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来的都是些小旗、伍长级别的,这些人只要能官升一级或者当上道总旗,就意味着他们在这里的历练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们会离开这里,而新的一批人又会继续被派下来。”李三一对董全勇详细地解释道。
说完,他将目光转向董全勇,接着说道:
“第一批人会先到你那里去,他们会被集中安排在你手下的两个百夫长那里。在这里,他们需要适应十天的时间,然后再前往你那里进行为期二十天的集训。也就是说,一个月之后,这批人就要被送上战场,去实际运用他们所学的技能了。”
董全勇听后,立刻大声回应道:
“是,大人!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这些少爷兵们都练成真正的男子汉!”他心里很清楚,这其实是李三一在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通过训练这些新兵来获得更多的功劳和资历。
“那些普通士兵该如何安排呢?”
赵智面露忧色地问道。毕竟,这些士兵的安排最终都将落到他这个长史的肩上。
“这样吧,先让他们在营部进行十天的适应性训练,以适应新的环境与战法。之后,将他们全部充实到各个基层单位。之前有多少立功的、升职的空缺,现在有了这些人,就立刻补齐、归位,务必保证全员满编。至于多余的士兵,可以留在营部,作为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随时补充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最近几个月剿匪完成后,立功升职的基层军官很多,大多安排到了正职任副手,待遇不变,现在有了士兵,就能把他们的位置落实了。不能让有功之人寒心。
赵智听后,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的,我明白了。我回去后会尽快制定一个详细的预案出来。”
“嗯,很好。”李三一接着说道,“对了,这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这三个月的全额粮饷一并接收下来。”
赵东初闻言,立刻喜笑颜开,奉承道:“哈哈哈,还是大人您有办法啊,一个人顶我们两个!以前都是一个月发一次粮饷,而且还只给八折,现在居然能全额发放三个月的!”
李三一微微一笑,说道:“哈哈哈,以前的情况我不清楚,但至少在以后,只要有这些少爷兵来这里历练,他们的待遇至少就是这样了。”
“那也行,只要别克扣军饷。”赵东初一脸无奈地说道,毕竟他可是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的。
大武建国至今不过六十三年,但军队的腐化问题却日益严重。这一点,赵东初和董全勇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也正因如此,当李三一上任后开始大力整顿军队时,他们才会如此积极地支持。现在胭脂城府兵营主要百夫长、总旗都是跟过李三一的,全部安排李三一的带兵方法。
在李三一的努力下,这里终于恢复成了一个真正的兵营,士兵们也重新找回了纪律和斗志。
会议上,众人还讨论了一些其他训练方面的事宜。
散会后,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只有赵智留了下来。
“大人,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赵智见四下无人,便壮着胆子对李三一说道,“您看,现在下面其实用不了这么多士兵啊!”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行营部有二三百人就足够了,再多的话纯粹就是浪费。赵智心里很清楚这位千户大人的脾气,所以说话时还是比较委婉的。
“这些护卫下来,监军大人是要让他们见血的。士兵来了,你统计多少也把家属带过来了。分三部分,有家属带过来,按咱们胭脂城府兵营的人对待,不带过来的,就做预备队。摇摆不定的,灵活处理。这些人到时候的抚恤,也是按咱们府兵营的待遇给。”李三一给定个调子。
“行,我知道了。带家属过来的直接去双河镇宅子找管家鱼富贵。”
赵智心领神会,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胭脂城府兵营缺士兵。大人家里缺劳动力。
“好了,来的人太多,有你忙乱的。去吧!”李三一开始下逐客令了,似乎并不想让赵智继续逗留。
赵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第三日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暖意。营门口的值班小旗匆匆跑来,向李三一报告:“大人,秦州大营来人了。”
李三一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吩咐道:“让他们带队到营区操场。”
小旗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队人马便来到了操场。李三一随即又命令亲卫将赵东初、董全勇、长史赵智以及麻伟等非执勤人员都召集到操场集合。
一刻钟后,人员到齐。点将台上,李三一稳稳地站在中央,他的左右和身后各站着一人,分别是赵东初、董全勇和麻伟。
李三一环顾四周,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队伍,朗声道:“我是胭脂城府兵营守备千户李三一,欢迎你们的到来。这里是战争的最前线,希望大家都能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李三一缓缓地扫视着下方的人群,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仿佛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内心。然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要强调几件重要的事情,希望每个人都能将它们深深地铭刻在心中。”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接着说道:
“第一,任何人如果胆敢当逃兵,无论他来自何处,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百夫长,都将被处以杖毙之刑。”
他的声音冷酷而决绝,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怜悯。
“第二,对于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同样会受到杖毙惩罚。”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
“第三,绝对不允许克扣粮饷。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并且经过核实,涉事者杖毙。”
他的目光如炬,似乎能洞悉每个人的心思。
“第四,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全天保持战备状态。只有立下战功,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而那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人,将被供奉在忠魂院中,享受世代的香火。”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激荡,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
“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自己的铁血使命,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他的最后一句话如同洪钟一般,在全场引起了雷鸣般的回应:
“使命!使命!使命!”
这呼声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寰宇,久久回荡。
“长史、麻伟。”李三一高声喊道。
“到!”两人齐声应道,声音响亮而坚定。
“立刻去分配队伍,开始训练!”李三一命令道。
“是!”长史和麻伟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
大武六十三年十二月初九,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看着外面的景象,李三一想着男爵府那边建设的如何?正在思考。
出去侦查的亲卫队总旗杨卫青终于回来了,他的身上沾满了雪花,显得有些狼狈。
“少爷,这十五个土匪的情况已经侦查清楚了,和情报上所说的差不多。”杨卫青一进院子,便迫不及待地向李三一汇报。
李三一坐在椅子上,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听着杨卫青的汇报。杨卫青将侦查到的情况一一道来,包括土匪的人数、武器装备、营地位置等等。
待杨卫青汇报完毕,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杨卫青。
“你带着这封信,去家兵基地,找秦怀玉统领。他会根据信中的指示安排好一切。你也跟着一起去吧。”李三一说道。
杨卫青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应道:“是,少爷。”
李三一看了看杨卫青,见他没有其他问题,便挥挥手让他退下。杨卫青转身离开小院,脚步匆匆,显然是急着去完成任务。
李三一早已提前安排好了一切。这封信里主要交待了一些重要事项:所有缴获的金银、耕牛都要送至双河镇的管家处;马匹、皮甲、盔甲则首先满足家兵基地和男爵府护卫的需要;对于俘虏,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补充到家兵基地;至于人质、珠宝、粮食等其他家兵基地不需要的战利品,则留下一个小旗的兵力负责看守,随后会有人持管家令牌和暗号前来接手。
待杨卫青离开后,又让一个亲卫给给胭脂城李府宅子写了一封信转给程铁牛。
大武六十三年十二月十六 胭脂城府兵营营帐
李三一端坐在营帐主位,赵东初、董全勇、赵智、麻伟分坐两边。
“麻伟,这批人训练的如何?”李三一开口问道。
“这些人在秦州大营,五天一小练,十天一大练。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是咱们这饭管饱,每天还能吃块肉。两天士兵就好了。那些护卫倒是有几个刺头,一天就被收拾没脾气了。哈哈哈,都是些草包。”麻伟负责新进士兵的训练,简单汇报道。
“做的不错。”李三一肯定道。
“明天就是新兵下部队的日子了,赵智,准备得如何啊?”李三一看着赵智,面无表情地问道。
赵智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士兵实际补充人数为三百一十人。另外,还有一百九十人作为预备队留在营部,以备不时之需。监军护卫方面,我已经将他们分别安排在了城东的林丰、马大勇、张二虎和刘涛四个总旗。”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然后转头看向董全勇,喊道:“董全勇。”
“到!”董全勇闻声立刻站起,大声应道。
“这三百一十名新兵就安排到你那里,给你二十天的时间进行集训和磨合。二十天后,我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你们安排任务。”李三一严肃地命令道。
“是!”董全勇领命后,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接着,李三一又喊了一声:“麻伟。”
“到!”麻伟也迅速起身,应答道。
“那一百九十名预备队就交给你负责了。整队之后,每天让他们绕着胭脂城的边界进行巡逻。如果其他部队有需要补充人员的情况,你可以从这一百九十人中择优抽调。”李三一继续下达命令。
“是!”麻伟应道。
最后,李三一扫视了一下众人,说道:“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吧?散会。”
“董全勇跟我来。”
说完,李三一率先站起身来,离开了营帐。其他四人见状,也纷纷起身,各自散去,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
李三一走进自己居住的小院,董全勇紧跟着他走了进来。
“坐吧!”李三一淡淡地开口说道,同时向旁边的亲卫示意。亲卫心领神会,迅速端来茶水,并为两人倒满后,便静静地退出了客厅。
李三一看着董全勇,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些护卫毕竟是监军魏安宁大人的人,我们不能真的让他们去送死。你下去打听一下,看看有哪些人不愿意上战场。对于这些人,就给他们安排到烽火台去执勤,绝对不能让他们接触钱粮等重要物资。而那些渴望立功升职的人,则全部安排进机动部队,让他们尽快磨合,以便在元正前可能进行的一次剿匪行动中能够发挥作用。”
董全勇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疑惑地问道:“不是才剿匪结束吗?怎么这么快又要进行剿匪了?”
李三一面带微笑,似乎对董全勇的问题并不意外,他轻声解释道:“咱们县里虽然没有土匪了,但并不代表秦州其他地方也没有啊,呵呵!”
董全勇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应道:“啊,是这样啊。”尽管心中有些惊讶,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李三一的命令。
“行了,去吧!”李三一见董全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挥手示意他可以去执行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