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这些急的都快给自己跪下的太医,李暄总算是冷静了下来。
他回忆了一下梦中的那些事情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了淡淡的哀思。
对李暄来说,那么想要回到现代大夏,其实不全是为了得到神豪系统,更多的是放心不下家中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成人,结果他一夜之间消失不见,这对父母的打击该有多大?这事李暄每每忆起都心如刀绞。
“不过……朱元璋为什么会找太医来救我?”把对父母的思念重新埋进内心的深处后,李暄马上留意到了这个问题。
得罪朱元璋的事情他可从来没少干,这次更是逼着要朱元璋弄死自己的亲儿子。
朱元璋不杀他就已经很奇怪了,居然还让太医救他?
这实属怪事。
总不能是朱元璋真信了不改革大明两百多年就得完蛋,并且认为只有他能拯救大明吧?
或者说,朱元璋听了自己那些话之后,深切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危害性,打算把他当做棋子,去对付文官集团?
李暄想了很多种可能性,但感觉哪一种都说不通。
“皇帝的心思可真是复杂。”
“算了,想那么多作甚,只要能砍我脑袋,那就是好皇帝。”
李暄收回发散的思维,摸了摸还在发疼的脑仁,忍着剧痛就打算站起身来继续死谏。
不管朱元璋救自己是出于什么目的,能确定的是对朱元璋来说,自己这个外人的重要性绝对比不上秦王。
所以只要自己坚持死谏诛杀秦王,朱元璋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必然会在黄子澄那帮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以“大不敬”之类的理由,把“无理取闹”“嚣张跋扈”的自己给噶了。
如此一来刚刚做的梦就会变成现实,虽说没能要了秦王的命有些对不起陈伯,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言官,真的已经尽力了。
反正李暄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让朱元璋屈服,赐死秦王的办法。
“陛下,臣……”
念及于此,李暄就要开口。
可龙椅上的朱元璋却抢先一步说:“够了!你且回去歇着,把伤养好。”
“陛下,臣……”
李暄正准备强调一下,不杀秦王自己绝不妥协。
朱元璋再次打断了他的话:“你说的,咱知道了,传咱旨意,让老二那个混账东西滚来应天府领死!”
“陛下,如此处置,怎对得起西安府那些被秦王害死的百姓?臣死谏!必须赐……”
话说了一半,李暄忽然没声了,他在原地愣了一会儿,有些惊恐地把头抬起来:“陛下要赐死秦王?!”
“没错,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朱元璋反问。
“额……”
李暄提前准备的一大堆说辞,一下全成了没用的废纸。他心里头正在大地震,不是?真的假的?朱元璋真听了他的谏言,要赐死秦王?!
“我不会还做梦吧?听说,如果在做梦的话是感觉不到疼的,试试好了。”
李暄伸出手,深吸一口气十分用力的……
打在了黄子澄的脸上。
啪的一声,无比响亮。
“哎呦!”
黄子澄当即惨叫了一声,捂着脸,给气的不顾形象爆了粗口:“李暄!你他娘的干什么?”
“刚刚撞柱子,可能是把脑子撞出了点问题来,黄大人有怪莫怪。”
“你!你!!”
黄子澄面红耳赤,用发抖的手指着李暄。
想要发作,可看了眼李暄头上触目惊心的伤口,再回想了一下那些险些因为李暄而九族不保的太医,便强行把怒气给憋了回去。
别过头,自个在旁边生闷气。
“好了!今日的事就到这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奏!”
奉天殿的官员陆陆续续的对朱元璋述职。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早朝结束,百官云散。
……
紫禁城。
御书房。
朱元璋唉声叹气的坐在龙椅之上,心情要多差就有多差。
他本是想按照蒋瓛说的去做,死保秦王。
哪曾想,李暄居然会真的一头撞在柱子上。
朱元璋不忍心杀自己儿子是真。
可。
李暄对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理性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朱元璋。
李暄的命比秦王更重要。
嗡~
此时空间泛起涟漪。
在崇祯朝呆满了六个时辰的蒋瓛被自动传送回来。
“陛下,你吩咐的事臣已办妥,名单……”
话说一半,被朱元璋打断:
“那边的事先不管,今个儿咱按照你说的去做,判老二发配凤阳高墙思过,结果李暄不依不饶,为了逼咱杀老二,竟是一头撞在了柱子上,若非咱叫太医叫的及时,或许就已经没命了!咱没办法,只好答应他赐死老二,可是……咱要是杀了老二,日后九泉之下如何跟妹子交代?你有没有办法,既能让李暄无话可说,又能让老二活命?”
蒋瓛听到这,脸黑的和煤灰似得,心里暗道了一声“苦也”。
李暄为了诛秦王能一头撞死。
他上哪去找既能保住秦王性命,又能让李暄无话可说的办法?
找一个愿意尚公主的状元都没这难度大!
至于明说不知道,他敢吗?根本就不敢。
朱元璋一个心情不好,保不准就要摘他脑袋泄愤……
拿李暄没办法,拿他还能没办法了?
蒋瓛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脑海之中忽地闪过了一道灵光,他眼前一亮,立刻说:“陛下!臣有一计!”
“你还真有法子?说!只要能保住老二,咱重重有赏!”
朱元璋相当惊喜。他其实也就是随便问问。
蒋瓛道:
“将秦王之女长安郡主许配给李暄,让李暄与秦王成为亲家!李暄总不能逼陛下杀自己岳父吧?”
“混账东西!这种馊主意亏你能想的出来!”
嗖的一声,桌子上的砚台就砸在了蒋瓛的头上。
蒋瓛跪在地上,欲哭无泪,干脆破罐子破摔,“陛下,臣是真的想不出法子了,李暄什么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哪可能让他回心转意?臣若是能说服他放弃杀秦王,怕是可以试试去说服太阳从西边出来……”
御书房之外。
伺候朱元璋的大太监轻轻挑了挑眉头,朝着东宫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
不一会就见到了朱允炆,黄子澄,以及东宫的女主人,吕氏。
这三人,这会正为了早朝时候发生的事情愁眉不展。
见到大监之后连忙起身恭迎。
大监示意他们别多礼,然后说道:
“陛下现在正在为了秦王的事大发雷霆呢,陛下想保秦王,但又不愿意让李暄死,害怕李暄又和今个儿早朝时候那样“壮烈”,允炆殿下若是能为陛下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定能讨陛下欢心。”
说完,大监收了吕氏硬要推给他的一小袋银子笑着离开。
吕氏马上转头看向黄子澄:“黄先生!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替皇上分忧?若是能为皇上把这件事办好,定能极大提高允炆这孩子在皇上眼中的分量!”
“既要保住秦王,又要让李暄那混账东西无话可说,这……”
黄子澄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纠结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方才停下来,惊喜地道:
“娘娘,下官想到了一或许可行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