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缓缓停下,马车在侍卫们的护送下到达紫禁城宫门前。
凌霄(溥仪)一下马车便见已有成群结队的太监宫女已在恭候。
乳母抱着溥仪走上前问候醇亲王载沣。醇亲王载沣顺势伸手接过溥仪,对乳母道你先随宫女前往宫内安置。
又对恭候已久的太监小德张说道你们分派人带溥仪的乳母去宫殿安置,以后溥仪在宫内都由乳母全权做主照顾了。
太监小德张回答道,奴才听王爷的。安排好乳母后,小德张便领着溥仪和醇亲王载沣进了紫禁城,前往慈禧太后这时所在的乾清宫内。
乾清宫门前的侍卫身姿笔挺,神色肃穆。
太监小德张便向殿内通报爱新觉罗溥仪觐见。少顷,溥仪便听见一个声音“宣溥仪觐见皇太后”。
溥仪深吸一口气,醇亲王载沣在溥仪后背拍了拍,对溥仪说着进去吧。
在太监的搀扶下迈过乾清宫的门槛。
那巍峨高耸的宫门,朱红色的漆在日光下散发着庄重的气息,仿佛一张巨兽的口,将凌霄(溥仪)和往昔的生活彻底隔断。
在太监的引领下,溥仪踩着金砖缓慢前行。脚下烧制的金砖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每一步都似乎踏在历史的脉络上。
背后的宫墙高耸,墙头的琉璃瓦闪烁着清冷的光,墙内的树木探出枝叶,却也无法为这压抑的氛围增添几分生机。
此刻,凌霄(溥仪)满心都是即将见到慈禧太后的忐忑。
凌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我的前半生》里的描述,可那些文字哪能完全描绘出这真实场景的万分之一。
凌霄知道,这位掌控大清数十年的太后,虽已病入膏肓,却依旧有着翻云覆雨的威严。
凌霄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挺直小小的身躯。
凌霄心中暗自思忖,见了太后,一定要恭敬行礼,言辞得体。不能露出丝毫的慌乱与迷茫,即便内心波澜起伏,表面也要装出一副沉稳的模样。
毕竟,从这一刻起,凌霄不再只是醇亲王府里那个天真不懂世事的三岁孩童,而是即将肩负起王朝命运的储君。
凌霄脚步逐渐靠近端坐在龙榻之上的慈禧太后。
凌霄的心跳愈发急促。透过雕花的窗棂,能隐约看到屋内摇曳的烛火,那昏黄的光亮,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未知。
凌霄深吸一口气,在距离龙椅不远前站定,准备迎接与慈禧太后的这场至关重要的会面。
不知道在慈禧太后那犀利的目光下,自己能否撑住这故作的镇定。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与沉闷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让人愈发觉得压抑。
随着太监那一声悠长的“爱新觉罗.溥仪到”
凌霄抬眼望去,只见慈禧太后半躺在榻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眶深陷,可那双眼眸中,依旧透着让人胆寒的锐利。
在这威严的目光下,凌霄(溥仪)那小孩的身体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双腿也有些发软,像《我的前半生》里描述的那般,一种本能的恐惧从心底涌起。
凌霄强撑着向前,按照规矩伏地叩拜:“给老佛爷请安。”声音虽努力平稳,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慈禧太后微微睁眼抬手,声音虚弱却不失威严:“起来吧小溥仪,到哀家跟前来。”
凌霄缓缓起身,一步步走近,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虚浮无力。待走到榻前,凌霄又不自觉地低下头,不敢直视慈禧太后的眼睛。
“抬起头来。”慈禧太后说道。溥仪缓缓抬起头,迎上慈禧太后的目光。
“孩子,从今日起,你便是这大清的皇帝了。这江山社稷,日后便要交到你手上。”
慈禧太后目光紧紧盯着溥仪,“溥仪你要记住,祖宗的基业不可丢,这大清的天下,要由你好好守着。”
慈禧太后的声音虽弱,却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
凌霄忙不迭地点头,喉咙像被什么哽住,只能发出含糊的应答声。
“往后,要听摄政王的话,遇大事多思量。莫要辜负了哀家的期望,莫要让大清在你手中衰败。”慈禧太后继续叮嘱着,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期许,又带着几分无奈。
凌霄用力咬着下唇,努力让自己镇定,再次点头,“是,老佛爷,溥仪记下了。”可颤抖的双手却出卖了自己内心的紧张。
凌霄的人生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与这个庞大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不安,在这决定命运的时刻,凌霄虽知责任重大,但深深知道,自己前世不过是一个学生,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大事?满心惶恐,只能在这威严的宫殿中,努力抓住一丝勇气,去面对这未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