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时光的恋曲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一头扎进这个合作项目。白天,盛宴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温暖瞬间;林匀函则坐在工作室里,对着盛宴拍摄回来的照片,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
清晨的菜市场,嘈杂喧闹,盛宴早早地就等在那里。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蔬果,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他注意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仔细地挑选着青菜,她的手布满了老茧,动作却十分轻柔。当老奶奶抬起头,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时,盛宴迅速按下快门,那一刻,生活的质朴与安宁被定格。
午后,地铁站出口,流浪艺人拉起悠扬的小提琴曲。行人匆匆,但也有不少人被这美妙的旋律吸引,驻足聆听。盛宴蹲在一旁,调整着角度,想要把艺人专注的神情和周围听众陶醉的模样一同收入镜头。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而林匀函这边,工作室里堆满了照片和画稿。她对着一张盛宴拍摄的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照片,陷入沉思。照片里,环卫工人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高大,地上的落叶被清扫得整整齐齐。林匀函拿起画笔,先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用温暖的色调填充画面,她给环卫工人的脸上添上一抹淡淡的笑容,又在周围画上几只飞舞的小鸟,寓意着平凡生活中的希望与美好。
随着项目的推进,难题接踵而至。有一次,盛宴拍摄的一组照片因为光线问题,整体色调偏暗,人物的表情和细节都有些模糊不清。他焦急地拿着照片找到林匀函,满脸自责:“都怪我,当时没注意光线,这下可怎么办,这些照片还能用吗?”
林匀函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安慰道:“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可以把这些照片处理成复古风格,利用偏暗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说着,她打开电脑,熟练地操作起图像处理软件,调整对比度、饱和度,添加一些复古的滤镜。果然,原本黯淡的照片变得韵味十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还有一回,林匀函为了一幅插画的构图反复修改了十几次,却始终不满意。她烦躁地把画笔扔到一边,趴在桌子上叹气。盛宴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出去透透气吧,说不定灵感就来了。”
两人来到附近的公园,漫步在湖边。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垂柳随风摇曳。突然,林匀函停下脚步,兴奋地说:“我想到了!我们可以把画面的重心放在人物和周围的环境互动上,就像我们现在这样,让整个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回到工作室,她立刻动手,重新绘制插画,这一次,画面中的人物仿佛活了过来,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
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他们也会忙里偷闲,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甜蜜。午餐时间,两人会一起去工作室附近的小餐馆,点上两份简单的饭菜,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个有趣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引来其他顾客好奇的目光。
夜晚,当城市被灯光点亮,盛宴会送林匀函回家。他们手牵着手,漫步在街头巷尾,讨论着项目的下一步计划。偶尔,盛宴会突然停下,从背后拿出一束鲜花,递给林匀函,惹得她满脸娇羞,嗔怪道:“你呀,就会搞这些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