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于东升心里也很忐忑,他昨天只是一时冲动跟李云志签了文书。
他倒不是觉得李云志占了大头,自己吃亏了。
他是怕李云志没有真才实学,写出来的话本子没人看,或者李云志根本就不会写什么话本子。
毕竟他看起来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
所以他一大早就在茶楼里等着,见都已经这个时辰了李云志还没有来,他的心里已经凉了半截了。
那李云志该不是说大话压根就不会写什么话本子吧,一时之间于东升又陷入了被人耍弄的气愤中。
就在这时候小伙计敲响了房门:
“东家,李公子来了!”
小伙计的话音刚落房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了。
于东升看着李云志莫名其妙的松了口气,赶紧把他请进了屋里。
李云志进屋后有些歉疚的说道:“于老板,实在抱歉,昨天熬夜写书稿睡的太晚了,今天早晨起晚了,没赶上牛车,故而来的有些晚了。”
于东升一听他居然写好了书稿眉头顿时舒展开了:
“哎呀,没事,没事,反正于某也没什么事,倒是辛苦李公子了。”
李云志也没有再说废话,他能看出于东升对他是有些不信任的,估计是怕他写不好话本子。
所以李云志也就没有卖关子,直接从书篓里拿出了写好的大纲递给了于东升,他今天非要让于东升瞧瞧他的实力。
此刻的李云志显然已经忘了这《西游记》是他抄袭的了。
于东升接过书稿后仔细看了看简介,一开始还不以为意,不过越看眼神越亮,他当真没有看过这么稀奇的神话故事。
别人写的那些神话中的话本子无非就是天上的九天仙女下凡历劫,找到意中人,但是因为天规不允许,受到多番阻挠,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猴子成精的故事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呢,这真是稀奇,太稀奇了。
于东升已经沉浸在李云志给他的大纲和简介中了。
李云志看着于东升那痴迷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
等于东升回过神来,李云志已经续了三盏茶水了。
“不知于老板对我写的这话本子可还满意?”
于东升忙不迭的回道:“满意,满意,实在是太满意了。
这猴子成精的故事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他自封为王的那个称号也很霸气,齐天大圣啊。
这真是威风,只是他为何会被压在山下五百年,是谁把他压在了山下啊?
这五百年他不吃不喝,是怎么熬过来的?”
于东升看了简介后是满脑子的问号,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李云志笑着回道:“这些内容在书里自然会介绍到,于老板切莫着急。
只要你觉得我这稿子不错,相信其他人也会爱看的。”
于东升笑了笑说道:“是于某着急了,这岂止是不错,简直是精妙绝伦啊。
于某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看的话本子。
李公子真是大才啊!”
李云志抽了抽嘴角,这可是四大名着之一,居然被于东升一口一个话本子的称呼着,怎么感觉这么掉档次呢。
不过他也没有闲工夫纠正他,而是开口说道:
“既然于老板满意,那我就照着这个大纲写了。
对了于老板,你若是想要这书爆火就按照我昨天说的提前做宣传。
把这简介印刷出来,让人满大街的去发。”
“满大街的去法?可是有很多人根本不识字啊?”
虽说于东升赞同李云志的话,提前做宣传是有必要的,可是若满大街的去发是不是太过浪费了。
李云志笑着说道:“怎么会浪费呢,十个人或者是二十个人总会有那么一个识字的,就算不认字也没关系。
总有认识的人会告诉他们的。
只要他们知道里面的内容,就会告诉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这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家喻户晓的。
也能让这本书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这就是广告的效应。”
于东升仔细琢磨了一下李云志的话:
“广告?广而告之,果然是个好主意。李公子放心,我一会就安排人去做!”
李云志点了点头,这于东升还是可以合作的,起码能听人劝。
李云志也不吝啬把自己写好的前四章递给了他。
于东升见到这厚厚的一沓稿子,欣喜若狂,这李云志果然大才,只一个晚上就写了这么多稿子。
他刚刚就心痒难耐了,这下可以一睹为快了。
只是于东升现在不知道看了比不看更加的难受。
毕竟没看之前还没那么投入到情节当中去,看了之后就会一直想着接下来该如何了。
当然于东升作为李云志的合伙人,也成了本书最大的书迷爱好者。
李云志又交代了十天后让他发行书稿,下次休沐他再把新的稿子送过来,然后就起身回了学院。
李云志走到西风书院的门口跟葛老头寒暄了几句就径直回了宿舍。
陈沐一见到他就热情的围了过来:
“李兄,你怎么才回来呀?我可是等了你老半天了?”
李云志开口回道:“中途有些事情耽误了,所以晚了些。
怎么只两天不见就想我了?”
陈沐没脸没皮的说道:“是啊,是啊,对于李兄我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咱们这两天都没有见面了,那不得隔了好几个春秋了吗?”
李云志听到他这么恶心人的话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赶紧离他远了两步:“陈沐,你少在这里恶心我。
你若是个女的,说想我我还能勉强接受,不过你是个男的,就少在这里恶心我。
我可没那方面的爱好!”
看着李云志对陈沐一脸嫌弃的模样,窦书宁和严学安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人也跟着嘲笑陈沐,陈沐自然是不愿意的,很快三个人就打了起来。
李云志看着这打闹的三人,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住在这里活像个带孩子的男保姆。
不行,为了脱离这三人,他要再努力些才行。
李云志拿起《礼记》看了起来。
古代科举的内容包括经义,诗赋,策论以及八股文。
光经义就包含了四书五经,也是科举考试中最重的一部分。
这些书除了论语外,其他的李云志前世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学习。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沐三人也不打闹了,跟着李云志一块看起了书。
他们势必要跟着李云志一块考入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