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支箭矢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完全覆盖了那冲过来的两千多人。一时间,战场上箭如雨下,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毛骨悚然。
当最后一支箭矢落地,战场上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只剩下满地的箭矢和横七竖八的尸体。那原本气势汹汹的两千多人,此刻已被这密集的箭雨彻底击溃,地面上仿佛突然长出了一大片麦子,只不过这些“麦子”都长血泊中的尸体上。
迎上来的贼军完全没有料到对方竟然会如此应对,他们原本以为对方会与他们展开激烈的战斗,但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只见对方根本不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直接采用了一种反复用箭矢覆盖的战术。
一般来说,箭矢的抛射杀伤力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箭矢动能不足容易被甲胄所防御。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大将在身中多箭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大声呼喊着战斗的原因。然而,龙森为这些民兵所准备的箭矢却并非普通箭矢,而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重箭。
龙森无法在短期内训练出合格的弓箭手,因此他决定采用覆盖射击的方式。这种战术不需要太高的准头,只要能够将箭矢覆盖到敌人所在的区域,就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杀伤力。
现在,这些重箭遇到了没有甲胄防护的贼军,其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经过三轮的密集射击之后,除了少数几个身披铠甲的贼军还能够勉强站立之外,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倒在了地上。
而那几个身披铠甲的贼人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卫青率领的保安军迅速冲上前去砍倒在地。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受了重伤而无力反抗,而是因为他们手中的青铜剑与保安军的长刀一碰就断,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援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迅速地冲过了阻击的贼军,仿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他们的速度极快,就像一支粗大的箭头,直直地向着贼军的旗帜飞奔而去。
旗帜下的召平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率领的两千多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对援军几乎没有造成任何麻烦。眼看着援军如饿虎扑食般直冲过来,召平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现在已经无法阻止援军的前进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召平没有丝毫犹豫,他纵身一跃,敏捷地跳上了战马。马鞭一挥,战马向北边疾驰而去。
召平这一跑,周围护卫他的军队也顿时乱了阵脚。这些士兵们原本还在拼死抵抗,但看到主将都已经逃跑,他们的斗志瞬间瓦解。于是,这些人也纷纷扔下武器,跟着召平一起向北逃窜。
就连那些负责擂鼓吹号的人也慌了神,他们手忙脚乱地扔下鼓和号,加入了逃跑的队伍。一时间,城外的贼军陷入了一片混乱,喊叫声、马蹄声响彻云霄。
正在攻城的贼军们突然发现身后的鼓声消失了,他们的气势一下子泄了下来。疑惑地回身一看,却发现主将和同伴们都在没命地逃跑。这些贼军们立刻明白了过来,他们也顾不上攻城了,转身就跟着逃跑。
一时间,城外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贼军,场面十分混乱。而卫青此时并没有下令让部队追击,他冷静地观察着局势,然后有条不紊地整理着队伍。等到队伍整顿完毕,卫青才不紧不慢地率领着军队,缓缓地向广陵城走去。
城墙上欢呼的守军看着静静矗立在城下的未来城保安军,欢呼声慢慢停了下来,都转头看向卫申。卫申明白这是让他兑现承诺来了,他向县丞和几个百人将看了一眼,大声说:“打开城门,所有人出城迎接援军。”看着鱼贯出城的壮丁和士兵,卫申深深的看了一下广陵县城,转身跟在后面走出了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起风了,卷起落叶,抽打在卫申身上。
当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后,卫青紧张的脸松弛下来,用手在身后做了一个手势,身后一个军官大声喊:“民兵所有人都有,全地休息,坐下!”三千民兵应声而动整整齐齐坐在地上,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看得出城的广陵壮丁和士兵咂舌不已。前面三百多保安军却保持原有姿态不动。
见卫申走出城门,卫青脸上露出笑容,他快步迎上前去,拱手施礼道:“大人,幸不辱命,我已及时赶到。夫人有要事相商,特遣我前来请您回江南。”
卫申微笑着点点头,回应道:“既然如此,我岂敢不从命。不过,我还需稍作安排,随后便随你一同返回江南。”说罢,他转身叫来县丞,将广陵的相关事宜详细地交代了一番。
接着,卫申又面向几个百人将,郑重地说道:“诸位,虽然贼军已然退去,但他们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我决定将这广陵县城的安危托付给卫团长。”
卫青闻听此言,连忙笑着对几个百人将拱手行礼,诚恳地说道:“还望诸位大力支持,我们定会竭尽全力,保广陵百姓平安无事。”
卫申见卫青如此谦逊有礼,心中颇为满意,他微笑着对卫青点了点头,然后转向众人,说道:“有卫团长在此坐镇,我也可放心离去。我这就与保安军民兵部队一同返回江南,诸位不必相送。”
卫申满脸狐疑地问道:“你们究竟是如何打扫战场、收拢敌军残部的呢?”卫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解释道:“首先,我们会仔细搜索并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资,包括武器、盔甲、粮草等等。这些物资对于我们后续的行动至关重要。”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同时,我们也会全力救治受伤的士兵。这些人虽然是敌军,但他们都是身强力壮的壮丁,只要能治好他们的伤势,他们将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