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夏侯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许都的大门被打开。
城外张绣的两万大军,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开进了许都。
在来许都的路上,他做了两个方案,如果此计不行的话,还有备用计划。
那就是操纵着热气球飞出许都。
不过到时就只有刘协一个人能够脱离樊笼,满朝的文武大臣,还有皇帝的后宫等等,就只能送给曹操了。
毕竟,官渡前线快要分出胜负了,他们必须在官渡之战分出胜负之前,找到一块安身立命的地盘。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们可没空在许都纠缠,一旦救出天子,就必须立马兵进关中,抢在曹操大军回援之前,夺下潼关天险,以此据守,防止曹操的大军前来报复。
现在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夺下许都,实在是出乎了刘浪的意料。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封建迷信,对于古人的威慑力。
但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
古人虽然愚昧,却不傻。
否则就不会留下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无数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了。
古人在面对超出自己想象的事物时,第一时间是恐惧。
这很正常,面对未知,恐惧是保证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所谓常怀敬畏之心。
但随之而来就是好奇。
好奇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天有十日横空,人们畏惧太阳的威能,可好奇让他们找到了解决太阳办法。
洪水泛滥,人们恐惧洪水的威能,可好奇让他们找到了百川归海的办法。
同样的,今天刘浪能够飞天,故而让人心生敬畏之心。
可明天,就会有好奇的人去想办法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在恐惧——敬畏——好奇——探索——研究——发现,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慢慢壮大起来的。
刘浪从来没有小看过古人的智慧,所以这样的事情,只有第一次有用,下一次多半就不灵了。
一次,
就够了!
…………
许都既下,天子自然就不用逃亡了。
刘浪从框子里扔下几个拴在框上绳子,吩咐下面的人紧紧抓住绳子,免得热气球乱飞,再慢慢减小火盆中的热量,让热气球缓缓的降落。
一群人七手八脚的把天子扶出栏框,拥进皇宫。
当然也没有忘记此行的大功臣:
“刘卿,随朕一起来。”
许都皇宫大殿之内
张绣的两万大军已经掌控了全城。
荀彧、夏侯惇等曹操一系的心腹嫡系全都被看押起来。
董承、伏完等保皇派的大臣们,各个喜气洋洋,前来参加这次大朝会。
数年来,天子连同保皇派的大臣们,接连被董卓欺压,被李傕郭汜欺压,又被曹操欺压,
胸中早就积压了一口恶气,今日终于一朝得雪。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曹贼领军在外,这次并没能抓住曹贼,但把曹贼的家小一网打尽,也算是出了胸中的一口恶气了。
刘协高坐龙椅之上,刘浪站在群臣之首。
张绣和赵云上殿面君。
这还是刘浪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之前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
“臣张绣,参见陛下,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张将军快快平身,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将军忠君报国之心,朕已尽知。”
“谢陛下。”
“臣赵云参见陛下。”
“赵将军也免礼,朕曾多次听皇姐提起过将军,今日一见,当真是英武了得啊。”
“多谢陛下夸奖,臣愧不敢当。”
安抚好这两位功臣,刘协开始向群臣介绍此次最大的功臣。
天子指着刘浪问道:
“众卿,可知此人是谁?”
群臣哪里知道刘浪,就算是有知道刘浪的,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自然是不认识的。
但也有许多人,看到过刘浪和刘协一同飞在天上的。
“这,莫不是带陛下飞的仙师?”
“对啊对啊,今日早晨,就看到此人陪同陛下,一起飞在空中,想来定是位神通广大的仙师吧?”
天子大笑,曰:
“此乃我汉室宗亲,相城候之子刘浪刘伯涛,只因幼年随练气士入山修行,是以不在人前显露。
近日夜观天象,天子蒙尘,方知晓曹贼有不臣之心,神器有易主之危,故而下山解朕之危困。”
天子这么一说,群臣之中,还真有几个知道相城侯的。
“啊呀,臣就说那相城侯的儿子,怎么会在自家的花园中,平白无故的便失踪了,原来竟是随同仙师如山学艺去了,阁下当真是,当真是好福气啊!”
“是啊是啊,可惜相城侯去的早,否则的话,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如此际遇,还不知该怎么高兴呢。”
“今日观其陪同陛下,飞于云中,想来定是学成了仙家法术,我等有此强援,何惧曹贼。”
这话说的没错,也不怪群臣对刘浪如此有信心。
毕竟,刘浪真真切切的带着天子飞了一遭,有本事,你也带天子飞啊。
刘浪此时也与群臣见礼:
“诸位同僚,伯涛见礼了。”
群臣一一还礼,奉承话也是不要钱的往外冒。
刘浪一边应承,一边解释:
“浪自幼随师父隐居深山,山中无岁月,亦不与外界相通,故而不知家中变故,亦不知朝中变故。
家父故去,浪深憾之,为人子者,竟不能承孝膝前,此浪之过矣。
而朝中权臣横行,天子遭厄,浪亦深恨之,为人臣者,竟不能上报天子,下安庶民,此亦浪之过矣。”
说完,刘浪再次影帝附身,泪如雨下,涕泗横流,仿佛自己真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心疾首。
刘浪不得不这么做,毕竟大汉以孝治国,着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出自汉朝。
父死不丧,是为不孝!
天子蒙尘不救,是为不忠!
既然你刘浪这么有本事,都能带人飞,为何不回家奔丧,天子落难的时候,为何不早点来营救天子?
这两点一定要解释清楚,否则的话,刘浪的清名就会受损。
古人对自己的名声可是很看重的。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这个名,不只是代表着政治正确,师出有名!
还代表着一个人的名声。
名声好的人,自然威望就高,说的话就有人听从。
这就是名正言顺!
表演还在继续:
“日前,家师飞升之前,言其夜观天象,方知天子有难,这才让我连夜下山,营救天子,拨乱反正,救万民与水火,解百姓与倒悬。
浪下山后,方才得知、得知、得知家父已经,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