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一听陛下居然如此重视他们,尽管知道这是鸿门宴,心里依旧有种受到重视的感觉。
陛下为什么不给别人设鸿门宴,偏偏要给他们设鸿门宴呢,这是看重他们才会让李云志给他们设鸿门宴的。
凌霜虽然来了精神,但是却对李云志说的话有些不屑,当初明明是陛下看李云志可怜怕他吃不上饭才赏赐给他厨子的。
谁知道这人竟然这么不要脸,居然拿出来移花接木了,说是陛下为了专门宴请这些人赏赐的。
不过看到这些人脸上一副得意的样子,她就不说什么了。
陈甲开口说道:“陛下如此重视我等,我等叩谢天恩。”
李云志点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说道:“我会把诸位的话转达给陛下的。
陛下也有几句话想让我带给诸位。”
陈甲等人听到这话精神一振,陛下居然让李云志给他们带了话,虽然表面高兴,但是心里却有几分忐忑。
陛下该不会直接问他们要银子吧。
不过瞧着陛下这姿态放的这么低,若是陛下真的开口了,他们捐上个三五百两倒也无妨。
李云志看着这群成精的老狐狸笑着说道:“虽然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但是陛下内心对商人还是很看重的。
陛下常说商人也是国之重器,若是没有你们在中间起到桥梁作用,不仅很多商品流转不起来。
就连消息也不可能这么通达。
你们可知陛下为何会和匈奴展开贸易,仅仅只是为了那些羊毛和兔毛吗?
自然不是的,匈奴除了这些东西还有狼牙珠宝,金矿等各种值钱的物件。
咱们现在跟匈奴的合作仅仅是第一步而已,等这项合作稳定了咱们还可以进行别人的贸易。
你们可以拿茶叶丝绸和瓷器去跟他们换取大量的金银珠宝。
顺便还能探听其他国家的一些消息带回咱们大魏。
到时候你们就不仅仅是商人了,还是列国交流的使者,这地位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比较谨慎的,也不是谁都担任我大魏对外交流的使者的。
你们若是有幸能被陛下选中,不说光宗耀祖了,至少你们的地位就不是现在和你们在一个水平上的商人可比的。
我知道大家对本官今日宴请你们的目的心里有各种猜测。
其实本官不瞒着你们,国库里虽说银子不多,但是也不是掏不起。
光这次我们跟三国使臣比试就赢得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但是陛下想给你们这个机会,想提高你们的地位,就看你们那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在座的人听到这话纷纷三三两两的讨论了起来。
有人认为这是个绝佳的好机会,有人则认为这目标太过遥远,有些不切实际。
当然这既然是陛下意思,他们嘴上只能说好听的,高呼陛下圣明。
一旁的凌霜睥睨了李云志一眼,陛下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这小子胆子真是肥了,居然敢假传圣旨。
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凌霜也不好拆穿他,只能郁闷的干了一杯酒。
等这些人议论的差不多了,李云志才开口说道:“我知道诸位对我说的话肯定有几分疑虑。
但是凌霜大人可在这里坐着呢,本官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假传圣旨。”
这些人听到这话连说不敢,他们还真没怀疑过李云志假传圣旨的事。
李云志又叹了一口说道:“其实以本官的意思是抬高整体商人的地位。
但是就目前来说也不太现实,所以只能先让一部分商人的地位高起来。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京城里这么多商人,但是做同样生意的本官只邀请了两到三家。
邀请诸位之前本官也是专门派人调查过的,诸位在各自的行业里做的都是数一数二的。
像那生意做的稍微逊色一些的商人是没资格参加这个晚宴的。
但是就算是你们这些人陛下也不可能全部启用,每个行业只能选出一家来。”
本来还有犹疑的人听到这话俱是心里一震,这些商人之间都有生意往来,他们自然是认识的。
他们仔细一看,同一个行业果然只邀请了两到三家,这是不是说明他们现在是朝廷公认的在各自行业里最有资历的那一个。
若是能把同样参加晚宴的对手给比下去那他们是不是就能获得陛下的青睐了。
到时候不开启与别国的贸易还罢,一旦像李云志说的那样选出贸易交流大使,那他们就是首要人选。
到时候他们的地位和身价还不蹭蹭上涨。
想到这里不少人眼中都闪动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李云志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切入正题:“诸位,朝廷现在正是用人用钱之际,你们若是自愿募捐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陛下定然会记住你们的。
当然陛下说了这事虽然事关大魏的百年大计,但是绝对不会勉强诸位的。
你们愿意募捐多少都是你们的心意,到时候会把募捐的名单和具体金额写在皇家大字报上,连续报道七天。
对于募捐最多的还会赐予仁善之家的牌匾。”
李云志这话一出下面就像炸了锅一样,也顾不得刚来时是怎么想的了,纷纷开口要募捐。
李云志挥了挥赶紧让三宝和六福用笔记上,省得他们到时候赖账。
【我王家出一万两银子!】
【我李家出一万五千两!】
【我谢家出三万两!】
【我陈家也出三万两】
【我出五万两!】
......
李云志听着这些人纷纷报出自己要募捐的数额,心里憋的难受,他怕自己忍不住会笑出声来。
最后看着募捐的人都差不多,捐的最多的已经到了十万两。
三宝把捐款的名单交给了李云志,李云志看了一眼,这些将近有一百万两了,他满眼笑意的说道:“诸位果然是仁义之士。
还有没有捐的更多的,若是就这些本官就如实上报了。”
李云志这话一出一直坐的稳稳当当的陈甲开口说道:“陈某愿出二十万两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陈甲这话一出引来了一片抽气声,二十万两,他们有些人一年都赚不了那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