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龙森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还有哪些关键要点需要着重强调给文良知晓。紧接着,他再次提高音量郑重嘱咐道:“你一定要加强整个铁山镇的防卫工作,绝不容许有丝毫懈怠和疏忽。所有人员,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咱们的战斗部队更是要每日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保持最佳状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至于那些矿工们,则可以适当调整为每三天集中训练一次即可。另外,对于那些因为年龄太小或者身体原因实在无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孩子们以及妇女们,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分散到镇子周边各个角落,密切监视四周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或是有不明身份之人靠近,务必立刻发出警报,绝对不能等到敌人已经悄悄摸进镇子里来了我们却还一无所知!”
听完龙森这番详尽周密的部署安排之后,文良神色庄重地点点头,并挺直身子向龙森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铿锵有力地回应道:“龙哥请您放心吧!哪怕拼尽我的全力,也一定会牢牢守住这座铁山,确保它万无一失!”
铁山一带的事务如今已大致梳理清晰明了。目前,铁山地区涵盖着两座村庄,总人口数量超过了千人之多。其中,后山村被划定为矿区,其主要职能在于对铁矿资源的开采以及煤炭的挖掘工作,并在此进一步开展炼铁、炼焦等相关产业活动。不仅如此,就连砖窑也都尽数设立于此。此外,这片区域还建有众多规模不一的仓库,所存放之物并不全然局限于各类工业制品,其中亦包含相当数量的粮食储备。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布局安排,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将所有与工业生产紧密关联的设施集中设置在一处,能够显着缩短不同工业产品之间的运输距离,从而有效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其二,考虑到上述提及的诸多产业皆属于具有一定污染性质的企业类型,若分散布局,则可能会导致多处环境遭受污染破坏。因此,索性将它们统统汇聚于一地,如此一来,即便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也能相对集中地加以应对处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地所产出的钢铁在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堪称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故而对于其管理以及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极高且压力巨大。通过这种集中式的规划部署方式,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大程度节省人力成本投入。
在后山村,那片远离矿区的居住区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这里矗立着清一色的砖瓦房,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一排排,仿佛是经过精心规划的一样。每一栋房屋都散发着古朴而温暖的气息,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感觉。
不仅如此,村里还特意建造了公共厕所。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积肥。毕竟,在这个时代,龙森暂时还无法制造出高效的化肥,而人畜粪便无疑成为了庄稼们最天然、最优质的肥料来源。同时,通过合理收集和处理这些粪便,也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村民们的健康安全。
而为了保持这些区域的整洁卫生,那些由于身体原因或其他因素无法在矿上工作的女人们以及老人们主动承担起了清扫的责任。她们每天都会认真地打扫公共厕所及周边环境,确保没有一丝污垢和异味残留。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们,尽管后山村里时常会有从矿区飘来的滚滚浓烟,但无论是矿区还是生活区,始终都能保持得非常干净整洁,让人稍微感到舒适一点。
前锋村如今拥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金属加工厂,其主要业务乃是对铁厂所产出的铁块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然而,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这座加工厂并不涉足刀剑等武器的制造领域,而是专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这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实用的农具,诸如锄头、镰刀以及斧头等等物件。
而在这其中,不得不提到龙森这位极具创新思维之人。他精心绘制了众多农具的设计图纸,其中许多农具在后世人眼中或许极为寻常,但在当下却堪称神奇之物。就像那曲辕犁,它独特的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还有那滚筒式脱粒机,让谷物脱离变得轻松快捷;再者如打米机和粉碎机,也给农产品的加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不过,由于这些先进的工具大多需要搭配大量的木质部件方能正常运作,为此,村里又顺势建起了一家木工厂,专门负责供应所需的木质器具。如此一来,两个工厂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前锋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曾经,前锋村的村民们绝大多数都以耕作为生,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但随着金属加工厂和木工厂的兴起,大部分人不得不面临职业转型。那些头脑灵活、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人们纷纷投身到新的产业当中,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因自身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掌握新技能,只好依旧坚守在农业生产和运输岗位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参与耕种的人数较以往减少了足足三分之二之多,但耕种的土地面积非但没有缩减,反倒还大幅增加了不少。究其原因,正是得益于所有耕种用的农具全都替换成了坚固耐用的铁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锋村的农民们很可能成为这个时代里首批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的先行者,引领着一场农业革命的浪潮。
目前,从铁山通往未来城的陆路修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尽管这段路程仅仅只有六七十公里,虽然道路宽度仅为三四米左右,没有现代化工具,就是只建个毛坯路,预计整个修建过程需要耗费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心急如焚的龙森想要加快进度也是无计可施,毕竟缺乏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水路交通如今已经顺利开通。船厂那边更是传来喜讯——已有三条崭新的船只成功下水!从铁山到大江岸边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仅有短短三四公里而已。而且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段道路的铺设工作进展得异常迅速,很快便能够竣工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