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风驰电掣般前行,窗外的景色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多彩长卷。载沣身着一袭简约却不失庄重的长衫,舒适地倚靠在柔软的沙发座椅上,眼神中满是惬意与悠然,全然没了来时的郁闷与紧张。
载沣时而微微前倾,将脸贴近车窗玻璃,专注地凝视着窗外。广袤的田野中,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涌,劳作的农民身影在其间若隐若现,绘就一幅质朴的田园画卷;蜿蜒的河流宛如银色的丝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粼粼波光,蜿蜒穿过大地。看到此般景致,载沣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脸上的皱纹也似乎被这美好抚平。
“王爷,来尝尝这新泡的碧螺春。”随从适时递上一杯散发着袅袅清香的茶盏。载沣接过,浅抿一口,温热的茶水裹挟着馥郁茶香在舌尖散开,令他身心倍感舒畅。载沣放下茶盏,兴致勃勃地对随从讲起此次上海之行的趣事,说到兴处,爽朗的笑声在车厢内回荡。
兴致一来,载沣索性站起身,在车厢内踱步,一边指点着窗外的风景,一边与身旁的随从畅谈起对皇室变革的初步构想。载沣的眼神中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声音洪亮且充满力量。
列车呼啸着穿过原野与山川,载沣心情大好,一扫来时阴霾。载沣身着简约长衫,在众护卫保护下,于车厢过道间悠然踱步,留意着周遭旅客。突然,被不远处一对青年的交谈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两位青年,一位身着藏青色西装,气质儒雅;另一位穿着灰色长衫,眼神透着睿智。载沣微笑着走上前去,说道:“听二位谈吐不凡,想必对当下局势见解独到。在下对二位的观点很感兴趣,不知能否一同探讨?”两位青年先是一怔,待看清载沣气宇轩昂的模样,忙起身行礼。
四人围坐后,载沣率先开口:“如今国势艰难,朝廷退位了,成立了共和政府这变革之法。二位对当下政府有何看法,又有何振兴良策振兴国家?”穿西装的青年推了推眼镜,直言道:“先生,当下世界各国皆在推行宪政共和,我国若想富强,效仿西方实行立宪共和制不失为良策。通过设立议会,让民众参与政事,既能激发民间活力,又能增强国家凝聚力。”
载沣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穿长衫的青年。青年拱手说道:“先生,教育乃强国之本。如今新式学堂虽有兴起,但普及程度远远不够。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助力。此外,商业也需大力扶持,只有藏富于民,国家方能昌盛。”
载沣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与两位青年深入探讨。三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一旁的随从见状,适时为众人添茶。载沣感叹道:“与二位交谈,如拨云见日,让我受益匪浅。国家的未来,正需要你们这样有识之士。”
此后的旅程中,载沣又结识了几位颇具见地的旅客,他们或是学者,或是商人。载沣与他们围坐一处,倾听各行各业的声音,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有价值的建议。列车离北京越来越近,载沣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对皇室变革的蓝图愈发清晰 。
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载沣一行人历经多次换乘,终于抵达北京火车站。这段旅程虽历经波折,但达成合作的丰硕成果,让载沣心情始终愉悦。
随着列车愈发靠近北京,载沣的心情愈发高涨。当京城标志性的城楼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载沣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仿佛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挑战,开启皇室变革的崭新篇章 。
临近北京路线时,今早载沣早早起身,郑重整理衣冠。载沣身着一袭黑色缎面长袍,外罩一件精致的马褂,腰间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彰显出不凡的身份。载沣对着车厢内的镜子仔细端详,确保万无一失。
终于,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火车站。
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汽笛声在站内回荡。载沣透过车窗,看到站台上王府派来迎接的马车和侍卫,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火车停稳后,随从率先下车,在车门口两侧站定,为载沣开辟出一条通道。
载沣在随从的簇拥下走下列车,脚踏上站台的那一刻,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微风轻拂,撩动他的脸庞。前来迎接的侍卫们整齐行礼,齐声高呼:“恭迎王爷回京!”声音响彻站台。
载沣听着这声音。没有此次上海之行感觉到的身份变化之大。自己依旧是摄政王。
载沣微微点头示意,目光扫视四周。火车站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搬运工们忙着搬运货物,旅客们行色匆匆。尽管车站嘈杂,但载沣一行人周围却秩序井然。
这时,王府管家快步上前,恭敬地递上一封信,说道:“王爷,福晋听闻您今日回京,特差人送来信件。”载沣接过信,轻轻拍了拍管家的肩膀,问道:“府中一切可安好?”管家连忙回应:“回王爷,府中一切都好,福晋和小阿哥都盼着您归来。”
载沣将信收好,吩咐众人将行李搬上马车。车队缓缓启动,朝着王府方向驶去。坐在马车上,载沣透过车窗望着熟悉的街景,心中暗自思量,此次上海之行收获颇丰,又在旅途中听到诸多宝贵建议,回到京城后,定要凭借这些推动皇室变革,带领皇室王府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