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 年 5 月 16 日,当林泽许得知沙俄逼迫清政府割让葱岭、庙街等地区,还将外兴安岭改名阿穆尔,海兰泡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些消息后,内心的愤怒如同火山喷发。作为有着前世中国人记忆的他,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楚刻骨铭心。
在泽许王国的宫廷中,气氛凝重。林泽许召集大臣们紧急商议,他面色阴沉地说道:“沙俄的行径令人发指,如此贪婪地侵吞中国领土。而我们泽许王国,必须对沙俄保持高度提防。”
大臣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陛下,沙俄野心勃勃,其势力不断扩张。我们与沙俄虽无直接接壤,但难保其不会将黑手伸向我们。”
林泽许沉思片刻后下令:“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沙俄的一举一动。我们要清楚他们在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动向。同时,加快军事改革步伐,提升我们的防御能力。”
于是,泽许王国迅速行动起来。情报部门加大了对沙俄的情报搜集力度,在欧洲各地安插眼线,试图获取沙俄的军事部署、战略意图等关键信息。军事方面,增加军费投入,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聘请欧洲知名的军事教官来训练军队,提升士兵的战斗素质和战术水平。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的另一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奥斯曼帝国的变革引发了连锁反应,奥地利帝国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更改。奥地利帝国一直视奥斯曼帝国为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竞争对手,奥斯曼帝国的变动让奥地利帝国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奥地利帝国开始大力发展军事科技,企图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创新,研发新型的火炮、枪支等武器装备。在维也纳的军事科研基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日夜忙碌,致力于提升奥地利帝国的军事技术水平。
奥斯曼帝国察觉到奥地利帝国的动作后,也不甘示弱。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事科技争霸。奥斯曼帝国一方面从欧洲其他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加大本国科研投入,努力开发适合自身国情的军事技术。
这场军事科技争霸使得巴尔干地区的局势愈发紧张。两国不断扩充军备,进行军事演习,互相示威。周边国家都对这种紧张局势感到担忧,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泽许王国密切关注着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这场较量。林泽许意识到,这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可能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争斗,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机会,但更多的是挑战。我们要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林泽许在御前会议上分析道。
泽许王国的外交部门开始积极行动,与欧洲各国展开频繁的外交接触。他们试图在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保持中立,同时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以提升泽许王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与法国的外交交流中,泽许王国表达了希望在军事科技领域进行合作的意愿。法国方面对泽许王国的提议表示出一定兴趣,双方初步探讨了共享军事技术成果、开展联合科研项目等合作方式。
“与法国的合作或许能帮助我们提升军事科技水平,增强应对沙俄威胁的能力。”泽许王国的外交大臣说道。
而奥地利帝国在忙于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科技争霸时,也注意到了泽许王国的动向。奥地利帝国一方面希望泽许王国能在这场争斗中保持中立,不偏向奥斯曼帝国;另一方面,也对泽许王国与法国的接触有所警惕。
奥地利帝国的外交使节拜访了泽许王国,向林泽许表达了奥地利帝国的立场:“泽许王国在欧洲事务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我们希望贵国能理解我们的处境,在奥土之争中保持公正中立。”
林泽许回应道:“泽许王国一贯秉持中立原则,我们希望看到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但我们也有权利为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寻求合适的途径。”
随着时间的推移,1858 年的国际局势愈发错综复杂。泽许王国在提防沙俄的同时,努力周旋于奥地利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试图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国际棋局中走出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守护国家的安全与尊严,同时也期望能在适当的时候,为祖国的命运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