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森知道这段时间江南士簇肯定会派人联络项梁,甚至有人会聚兵起事,当前最重要的是渡江,开辟自己的新根据地。他对卫青说:“你去尽快将我们的货物卖了,价格低点也无所谓。”对安排陈三猫:“你负责采买种子,粮食,所需物资,如果能弄到一批武器更好。”又对谢泽说:“你去安排人去找船,准备渡江,让生病的人去医馆看病,最多三天,我们必须离开广陵。”
第二天,广陵城内就有一队队的麻衣人,在各家店铺大肆采购,布片,粮食,各种药品,甚至是青铜做的锅碗瓢盆,兽皮兽筋,各类农作物种子。很快就引起了城内有心人的注意,这不是陈山猫不小心,而是采购数量太大,根本无法隐瞒。相应的卫青的盐和纸很快就脱手,主要是纸现在是稀缺品,这些商人在采购时基本上不谈价,就是卫青加上盐这个添头,那个商人也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盐按市价五成,没有亏你们。”这些东西体量不大就在他们住的客栈完成交割。
姬昌,楚国人,在秦统一六国前只是一个小贵族,在楚灭国后,姬家在广陵发展壮大了。广陵县令卫申,是从北方调任广陵,为了稳固秦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分化瓦解措施,扶持楚地原来的小士族,对大士却用残酷手段镇压,以至于广陵的大士族纷纷逃离。这姬昌就是这个策略的受益者,当然也与县令卫申建立了利益同盟,为卫申监控地方士族,后来的召平攻广陵不下,也得益于姬昌这种小士族的支持和提前透露信息。
一座高大的房子里,姬昌正跪坐在卫申面前说着什么,卫申听了一会问:“这些人都是从什么地方来?他们收集物资是运往什么地方?”姬昌连忙答道:“听说是从东海郡过来,这几天在找船只,估计是要渡江,会不会是给项梁筹办的物资。”卫申沉吟一下说:“只是有可能,我派人跟一下,如果他们在广陵有所图谋,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如果他们只是路过筹集物资的话。”卫申拉长声音后接着说:“大秦现在烽烟四起,如果广陵再出事,我如何对得起王上。”这意思非常明确,现在形势不同,我不能帮你们抢了,自己想办法,还不能在广陵县里出事。
龙森也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客栈多了不少陌生人,这些人总是找机会接近他们的物资和大车。卫青交易的盐和纸达到到了千金,加上采买回来的物资,不让人眼红是不可能的。龙森再急也没有其他招,没有船就到不了障郡,只能让护卫队加大防守力量。好在多了不少窥探的人,却没有任何动作,这更让龙森担心起来,没有动作就是在为更大的动作做准备。
事情在第三天有了转机,谢泽激动的从客栈外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队长,船找到了!船找到了!”龙森眉头一皱,直视谢泽不说话,谢泽一下反应过来,低声说:“队长找到了三条船,我看了船够大,我们分两次可以渡江。”龙森脸色也缓和了一些,谢泽不喊估计那些人也知道他们的动向。龙森沉声说:“你怎么找到船的?”谢泽说:“我在江边没找到船,在回城时,城门的秦卒主动问我是不是要渡江,然后他带我见了一个人,这人就有船,我亲自看见的,船钱也说好了。”龙森一听失声追问:“秦卒?”看样子他们行踪已经引起了广陵官府注意,关键是为什么要主动帮我们找船呢?结交是不可能的,难道是陷阱?龙森没有继续想下去,他对谢泽说:“多几个人去检查船只,特别是底板有没有活动的。通知其他兄弟准备好装备,明天渡江。”
谢泽走了后,龙森陷入了沉思,连卫青山猫回来也不知道。直到山猫咳嗽了一声,才发现发现两个人已经站了近一个小时。见龙森清醒过来,陈山猫和卫青连忙行礼问:“兄弟们都在准备装备,是准备渡江了吗?”龙森点点头说:“船找到了,只是这船找得有点怪。”接着就将谢泽找船经过和他的担心一起说出来,陈山猫两眼一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也不是泥捏的,打了之后就知道是谁在算计我们了。”卫青笑着说:“龙哥,你觉得有不有这种可能,这广陵县令怕我们在广陵举事,干脆帮忙把我们礼送出境。”龙森点点头说:“也有可能,甚至好几波人在打我们主意,但现在船有了,反倒显得我们华夏护卫队怂了,让大家明天小心点。”
第二天,天没亮,华夏护卫队的人全部带着自己的装备聚集在客栈外。龙森整理好行装走出客栈,看了看天色,平静的说:“出发,前导先行!”其实他已经看到黑暗中几个隐隐绰绰的人影,他已经不去想了,反正要渡江不如堂堂正正的去渡江。到了城门,城门的秦卒基本上没有检查就放他们出了城门。就在龙森走出城门不久,几匹快马飞快的冲出城门,从另一条路向江边而去。接着两小船飞快向对岸驶去。
龙森离开广陵城五百米后,所有护卫队的人在木棍上插上枪头,十几把竹弓也全部上弦,侦察人员侦察周围五百米的范围,一时间,传达信息的竹哨此起彼伏。护卫队围绕着十多辆大车慢慢向江边靠近。找到船后,一中队搬运物资上船,二中队和三中队以大车为障碍围成一个半圆进行防守。直到一半的物资都上船也没有发现任何危险。一二中队渡江后,二中队返回接迎三中队,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危险,这让龙森怎么也没有想明白。
在龙森渡江的一个小山坡上,一个秦军将领指着龙森那群人说:“这群人进退有度,行事颇有章法,如果我们即使能剿灭他们,估计也要付出不少代价,还是让姬昌去头痛怕,只怕姬昌这次要吃大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