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完没有啊,不是我拍电影,也是我拍电影,是我要当导演拍电影”老何解释说。
“你当导演????你会嘛”白夜惊讶道。
“你都可以当歌手,我为什么不能当导演啊”老何反问说道。
“你在开玩笑嘛”白夜惊讶的问道。
白夜以前确实不知道主持人老何拍过电影,他真的没看过。只是知道电影赚钱,然后所有人都去跨界当导演。
这个时期的影视行业真是乱,不管什么人都来当导演拍电影。歌手不好好唱歌,演员不安心演戏,小品、相声演员也不琢磨本行,全一股脑扎进导演圈,关键是拍出来的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妥妥的烂片大赏!
演员最起码沾边,演而优则导是很正常的
小品、相声演员把电影当舞台小品来拍,笑点低俗又刻意,除了尴尬就是尴尬。他们根本不是为了拍好电影,纯粹是想利用自己的人气捞钱。
最气人的是,这些烂片还总能拿到排片。观众满心期待去看,结果被喂了一嘴“翔”,浪费钱不说,还浪费时间。
说白了,不就是想圈钱嘛!觉得导演这行门槛低,随便拍点啥都能忽悠观众掏钱。早期的有几个确实赚到钱了。
后来观众吃多了也学聪明了,就不吃这一套了,片一出来,评分直接扑街,口碑崩得比股市还快。
跨界导演收割完成以后,导演烂大街了,观众不买账了,然后开启流量收割粉丝,赚了很多钱以后,观众也不买账了。
一茬又一茬的收割,资方就想赚快钱。
“你把剧本发给我看一下,看看故事怎么样。”白夜好奇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好的我发给你,您给指点一下”老何开始阴阳怪气的回道。
白夜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剧本。
典型的青春片套路,剧情就是那种“青春+梦想+爱情+友情”的老几样,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主角们为了梦想拼尽全力,中间少不了误会、争吵、和解,最后大家一起成长,实现梦想。你说它狗血吧,确实有点,尤其是那些强行煽情的桥段,眼泪说来就来,感情说变就变,看得人有点尴尬。
老套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青春片必有的“梦想受挫”环节,主角们一定会遇到各种打击,然后突然觉醒;还有那种“友情破裂又和好”的戏码,明明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非得闹得鸡飞狗跳;更别提爱情线了,男女主之间的误会简直是为了误会而误会,完全是为了推动剧情硬塞进去的。
白夜估计电影上映以后老何一定会被骂的狗血淋头。
电影名《栀子花开》,一看就是打着情怀圈钱的作品,好看观众也愿意花钱,但是难看一定会骂的,老何积累的口碑信誉就消耗了。
白夜是不会参与这种片子被骂的,但是老何是他舅舅,帮了他很多很多,又不能不帮,白夜这也不是编剧导演系统啊,白夜没有能力写一个原创青春校园剧本,只能抄故事了啊,然后找原编剧打磨故事。
白夜上辈子是程序员,青春片真的没看过多少,印象深刻的只有《最好的我们》和《闪光少女》。
《最好的我们》 讲述了耿耿和余淮两个高中生一起成长的故事,真实不狗血。
这个电视剧,白夜工作以后看过的唯一的青春剧。看完这剧对谭松芸是真的喜欢的不得了,一查年龄她比白夜都大,不管是前生今世都比白夜大。
谭松芸的冻龄真的太厉害了!不同于其她女星的冻龄,她是冻龄在少女,她都30多岁了,但看起来还是像个小姑娘,完全不像同龄人。她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特别甜,特别有少女感。感觉她无论演什么角色,都能轻松驾驭那种青春活泼的感觉,完全不显老。
《闪光少女》一部被名字和宣发耽误的电影,白夜是在抖音上刷到斗琴片段然后找的原片,那段真的是太燃了,青春片就是要燃啊,不燃叫什么青春。
《闪光少女》里的斗琴桥段简直绝了, 两边你来我往,旋律碰撞,节奏越来越快,看得我热血沸腾,每次看的时候都会忍住呼吸。
民乐和西洋乐正面刚,唢呐一出来直接封神,简直是神仙打架!那种音乐碰撞的火花,听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既热血又震撼,完全颠覆了对民乐的刻板印象。谁说民乐“土”了?民乐可太棒了!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感觉《闪光少女》给老何拍,白瞎了,他能拍好嘛,不能一个好的剧本让他拍成烂片吧!
白夜写一下故事梗概,原编剧好像是《失恋三十三天》编剧,不知道她现在写出来剧本没有,《闪光少女》是17年上映的,16年拍摄,现在是14年估计有大概是有想法了,还没剧本。
华娱小说男主第一部电影拍《失恋33天》或者《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这都成了固定套路。太老套了,读者都看腻了。
白夜还是第一次写这个,上网找一个模板套一下。
电影《闪光少女》
类型:青春 \/ 音乐 \/ 励志
主题:青春热血、文化传承、梦想与坚持
故事背景:
影片以音乐附中为舞台,聚焦民乐与西洋乐学生之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借少年少女的成长故事,展现青春的热血与激情,传递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主要角色:
1.女主角小黑:古灵精怪的扬琴少女,性格直率,敢于挑战权威。
2. 男主角小白:呆萌的二次元少年,擅长打鼓,是女主的好友兼支持者。
3. 配角小黄:女主的闺蜜,古筝高手,性格内向但内心坚定。
4. 西洋乐系代表:高傲的小提琴手,与民乐等人形成鲜明对比。
---
故事主线:
小黑是民乐系扬琴专业的学生,但她所在的民乐系在学校备受冷落,西洋乐系的学生更是对民乐系嗤之以鼻。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黑为了向暗恋的西洋乐系学长证明民乐的价值,决定组建一支民乐乐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
在组建乐队的过程中,小黑结识了一群性格迥异的伙伴:沉迷二次元的小绿、古筝高手小黄、琵琶少女樱仔等。他们虽然个性鲜明,但都对民乐充满热爱。然而,乐队组建的过程并不顺利,他们不仅要面对西洋乐系的嘲讽,还要克服自身的不足与矛盾。
在一次次的排练与磨合中,乐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并将传统民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作品。最终,他们在学校的音乐比赛中以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掌声。
---
建议:编剧找鲍晶晶,
音乐总监:歌手的梁翘博,
民乐大拿:方锦隆
写完这些白夜就发给老何了,其他的就不想管了。
他好像应该成立投资公司了。
虽然不走商业路线,不想当导演拍戏,但是投资还是可以的,白捡的钱不能不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