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瓛。”
朱元璋的目光不由转向了蒋瓛。
“额……”蒋瓛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他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哭丧着脸道:“陛下,不然还是让臣去帮崇祯帝对付东林党吧,那可比说服李暄放过秦王容易多了。”
“废物,滚!”
朱元璋不爽的把人给赶走,接着郁闷且恼火的独自思索了起来。
可脑袋都快冒烟了也没想出可行之策,朱元璋心里头对李暄那叫个恨啊,巴不得立刻给那家伙砍了,虽然有本事,但太狂妄,太放肆了!秦王的事情上他已经让了这么多步,而李暄却还是不满意,非得逼他弄死秦王!
可朱元璋偏偏就是拿李暄一点法子都没,杀他容易,可没了他谁还能挽救即将灭亡的崇祯朝?其他不说,反正朱元璋是完全想不出,该怎么让明末的税收恢复正常。
就在此时,有锦衣卫的人在外面汇报:“允炆殿下求见!”
他这时候来做什么?
朱元璋回想起朱允炆上次给自己送阳春面的事儿,心里莫名有些反感。
直接让侍卫告诉朱允炆,现在自己谁都不见。
不一会侍卫又走了过来,道:“允炆殿下让属下带句话给陛下,他有保住秦王的办法。”
朱元璋闻言一愣,脸上浮现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事儿连他与蒋瓛都无计可施,朱允炆那个给儒家忽悠瘸了的傻小子能有主意?
马上朱元璋就反应过来,很可能是黄子澄他们想的办法,于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将朱允炆宣了进来。
“客套话就别说了。”朱元璋开门见山的说道:“直接告诉咱,你说的办法是什么?”
朱允炆道:“利用民意去裹挟李暄!”
“利用民意?”朱元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朱允炆连忙将黄子澄当时说的那番话转述了一遍:
“西安府的民意自然是没法左右,不过这里是应天府,应天府的百姓对秦王的事情知之甚少。”
朱元璋来了一丝兴趣:“和咱仔细说说你的计划。”
……
与此同时。
燕王住所。
朱棣刚刚收到了徐妙云以及姚广孝的回信。
徐妙云心中让朱棣保重身体,不必挂念北平那边的事情。
洋洋洒洒写满了三张信纸。
字里行间全是爱意。
而姚广孝的回信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臣观紫微星北移,王爷天命所归也!机会失之难复得,王爷慎重把握!”
朱棣差点没给吓死,连忙扭头确认身边有没有人,然后极为迅速地用烛火将姚广孝的信烧成灰烬,并掺在茶水里一口闷入腹中。
朱棣他骂骂咧咧道:
“还好这信没给锦衣卫的人截走!否则本王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姚广孝这个王八蛋想害死本王不成?”
不过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姚广孝信中的那八个字却反反复复地出现在朱棣的脑海之中,让他心烦意乱。
紫微星北移?
我是天命所归?
真的假的?
要说他真对皇位没兴趣,那绝对是扯淡。
朱允炆一个庶出的皇孙都能当皇帝的话。
他这个嫡子凭什么不行?
他一直不敢动那方面的想法,完全是因为害怕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的试探。
他只要想到自己表露出争夺皇位心思后,朱元璋冷冷对他说:“咱就知道你小子有二心”的画面心里头就七上八下。
“但姚广孝说的没错,这或许是本王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了,不光是无缘皇位那么简单,为了避免李暄说的那些话变成事实,父皇很可能会顺势让我一直留在应天府。”
朱棣非常慎重的思考起了未来的事情。
如果要争夺皇位的话,那他必须去和李暄接触,对李暄传达自己的善意,以及称帝的决心!应天府之中,只有李暄有可能帮得到他。
可李暄那家伙有些太吓人了,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疯狂。
就比如逼朱元璋杀秦王这件事。
朱棣都不知道李暄的脑子是怎么长得。
为何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就算真弄死了秦王又如何?
他自己多半也得小命不保。
“不对,不是“多半”,是肯定!他真把秦王弄死了,父皇绝对会把他给一并送去陪葬,他弄不死秦王,如此得罪父皇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我若是与李暄穿了同一条裤子,到时候多半也得受到牵连,就算要争皇位,也不能和那个不把自己命当一回事,全指望着祖上积德够多的家伙有太多接触!”
“对了,明日我可以替二哥求求情,向父皇传达一下我对亲人是何等的“兄恭弟敬”,免得父皇真信了李暄那混蛋的话,觉得我是那种能举兵清君侧,杀死自己侄子的人。”
……
应天府某间破屋里头。
祖上积德非常多以至于命比泰山硬的李暄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着秦王的事。
最迟明天,秦王应该就能到应天府。
朱元璋虽然在奉天殿之中同意了杀秦王,但李暄可不信他真能狠得下这心,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到时候绝对会想办法保秦王!
现在让李暄在意的便是朱元璋到时候会如何去做。
只要能拆了朱元璋的招数,那么李暄十分自信,凭借自己双管齐下的求死妙招绝对看不见后天的太阳!反之,便是不仅杀不死秦王为陈伯报仇,自己还没法顺利完成任务回现代。
而直觉告诉李暄,想拆了朱元璋的招难度怕是不小。
“如果我是老朱会怎么做呢?”
正当李暄绞尽脑汁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一道娇滴滴的女声从门口传了进来:“请问,这儿是李暄李公子的住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