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是,战火先烧起来的,居然是益州。
汉中的张鲁虽然与刘璋有仇,可多年来也只是骚扰为主,并不敢倾尽全力攻打益州,对益州来说,这些都是疥藓之患,所以益州可谓是承平多年。
谁也想不到,往日暗弱无能的刘璋,这次居然会先下手为强,一口气就派出三路大军,合共十万精兵,围攻汉中。
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如同三条巨龙一般,张牙舞爪的向着汉中扑去。
中路大军由都督张任统领,将兵六万直逼阳平关。
张任是谁?那可是刘璋的心腹爱将,西川的都督,赵云的大师兄,让凤雏折翼落凤坡的男人。
阳平关作为汉中的咽喉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号称派条狗都能守住的天下险要关隘。
张鲁深知阳平关的重要性,派自己的亲弟弟张卫率精兵五千,亲自镇守。
张卫虽然跟张任一样都姓张,可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在张任身先士卒的猛攻下,张卫根本无济于事。尽管占据地利,却依旧被打得节节败退,只是一日,便接连三封求援信,发往汉中太守府。
另一路由老将严颜率领,统兵三万,为西路军,借道武都郡,经下辨,试图从陇右方向绕后进攻汉中。严颜也是益州的老将,行军素来稳重,一路上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向着汉中后方腹心之地直插而去。
最后一路东路军,是吴懿领兵一万,充作偏师,经马鸣阁道进攻。马鸣阁道山路崎岖,地势复杂,但吴懿还是凭借出色的指挥,带领士兵克服艰难险阻,一步步逼近汉中腹地。
汉中只不过是一郡之地,张鲁虽然推行政教合一,但人口终究有限,多年来也只养兵三万有余。
与兵多将广、兵精粮足的益州相比,实力悬殊太大了。以往刘璋胸无大志,只图偏安一隅,对汉中不够重视。
可这次一旦发力,便是雷霆万钧之势。誓要一举扫平张鲁,将汉中这个益州的咽喉之地彻底的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好以此抗衡日益强大起来的长安朝廷。
要么都说不要欺负老实人,这老实人发起怒来,是真能要人命的。
此时的张鲁在汉中城内是如坐针毡,脸上早已没有了接到圣旨时的狂喜,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转来转去。他做梦也没想到,平日里老实的软柿子,发起怒来,会这么可怕。
张鲁也不是个笨人,他知道朝廷之所以册封他为益州刺史,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刘璋。本来还打算凭借这点,跟朝廷讨多讨要些好处,可如今在益州三路大军的夹击之下,汉中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眼看刘璋的刀锋马上就要架在他张鲁的脖子上了,无奈之下,张鲁也只得向长安求援。
使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将汉中的危急情况呈到刘浪案前。
与此同时,益州的朝堂之上,刘璋也一改往日的怯懦,志得意满。他在宫殿中来回踱步,对左右官吏说道:“此次出征,定要拿下汉中,一雪前耻!”
众人纷纷附和,称赞刘璋英明。唯独王累却忧心忡忡,进谏道:“主公,虽然我军目前占据上风,但张鲁必定会向长安求援。朝廷一旦插手,局势将变得复杂,我军不可掉以轻心。”
刘璋却不以为然,大笑道:“怕什么!我益州十万大军,难道还怕他长安来的援兵不成?再说,长安刚刚跟西凉大战一场,只怕损失不小,眼前自顾尚且不暇,怎么会为了小小的汉中张鲁,就出兵我益州。”
王累依旧劝道:“主公,那朝中的太师刘浪,善于用兵,又诡计多端,兼且徐庶多智有谋,此次朝廷下旨申饬,想必定是这二人主意,其意就是挑起我益州与汉中的争端,所以不可不防啊。”
刘璋终究只是个二世祖,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浑然不在意,大袖一挥,对王累说道:“子贞多虑了,此不过朝廷削弱诸侯之策,我岂不知?待我攻下汉中,则蜀中门户紧闭,纵是朝廷发兵来攻,能奈我何?”
王累苦劝无果,只得告退。
长安这边,刘浪看着汉中的求援信,陷入沉思。一旁的刘备见状,问道:“伯涛,如今汉中告急,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浪目光深邃,缓缓说道:“这正是我们图谋汉中的好时机。只是我原本以为还得些日子,才能逼的张鲁求援,想不到这才过了两天,张鲁就支持不住了,看来刘璋非是我等想象的那般无能,关于益州的谋划,还得再做计较。”
刘备接着问道: “那此时我等该如何答复张鲁?是在拖些时日,还是立刻发兵?”
刘浪斩钉截铁的回答:“立刻发兵,若是迟了,恐怕张鲁真的顶不住了。”说完,转头看向旁边的徐庶:“元直,汉中的局势十分复杂,恐怕只得要你亲自出马了。”
徐庶抱拳拱手:“太师只管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是刘浪不想派别人去,而是汉中关乎到朝廷接下来的战略布局,而且此时的局势又很复杂。
说是派兵支援张鲁,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谋划汉中,派出的大军,就是孤军深入。这其中的凶险,不亚于在悬崖边上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个粉身碎骨。
刘浪数遍了府中所有人,发现自己除徐庶,竟然无人可派。
汉末乱世到了这个地步,那些有名有姓有本事的人,早就为自己谋得了安身之所,不可能放着自己的前途,来投靠前途未卜的朝廷。
太师府中,根本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好不容易绑来一个徐庶,刘浪也只好拿他往死里用了。
刘浪点点头:“好,元直,你从军中挑选一员上将,随你入汉中,帮张鲁抵挡益州的进攻,只不知需要多少兵马?”
徐庶伸出一根手指头:“川蜀多山,骑兵无大用,只需给我一万步卒足矣。”
“好”刘浪轻喝一声:“既然如此,我调赵云给你。只是有一条,元直需得谨记,朝廷家底薄弱,经不得损失,所以必要的时候,汉中可以不要,张鲁可以不救,万事以全师为上。”
“庶谨记在心。”
“还有”刘浪接着道:“此去汉中,从长安多带些粮草辎重。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乃是大军的命脉所在,绝不可托付与他人。否则大军孤军深入,张鲁一旦过河拆桥,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徐庶点点头:“太师放心,庶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