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森深知信息传递对于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因此他早早地就在官道沿途精心设置了多个联络站,确保不会错过从鄣县送来的任何消息。经过漫长的四天跋涉,龙森带领着五百人的队伍终于迎来了与陈山猫所派遣的送信人的相遇。
当得知剿匪军竟然已经提前出发两天时,龙森心头一紧,但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并做出决策。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下按照预先规划好的小组,将保安军士兵分别埋伏在各个精心挑选的伏击点。随着人员的分散布置,此时跟在他身边的士兵已不足一百五十人。
尽管局势紧迫,龙森依旧保持沉着冷静。在确定剿匪军的动向后,他果断地下达命令,要求部队原地休整,养精蓄锐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并同时派出一支由数名精英组成的侦察小组,前出打探敌情和监视剿匪军的动向。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龙森花费将近一整天的工夫完成了所有埋伏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却始终未见那支被寄予厚望的侦察小组回来报告情况。这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愈发凝重起来,众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
龙森也是心头一紧,瞬间升起了警觉之意。他面色凝重地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众人高声喊道:“全体都有!立刻进入作战状态!”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原本稍显松散的队伍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锐利而专注。
龙森眉头微皱,略作思考后,正准备再次派遣一组人员前去侦查情况。就在这时,只见远处一道身影疾驰而来,待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侦察组的一名队员回来了。那名队员气喘吁吁地跑到龙森面前,敬了个礼后说道:“城主大人,不好了!那支剿匪军的行军速度实在太慢了,这两天时间竟然仅仅只走了六十里路啊!我们可是一路狂奔,差不多跑了将近五十公里,好不容易才碰到他们呢。队长担心您等得心急,所以特意让我先行回来向您报告这个情况。哎呀呀,今天这一趟足足跑了百公里,真是快要把我给累垮啦!不过还好,总算是完成任务了。对了,队长还说希望您能再派出一支侦查小组过去,这样就能够形成接力传递消息,咱们这边收到情报也能更快更及时些。”说完这番话,这名队员又是大口喘着粗气,显然已经疲惫不堪。
龙森听到这话后,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这剿匪军人少了两千,不知是不是留在了鄣县,会不会给陈山猫他们带来麻烦。而且按照目前这种龟速前进的状况来估算,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还需要苦熬整整三天时间,才能够盼到这支前来剿匪的大军?这剿匪军是不是知道了他们要偷袭,故意执着不前,好回援鄣县。何况如此众多的人马汇聚于此,目标实在太过明显,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会暴露行踪。倘若真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察觉到他们在此设伏,那么这支剿匪大军是否会临时改变行军路线,不再从这条道路经过呢?若是果真如此,那自己精心策划的这场埋伏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此处,龙森不禁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之中。
稍作思考之后,龙森突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这般苦苦等待绝非良策,咱们必须主动出击,给他们来点刺激,迫使他们加快行进的步伐才行!”言罢,他猛地转过头来,目光如炬地盯着身后的卫奴,接着迅速下达命令道:“卫奴,你速速挑选出十人随我一同前去执行这项任务。另外,别忘了将我之前吩咐你携带的那两个铁筒以及那几包火药一并带上!”
龙森对其他人说:“你们先隐蔽起来,如果有人发现你们,必须把他们控制起来,绝对不能将我们埋伏的消息泄露出去。”卫奴也带来十多个人,有两个人没有武器,只是背着两个脸盆大的铁筒子,长不过一米。有五六个人背着麻布包裹起来的圆块,每个圆块,大小和筒子差不多。龙森一挥手,一行人就跟着龙森向前走。
在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度,而其中太守一职乃是军政长官,负责统筹一郡之政务与军事事宜。与此同时,郡尉则扮演着协助太守管理军事事务的重要角色。在鄣郡之中,担任郡尉一职的正是袁义,此人就是这次剿匪军长官,也是太守宋明的心腹爱将。
然而,这支剿匪大军的构成却异常复杂。其中既有经过长期严格训练、号令相对统一的郡兵以及县兵,但也包含了来自各个士族家庭的护院们。这些护院平日里习惯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早已养成了散漫的习性,对于军中严明的纪律和约束自然难以适应。更糟糕的是,由于众多护院分属于不同的士族家族,彼此之间原本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如今骤然被要求听从他人指挥调度,他们内心深处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
当这支队伍在大营进行合练之时,由于各家主尚在鄣县城内亲自坐镇监督,故而众人尚且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规矩和秩序。可一旦离开了城池范围,那些护院们便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彻底放飞自我。仅仅才行军两日时间,军中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竟然多达五六起!若不是袁义当机立断,以雷霆手段处决了两名闹事者以儆效尤,恐怕这支剿匪大军早就已经作鸟兽散,不复存在了。
夜幕缓缓降下,将整个大营笼罩其中。袁义疲惫地揉着自己那酸痛不堪的脸颊,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营帐,然后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两日来积压在心头的烦闷和劳累都随着这口气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