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我本以为汪子夜会羞恼和我对掐,这样我正好能宣泄心中莫名的烦躁。
可汪子夜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脸上露出疑惑神情,眉头紧皱,一副陷入思索的模样。
很快,她眼中浮现戏谑笑意,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故作平淡地瞥了我一眼,一言不发,径直扭头离去 。
这种不理会的态度,让我好似一拳砸进了棉花堆里,不仅气没能彻底撒出来,心里反而像堵了团乱麻,愈发憋闷。
刘佳满脸疑惑,目光在我和汪子夜之间来回打转,随即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拉着还一脸茫然的田小萌,匆匆追汪子夜去了。
望着三个女生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突然意识到自己情绪来得毫无缘由。
缓了好一会儿,我才满心懊恼,找了个偏僻角落,拨通了刘医生的电话 。
拨通后,听着刘医生一如既往宽和的声音,我才彻底缓平情绪。
在他的宽慰声中,我缓缓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并询问刘医生的看法。
这一次,电话另一边的刘医生沉默了许久才答复:
“从你的描述看来,应该是对方的挑衅行为触发了你潜在的‘证明自我’需求。这种需求既包含对社交能力的验证,也隐含对异性吸引力的确认。这种心态本质上也是你这个年纪通过外部反馈重构自我认知的常见模式......”
电话另一边的刘医生再次沉吟了半晌,才继续缓缓提示我:“你最近似乎发生了很多事,但因为是电话沟通,我不确定你是否内心产生了认知失调,导致你为缓解这种不适,从而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具有合理性,进而减少心理上的矛盾感......”
“我之前建议过你和学校的心理老师建立沟通,是你不太喜欢,或者不太想接受其他心理老师吗?”
刘医生察觉到我沉默,不禁失笑。
但又马上在电话另一边宽慰我说:“可能是学习的压力导致你内心压抑的一面无法释放,加上认知探索可能与校园社交中的边缘感形成对冲。”
“所以我分析,你产生莫名内耗的原因是,受限于旧有认知框架,又试图建立新的社交模式,这种新旧认知的冲突,使你在‘行动’与‘克制’间反复摇摆,进而产生强烈的内耗。”
刘医生似乎怕我听不懂,又总结说:
“你这种情况是认知重构导致的迷茫期,属于正常情况。要是不喜欢和校内心理老师沟通,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不过因为是电话沟通,我也担心会有分析不全面,或错误理解你想法的情况。”
在建议方面,刘医生首先指出,我对汪子夜现在的矛盾心态,类似于心理学中的 “情感抽离 —— 过度关注” 悖论,常见于经历情感创伤后,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个体。
他语气肯定地告诉我:这种情况是基于我的报告内容分析得出的,甚至是他预想中会发生的。
针对这种情况,刘医生开导我:“不要将对方的挑衅过度解读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至于行为上,他建议我:“不要躲避,通过实际结果验证自己的预判,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
最后,他鼓励我:“要有主动探索新型人际关系的勇气,这符合你这个年纪发展的内在需求。适度的冲突应对经验,有助于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弹性。”
“当产生行动冲动时,强制自己实施 24 小时延迟反应,通过书写情绪日记、进行物理隔离等方式,降低即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最后,刘医生提醒我:“若持续陷入‘内耗 —— 行动 —— 后悔’的循环,要马上联系我,不要自己焦虑。按照自己的内心需求去探索,不要刻意回避自我认知。”
最后挂断电话前,刘医生第一次调侃起我:“你这个年纪,对同龄女孩子产生兴趣,或者彼此相互吸引,都很正常。”
他顿了顿,笑着提议:“别刻意排斥对方,也别对对方的行为过度解读。”
“想得太多,只会徒增自己的不确定感。不如顺其自然,多去体会相处的过程。只要这段经历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无论结果好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都有助于完善你的认知 。”
……
挂了电话我眨了眨眼。
鼓励我探索新型人际关系?
现在汪子夜都喊我“孙子”了,这算新型人际关系不?
虽然有些地方没太理解。
但至少明白了我现在属于认知重构正常情况,貌似是因为汪子夜的挑衅导致想要自我证明?倒不是跟汪子夜证明,是自我验证......
我不禁进一步琢磨:汪子夜频繁挑衅我,是不是因为在游戏里,我给她布置的那两个任务过于刁难,让她对自我认知产生了动摇?为了重新找回确定感,才通过挑衅我,来验证心中的想法 ?
我摇了摇头。哪怕是,可能也是她下意识的行为,应该和我不一样的。
不过有一点倒是确定了,确实不应该排斥,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也不能想太多,过度解析容易让我内耗!
所以,直面就完事了。
唯一让我稍稍疑惑的,是刘医生说的“情感抽离与过度关注”。
情感抽离我现在已经很清楚了,这是我一直以来纠结的病因,就像刘医生所说的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
所以我现在的情况是对汪子夜渴望亲密关系?但又恐惧?
想通这些,莫名觉得自己道心崩了……
叹了口气,总感觉自己好像理解的不对,但又莫名觉得这是自己在潜意识排斥。所以——消耗别人就完事了,免得自己持续内耗?
消耗人选一直都有:董姝予。
我抬头看了看四周,再次寻找一个更偏僻的地方点了根烟给董姝予发q。
我:【嘎哈呢?】
dd是小予姐姐:【思考人生.....]
看着董姝予的回复,我又陷入沉思。
这董姝予也不太对劲吧?她都能思考这么高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