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不拙将武阳带到幽岷山一处空旷的树林中。
杨不拙告诉武阳要教授他一套《降龙枪法》。
武阳听见这个消息,如同一股强烈的电流穿过武阳的全身,他的心跳骤然加速,激动之情几乎无法抑制,降龙枪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凡。
“你若能学会这套枪法,日后必定能够横扫四方,成为一代名将。”杨不拙的语气沉稳,但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比的力量,振奋着武阳的心神。
武阳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渴望,他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对手,也从未想象过自己能够掌握一套如此强横的武技。然而,杨不拙却并没有被武阳的兴奋所迷惑,目光锐利,话语一转:“不过,你若想学降龙枪法,首先必须打好基础。没有坚实的根基,哪怕是最强大的武技,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武阳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杨不拙的意思。他点了点头,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却并不反驳。“好,师傅,我就从基础开始训练。”
杨不拙没有立刻开始教授降龙枪法,而是开始了一段长达半年的基础训练。每天清晨,天还未亮,杨不拙便带着武阳来到山腰的空地上,开始一天的修炼。武阳从未体验过如此高强度的训练,起初,他还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应对,但很快,他便明白了自己错得离谱。
“基础训练的第一步,掌握枪法的灵活性。”杨不拙的话语简单却带着无尽的威严,“你必须从最基本的站姿、步伐、枪法的运转开始,哪怕是最简单的动作,做不好,也不配谈降龙枪法。”
武阳站在空地上,手持银枪,按照杨不拙的指示,反复练习每一个细节。站立的姿势必须笔直,肩膀不能僵硬,枪尖微微指向前方,脚步轻盈而灵活,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可就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上,武阳却屡屡失败。
刚开始,他只能坚持十几分钟,双腿便开始发麻,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滴落到地上。每当他停下休息,杨不拙总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言,但目光却充满了无形的压力。
“再来。”杨不拙的声音不高,却如同一道雷霆,毫不容忍武阳的懈怠。
就这样,武阳从每天的清晨到黄昏,几乎没有休息过。他一次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每当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杨不拙却总是冷冷地站在一旁,眼神坚定,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动摇。
到了晚上,武阳筋疲力尽,双腿如同灌了铅,整个人瘫坐在地上,目光涣散。每一次深夜的训练后,武阳几乎都会陷入困倦与疼痛的折磨,但他知道,这一切的坚持,都是为了能够站上更高的巅峰。
半年间,武阳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力量越来越强,动作越来越灵活,枪法的基本功也逐渐扎实。每当他成功完成一个训练,杨不拙才会稍微点头,示意他可以稍作休息。
在这段漫长的训练期间,武阳并没有忘记给孙崖写信。每封信中,他都详细描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修炼情况,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单的陈述,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与坚持。尽管如此,武阳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孙崖的鼓励与支持。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武阳收到了一封来孙崖的回信。信封已经被阳光晒得有些发黄,但信纸上字迹依旧清晰。
“武阳小子,”信的开头写得简短而真诚,“你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知道,或许你现在觉得辛苦,甚至觉得无望,但请你记住,任何伟大的成就,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你现在所忍受的一切,正是你未来崛起的基石。相信我,这条路虽艰难,但终有一天,你会回头感谢今天的自己。”
“记住,武者之路,修的不是筋骨,而是心志。你需要用坚韧的意志去克服所有困难,不论是战场上的厮杀,还是心灵上的挣扎。你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还有整个蜀地的未来。”
读完信,武阳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孙崖的信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了报仇,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将不惜一切代价,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回到训练场,武阳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少年,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身上也散发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每一枪挥出,都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和精准。半年来的苦练,终于开始展现出成果。
杨不拙站在一旁,看着武阳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嘴角微微勾起,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芒。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从他脸上的神情来看,似乎已经对这个少年产生了些许的认同。
半年后的一个清晨,武阳的动作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站在空地上,持枪而立,枪尖稳稳指向前方,气势如虹。
“好。”杨不拙终于开口,语气中多了一些赞许,“你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是时候开始降龙枪法的传授了。”
武阳心中激动万分,然而他知道真正的困难才来临,恐怕修炼降龙枪法的难度要比之前自己的基础训练大上几倍。
——————
“这套降龙枪法,乃是乾元皇朝开朝大将军韩立所创。”杨不拙缓缓开口,语气低沉,带着些许敬意,“它融合了天地之间的气韵,力道与速度并重,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巧破力,威震四方。若能学成,你的未来将不再平凡,甚至可以改变你此生的命运。”
武阳的眼神骤然一亮,心中涌动起一股无比激烈的渴望与震惊。渴望是威震四方!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震惊是这套降龙枪法竟然源自于乾元皇朝大将军韩立,那是何等人物?!六十年前扫平天下,建立乾元皇朝的重要人物。据史记记载当时乾元太祖皇帝轩辕成与魏梁国展开最终决战,大将军韩立率兵八万,从后方大破魏梁国四十万大军,奠定了决战胜利的基础,最终魏梁国亡,太祖皇帝轩辕成一统天下,建立乾元皇朝。看来那大将军韩立纵横沙场,威震天下,想必少不了这降龙枪法的功劳。
杨不拙微微停顿,他的眼中透着一股深沉的自信,仿佛这套降龙枪法已经伴随他度过了漫长岁月。“然而,”杨不拙的声音突然一沉,似乎给了武阳一点警告,“这套枪法,并非轻易可得,想要学成,首先得解决一个根本问题。”
武阳的心跳再次加速,他已经能够感受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息。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银枪,眼神坚定,“什么问题,师傅?”
杨不拙的目光从武阳身上扫过,沉声道:“你之前的枪法太过浮躁,缺乏根基。你如今练得这一套枪法,虽然迅捷,但缺乏内力的支撑,招式简单且直白。你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凭借蛮力去压制敌人,根本无法做到驾轻就熟。降龙枪法,绝非你以前习得的那种简单枪法能比,它讲究的是心法与气势的结合,内外兼修。”
话音落下,杨不拙的目光愈加锐利,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刺入武阳的心底。“如果你想要学降龙枪法,必须要从最基本的修炼做起。你要放下所有原本的枪法,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逐步纠正你的每一个细节。因为,降龙枪法最讲究的,便是气的凝聚与发散,若你没有扎实的基础,即使学到了它,也无法发挥出它的真正威力。”
杨不拙的声音似乎在空气中回荡,给武阳的内心带来了无尽的震撼。武阳紧咬牙关,心中却明白,自己眼前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首先,第一步,你要学会如何站立。”杨不拙缓缓走到武阳身旁,目光冷静,“你现在的站姿太过松散,重心不稳,无法发力。降龙枪法讲求力的传导与流畅,如果你的站位不对,任何力道都会散失。”
武阳默默点头,知道自己不能有丝毫怠慢。他努力回想着自己平时练枪时的站姿,那时自己总是想着迅速出枪,却从未顾及过如何让自己的每一招更有力量。是啊,连站立都不稳,又怎能施展出强劲的攻势?
“好,从现在开始,站好你的脚步。”杨不拙继续说道,“脚步是枪法的根基,站稳了,力道才能有效传递。你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下次,所有的动作都要做到精准,任何一丝的松懈都不允许出现。”
武阳沉默地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调整自己的站姿。他感受着脚下的地面,想象着自己如何把整个身体的重量集中到双脚上,使其稳如泰山。每一寸肌肉都要保持紧绷,丝毫不容忽视。
在杨不拙的注视下,武阳站了足足半个时辰。尽管他的双腿早已感到酸痛,但他没有放松,一直坚持着。直到杨不拙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继续保持。”
这仅仅是第一步,之后的训练则更加苛刻与繁重。杨不拙对武阳要求极其严格,每一个动作,每一招一式,都要求极其精确。武阳在训练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摔倒与失败,每当他气喘吁吁,几乎想要放弃时,杨不拙的声音就像一把无形的鞭子,鞭打在他的心上:“如果你放弃,降龙枪法便永远与你无缘!”
武阳没有反驳,也没有选择放弃。每一次的摔倒,都让他更加坚定信念。即使双手血迹斑斑,尽管全身筋疲力尽,他也依然没有停止训练。在漫长的日子里,武阳彻底放下了曾经的自负与浮躁,他开始真正地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身体与内力,如何将每一击的力量传递得更加精准而有力。
杨不拙则是如影随形,每日观察他的训练,并不轻易表露喜怒。偶尔,他会给武阳一丝提醒,或是指导一两个小细节,但大部分时间,他都保持沉默,像是在等待着武阳自我领悟。
这些日子里,武阳渐渐从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脑海中浮现出降龙枪法的每一个细节。渐渐地,他感受到那种强大的力量,枪法与气势融为一体,渐渐地开始触摸到真正的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