道:“五哥,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秦宇辉点了点头,走进客房,关上了门。李三一这才转身,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翌日,天色刚刚破晓,那鱼肚白的天空才微微泛起光亮,鱼富贵就风风火火地开始组织库房的伙计们进行装车工作。原本秦宇辉心里还犯着嘀咕,想着这装车的活儿怕是得耗费不少时间,毕竟涉及到那么多货物,可没想到鱼富贵这效率比他想象的要快上不少。
原来啊,昨晚上李府那边的人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把货物都按照模块的形式打包好了。每八个模块刚好能装满一辆货车,这可真是大大节省了装车的时间。装车现场一片忙碌景象,伙计们个个身手麻利,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执行任务一般。他们有序地将打包好的模块从库房里搬运出来,动作连贯而迅速。点货的人也丝毫不敢懈怠,眼睛紧紧盯着货物,嘴里快速地报着数量,生怕出一丝差错。装车的伙计们则默契配合,将模块稳稳当当地放进货车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整个过程中,秦府几个管事的这边也有专人负责随机抽检。他们会时不时地挑出几个模块,仔细检查里面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是否与清单相符。对账点数的人则拿着账本,在一旁认真核对,每核对一项就在账本上做个标记。而付款的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双方的财务人员仔细核算着金额,确保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
仅仅一个多时辰,所有的货物就都装车完毕了。此时,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天气愈发寒冷,白昼也变得短暂,天黑得早。秦宇辉站在一旁,看着那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货车,心里满是惊喜。原本他以为这装车、结账等一系列事情下来,怎么也得折腾一天,可没想到一切都进行得如此顺利,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太多了。
等管事的完成了结账手续,秦宇辉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决定立刻赶路回去。他心里盘算着,早点回去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说不定还能趁着天色尚亮处理一些其他的事务。于是,他招呼着随行的人,迅速上了车,车队浩浩荡荡地朝着目的地驶去。一路上,秦宇辉坐在车里,回想着刚刚装车的场景,对李府的办事能力又多了几分赞赏。他暗自想着,以后要是秦府还有类似的事情,是不是也学一下这类办法。
大武六十三年十一月十五
在处理完最近府里的事务后,李三一就带着宇文飞等亲卫队出发前往马坊镇男爵府。
从双河镇李府宅子出发,踏上这略显颠簸的路途。一路上,脚下的道路状况着实令人皱眉。路面坑洼不平,大大小小的石块随意地散布着,仿佛是大地刻意设置的障碍,使得前行的步伐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路旁的野草肆意生长,已经侵占了不少路面,给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添了几分逼仄。
看着这般糟糕的路况,心中不禁思索起来。如今,是时候将马坊镇和双河镇的所有马路进行一番修补和扩宽了。想象着未来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车马能够顺畅地通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这两个镇子的发展必然会迎来新的契机。修补道路,不仅是为了改善当下的交通状况,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宽阔的马路就像是镇子的脉络,能够让物资和信息更高效地流通,促进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回想起当初把男爵府修建在烽火台之外,也就是大武实际国防线之外的情景,那背后有着一番不为人知的缘由。当时,在秦州万户侯——秦淑兰舅舅那里得知了关于封地的一些情况。自己所拥有的这封地,范围是三十里。这三十里的界定,颇为灵活,可以是以男爵府为中心向外画圆,半径三十里是一种可能,直径三十里也是一种选择,具体能有多少,就全看自己的本事了。
舅舅的封地在关中,只有五里之地,而且这所谓的五里还是按照直径来算的。可实际上,那片封地远远没有达到五里的规模,也就只有半个镇子大小,实际到手封地也就三里不到。在那片土地上,乡绅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强大的影响力。自己家族也不大,实在是惹不起这些乡绅。毕竟,在这片复杂的土地上生存,不仅需要有实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如果贸然与乡绅们发生冲突,很可能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耗费大量的心力却可能一无所获。
其实,要是实在没有心力去拓展封地,就用马坊镇现有的规模也行。只是这马坊镇的面积就那么点,而且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自己花钱购置的。在购置这些土地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前期,有的土地原主人不愿意出让,需要花费大量的口舌去劝说;有的则是漫天要价,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才能达成交易,随着战争的开始,就反过来,都是他们求着李府购买他们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努力,虽然面积不大,但也是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根基。如今看着这略显局促的镇子,更坚定了要改善交通、拓展发展空间的决心。
边疆之地,与内地那可是大不相同。在内地,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规制,稍有僭越便会招来诸多麻烦。但边疆就不一样了,那烽火台之外,可都是他国的地界。这里仿佛是一片充满机遇与自由的荒野,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和胆量,大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折腾。
李三一的野心可不止于此。等城墙修建完毕之后,他便以男爵府为中心,向外延伸十里的距离修建烽火台。这些烽火台就像是边疆的守护者,一座连着一座,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修建烽火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李三一丝毫不心疼这些投入,他现在有的人小钱钱,上千万两白银放在家里,不如切切实实把男爵府建好,还是大部分建在大武境外,心里明白,只有把防御做好了,自己在这边疆才能站稳脚跟。
到时候在烽火台实际控制线的内部,再组织人手开垦荒地。那些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变得平整肥沃。接着,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将水源引入到开垦的土地中。有了水的滋润,土地变得更加肥沃,为日后的耕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三一心里盘算着,等这些土地都种上了庄稼,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百姓的粮食问题,还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收益。
此时,全胭脂城区域内正在进行剿匪行动。那些土匪平日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搞得百姓们苦不堪言。李三一趁着这次打击大夏流寇,要彻底肃清这些土匪,还百姓一个太平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路倒还算太平。
这次李三一出来,可是实打实地带了一个百夫长的人马。他深知边疆的局势复杂,多带些人也能给自己多一份保障。上次去秦州的时候,队伍遭遇了一些危险,有十七人不幸死伤。不过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现在有五人已经伤愈归队了。石二的一个小旗人马留在了卫所,负责那里的安全守卫工作。回到双河镇后,从家兵基地又派来了一些人,把这里的亲卫队给补齐了。
此时正值寒冬,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寒冷,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一般,刮在脸上生疼,人们都不愿意出门受这份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乱的影响,边疆时常有小规模的冲突发生,百姓们都人心惶惶,不敢轻易外出。整个道路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偶尔传来的马蹄声,打破这寂静的氛围。
李三一带着队伍,骑着马在这冷清的道路上前行。两个时辰过去了,他们终于来到了马坊镇府兵营。围墙上面插着一面面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李三一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带着队伍朝着兵营大门走去。
“卑职秦铁柱(麻伟)见过千户大人。”在那宽敞的兵营门口,两位身姿挺拔的总旗早已等候多时。只见他们身着整齐的兵服,腰杆笔直,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敬畏。秦铁柱、麻伟如今都已是总旗之职,他们和赵智、寇炳刚一同得到提拔。想当初,四人皆是兵营中崭露头角的人物,凭借着自身的勇猛与谋略,在一次次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这才赢得了晋升的机会。只是如今,赵智被调至繁华热闹的胭脂城府兵营,而寇炳刚则去了战略位置重要的双河镇任职,那是一处边境要地,贸易市场,时常有匪患侵扰,他肩负着保一方平安的重任。
“免礼。”李三一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姿矫健,他翻身下马,动作潇洒利落。旁边的亲卫眼疾手快,迅速上前接过了缰绳。李三一则大步流星地朝着营内大厅走去,他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彰显着他的威严与自信。那大厅的门敞开着,仿佛在迎接这位千户大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