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 年 1 月 1 日,维也纳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奥地利帝国在一系列纷争中的又一次受挫。威尼斯地区,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长期以来都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但此刻却成为了奥地利帝国在战争压力下不得不割舍的区域。
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坐在金碧辉煌却略显沉闷的宫殿中,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和约文本。他的大臣们围在一旁,个个神情沮丧。
“威尼斯,那是我们帝国荣耀的一部分,如今却要拱手让人。”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外交大臣无奈地回应道:“陛下,普鲁士和意大利的联合施压,加上威尼斯地区频繁的起义,我们实在无力兼顾。为了帝国的整体利益,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在意大利王国,国王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得知奥地利将交还威尼斯地区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他在宫廷庆典上兴奋地对臣民们宣告:“威尼斯,这片属于意大利的土地,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这是意大利统一进程中的伟大胜利!”
远在东方的清帝国,此时正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却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平静。英国再次对清帝国宣战的消息传来,紧接着法国也加入了战团,要求割让越南的宗主权地位。
紫禁城的养心殿内,同治皇帝刚刚听完奏报,龙颜大怒:“这英法两国,为何又来寻衅滋事?当我大清无人乎!”
恭亲王奕欣赶忙上前奏道:“陛下息怒。英国此次宣战,想必是觊觎我大清更多的通商口岸和利益。而法国,近年来在东南亚野心勃勃,盯上越南的宗主权,也是其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军机大臣文祥忧心忡忡地说:“如今英法联手,局势严峻。我大清海防松弛,陆军装备也远不及洋人,这战事……”
慈禧太后在帘后缓缓开口:“不能轻易言战,但也不能一味退让。先看看他们的条件,再作商议。”
法国对越南宗主权的觊觎由来已久。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与大臣们围坐在巨大的会议桌旁,商讨着对越南的策略。
外交大臣德鲁安·德·吕伊斯说道:“陛下,越南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控制越南,我们便能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深入亚洲市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人口,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海军大臣也附和道:“而且越南拥有优良的港口,对于我们法国海军在亚洲的布局至关重要。掌握越南的宗主权,我们就能在这片海域建立稳固的军事基地。”
拿破仑三世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贪婪与野心:“不错,越南的宗主权必须拿到手。清帝国如今内忧外患,无暇顾及越南,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
法国国内的资本家们也对越南充满了期待。他们在商会会议上热烈讨论:“越南的市场一旦打开,我们的商品就能大量倾销,获取巨额利润。政府必须加快行动。”
传教士群体在法国对越南的扩张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会领袖向政府施压:“在越南传播上帝的福音,需要政治上的支持。获取宗主权,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教士,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力。”
清帝国朝堂上,对于英法的宣战,大臣们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
主战派代表左宗棠慷慨激昂地说:“我大清虽历经磨难,但将士们皆有报国之心。岂能任由英法列强肆意欺凌!应调集大军,与之一战,扞卫我大清尊严!”
主和派的李鸿章则忧心忡忡:“如今我大清国力衰微,与英法硬拼,恐将遭受更大损失。不如先与他们谈判,争取有利条件,再图自强。”
同治皇帝犹豫不决,望向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沉思片刻后说:“先派使者去与英法交涉,摸清他们的底线。同时,加强沿海防御,整顿军备,以防万一。”
清帝国的使者带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英法的路途。在英国外交部,清使面对英国官员的傲慢态度,据理力争:“我大清一直遵守条约,贵国此次无端宣战,实无道理。”
英国官员却冷笑道:“若想停战,需开放更多口岸,增加赔款数额。”
在法国外交部,清使同样遭到刁难。法国官员强硬地表示:“越南的宗主权必须交给法国,否则战争将不可避免。”
清帝国的使者们无奈而归,将英法的苛刻条件带回朝堂。朝堂之上,气氛更加凝重,清帝国在这重重压力下,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与深深的困境之中,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