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看着自己被堵的严严实实的,只好待在门外面等着。
杨春华和李富贵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身边还跟着两个陌生的男子,看样子大概有十五六岁。
再看装扮,倒是有几分小厮的模样,应该是他爹娘趁他不在家买来的下人。
“来,来,来,大家不要挤啊,都有份。”杨春华热情的从箩筐一把把的往外抓喜钱。
【恭喜,恭喜啊,你们家志哥儿高中解元,你们以后就是举人的爹娘了,说不定将来志哥儿还能给你挣个诰命呢。】
收了喜钱的村民自然也不吝啬说几句好话。
杨春华听到这话脸上笑开了花,诰命啊,谁不想啊,她那死去的婆婆做了一辈子的诰命梦,最后临了什么也没落着,还为了孙子把命都搭进去了。
还是他们家志哥儿争气,读书不满三年就考中了秀才,又三年就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举人。
不过杨春华虽然心里高兴,但是嘴上却越发的谦虚:
“志哥儿这孩子争气,我们也没想到。
不过志哥儿说了,这中举根本不算什么,将来还得进京再考一次,考完了还要殿试,然后才能授予官职。”
【你可真是太谦虚了,我听那说书的先生讲这要是能连中三元将来前途可大着呢。
你们家志哥儿,哦不,现在应该改口叫举人老爷,说不定就是那书中的传奇人物呢。】
李云只在后面听的直想笑,这些村民懂的倒是不少。
等前面的人都领到了喜钱,李云志才排着队走到了前面。
杨春华看都没看弯腰从箩筐里拿了一大把喜钱递给了李云志。
李云志接过喜钱后笑着说道:“谢谢娘。”
这声娘把杨春华惊呆了,随即反应过来大喜道:“志哥儿,你啥时候回来的?”
一旁的李富贵也跟着高兴道:“是啊,你这孩子,这么大了还跟你娘开玩笑,你不知道这些日子你娘连觉都没睡好。
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
杨春华白了他一眼说道:“跟你能睡着似的,是谁每天晚上像烙饼一样。
志哥儿,你不知道你爹是天天的求神拜佛,还生怕我看见了。”
李富贵听到杨春华当着儿子的面揭他的短,脸上有几分尴尬,但是一想到儿子现在已经是举人,还考了这么好的成绩。
那点尴尬就不算什么了。
李云志不想站在门口跟他爹娘叙旧,开口说道:“娘,有什么事咱们先回家再说吧。
我还给你们从府城带了礼物呢。”
杨春华和李富贵这才反应过来,儿子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家辛苦的很,他们只顾着高兴了,都忘了让儿子回家。
杨春华连忙拉着李云志进了家门,李富贵则主动把马牵回了马厩。
剩下两个小厮忙着给后来的人发喜钱。
得知李云志回来了,李云容和李云想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两个丫头今年也十五岁了,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越发的好了,杨春华对两个闺女也越来越上心,脏活累活都不让她们干。
所以这几年两人养的皮肤白皙,身段窈窕,再加上她们跟着李云志识文断字,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模样。
两人见到李云志后都异常的高兴,一左一右的缠着他问东问西的。
杨春华见状嗔怪道:“你们这两个丫头,不知道你们哥哥从府城一路赶来有多累吗,还不赶紧让他进屋休息一下。”
李云志闻言笑道:“娘,无妨的,我给两个妹妹带了礼物,咱们进屋再说吧。”
说完母子四人就进了屋。
李元志把买来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
给杨春华买的是一只兰花金玉钗,做工简单大方,很适合杨春华这个年纪。
杨春华喜欢的不得了,不过嘴上却嗔怪道:
“你这孩子又乱花银子了,你每次出远门回来都要给娘带东西,娘都有好几根钗子了。”
说着就把这根钗子插到了头上,还对着李云志兄妹三人问道:“好不好看?”
三人齐齐的点了点头。
李云志笑着说道:“娘操心了大半辈子,以后也该享享清福了。
几根钗子算什么,将来我要让娘拥有一辈子都带不完的钗子,几辈子都穿不完的绫罗绸缎。”
杨春华听到这话哈哈大笑了几声,只当儿子是在哄她开心。
李云志又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玉佩递给了李云容和李云想。
这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玉做的,做工精细,触手温热,两人也喜欢的不得了。
给他娘和妹妹的礼物都比较好选,什么珠宝首饰香囊扇坠的,她们就没有不喜欢的。
最难的是给他爹选礼物,若说送些玉佩什么的,李富贵压根就没有带过。
毕竟他们家养猪场的规模现在是越来越大,虽说他们雇了人养殖,李富贵不需要每天往养殖场跑,但是时不时的总要去看看。
李云志还没见过哪个养猪的人每天穿着绫罗绸缎带着配饰往猪圈跑的。
再者一些书籍古玩什么的,李富贵没有那个文化水平压根也欣赏不来。
所以李云志能给李富贵带的无非是一些酒和茶之类的东西。
就这就够李富贵高兴好长时间的,毕竟儿子心中是惦记着他的。
几人又问了一些李云志在府城的事,李云志捡着一些好的跟他们说了一些。
杨春华听到陈沐也考中了高兴的说道:“没想到陈家那小子还挺厉害的,才14岁就考中的举人。”
一旁的李云想冷哼一声说道:“他还不是沾了哥哥的光,天天像个跟屁虫似的,一有时间就赖在咱们家。”
杨春华听到这话呵斥道:“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呢?
他可是你哥哥的好朋友,人家每次来咱们家都是带了礼物的,这次去府城考试也是为了陪你哥哥一道去的。
况且他现在可是举人老爷,你这话若是被外人听见了,可是讨不了好的。
你哥哥将来是要做官的,我告诉过你们两个一定要谨言慎行。
就算你们帮不上哥哥,也不要拖他的后腿,给他惹麻烦。”
李云志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娘,妹妹是知道分寸的,她就是在家里说说而已,
况且陈沐不是外人,不会计较这么多的。”
就凭陈沐考场中愿意跟他换座位的事,以后他都不会把那小子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