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清晨,穆辛在80旅的驻地,接待了叙利亚政府军特使马穆鲁克一行人。
马穆鲁克真实身份是巴沙尔情报部私人顾问。
随行的成员有,巴勒斯坦圣城旅创始人,伊朗顾问苏莱曼尼,黎巴嫩真主党代表巴拉克和什叶派民兵领导人维迪拉。
这些人都是叙利亚政府盟友,而且都是搞情报工作的。
他们对这个80旅表现出来的不寻常,非常的感兴趣。
马穆鲁克开门见山的说道
“穆辛上校,穆哈巴拉特并没有查询到您在政府军,有任何服役过的经历。”
“虽然您和您麾下的战士,非常勇猛和专业。但是像您这样,刚开始进入政府军序列的指挥官,是不能任命更高更重要的职务的。”
“政府即将任命苏海尔.哈桑上校成为阿勒颇政府军司令,希望您能理解并按照政府军战略计划,配合作战。”
马穆鲁克的话,差点没指着鼻子说,';因为你来历不明,所以我们政府军是不可能任命你当指挥官的。’
‘虽然你实力够强,但是你还是需要听指挥。’
不过穆辛完全不在意。
对于未来的发展,昨天路明已经和他沟通过了。
对于穆辛来说,路明的命令才是命令。
所以穆辛对此十分淡然很平静的说道。
“我不是专业军人出身。只因国家破碎,我只能拼尽全力,变卖家产保家卫国。”
“至于个人荣辱这并不重要。我可以协助政府军的作战计划,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东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听其言,观其行’送给您。”
“很期待您后续的表现。”
说罢,他略微俯身鞠躬。
随后就转身后退,把交流的权利给了叙利亚政府的盟友们。
相对的来自于伊朗的苏莱曼尼,就更爽朗一些。
毕竟苏莱曼尼不是专业情报人员出身,而是革命卫队的将军。
苏莱曼尼简单的通报一下,巴勒斯坦圣城旅目前在阿勒颇北部活动的情况,并和穆辛相约,互帮互助。
当他得知穆辛是逊尼派穆斯林,而不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时,苏莱曼尼也大度的表示,
‘同为穆斯林,共同打击逊尼派极端组织的就是朋友’,相互并不需要在意宗教问题。
看到苏莱曼尼的表态,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的负责人,同样表态
‘宗教不是问题,只要共同打击逊尼派极端组织就可以。’
共进午餐以后,穆辛陪同马穆鲁克一行人去往了前线。
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战火的。
对于80旅的作战能力非常的好奇,所以强烈要求去前线参观战斗。
穆辛私下里请示路明以后。
陪同一行人去往最激烈的陶瓷厂战斗区域,参观了3营陶瓷厂的战斗。
萨拉丁在陶瓷厂打的非常顺手,新补充的部队质量非常高。
看的出来,都是受到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作战人员。
萨拉丁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他偶然间发现,这些补充兵文化水平非常高。随机的找了几名士兵谈话,发现这些士兵都是军校毕业,专业也是五花八门。
他觉得这么有文化的士兵,就这么牺牲在前线,真的非常浪费。
萨拉丁时常觉得,如果这些士兵不是用来打仗,而是用来建设国家,也许会更有用处。
可惜现在是战争期间,这些高学历的士兵,只能像消耗品一样被消耗掉。
萨拉丁惋惜的同时,对于路明背后的势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么辛苦培养的人才,所需花费不会是一个小数,就这么当做炮灰一样的扔掉了。";
“真是财大气粗啊!”萨拉丁喃喃自语
马穆鲁克一行人的到来,萨拉丁只是简单的接待一下。他也没有进行特别的安排,比如集中部队打出下一个阵地,给参观团表演一下。
在萨拉丁眼里他麾下的士兵太珍贵了。他才不会因为参观团,而放弃士兵的生命。
最多就是简简单单的日常进攻而已。
但就是这种平淡的日常进攻,落在这些专业人士眼里,造成了极大的震惊。
他们看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步兵战术,一种需要高素质士兵悍不畏死的战术。
尤其是给苏莱曼尼的震撼,尤为强大。
他经常和东方大国进行军事交流。在革命卫队服役期间,还和来自于华国的军官顾问,共事过一段时间。
苏莱曼尼一直很关注华国的军事变革,对于华国的部队编制十分了解。
他一眼就看出这个营,从火力编制到火炮编组,重火力布置,有着非常浓郁的华国风格。
而这种以悍不畏死的巅峰步兵为核心战术,加上3\/3制战术小组。
让他想起了,在朝鲜半岛上,华国以一己之力,打垮各国精锐部队的战术。
当时也是这种战术,以悍不畏死的3人战术小组,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三个战术小组就是一个班,以重机枪火力为核心。
进攻的时候,倒三角布置的进攻小组,几个小组后面灵活的布置迫击炮支援。
眼前的步兵战术,不就是华国那套巅峰步兵战术的升级版吗?
实际上这套瓦格纳步兵战术,确实和华国陆军有着很大关系。
瓦格纳步兵战术开始确立,是17年中下旬开始的。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从远东军区调任叙利亚战区司令苏洛维金。
他在远东军区时,非常痴迷的研究华国陆军战术,尤其是朝鲜战争下的华国步兵战术。
他称之为“二战以后最巅峰的步兵战术。”
当瓦格纳在叙利亚还打不开局面的时候,苏洛维金亲自指导厨子和特种教官尝试一下这种战术。
他们通过逐渐实验志愿军步兵战术的现代化版本,最终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形成了瓦格纳步兵战术。
苏莱曼尼心里默默地重复着几条情报。‘华国人路明和华国式的军队,俄制武器和华国式的步兵战术’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马穆鲁克虽然不是军队将领出身,但是他也看的出来,这支部队的与众不同和强大到离谱。
不需要空中支援,因为反政府军炮兵火力很微弱。
听着大口径炮弹的爆炸声,他估计至少得6门大口径火炮在开火。
眼前的攻坚战像演习一样,没有刻意的加强进攻,就是渗透小组向前渗透。
这些小组往对方阵地前一躲,然后引导火炮,给反政府军暴露的火力点逐一点名。
最后,反政府军承受不住这种钝刀割肉,派出大量部队打反击。
前方渗透小组迅速呼叫炮兵支援。
不到一分钟,后方发射大量火箭炮进行覆盖。顿时进攻方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一些疯狂的战士还想继续进攻,反而被狙击手逐一点名。唯一能零星取得的战果,就是反政府军狙击手,同样能狙杀几个顶在最前面的步兵。
这可怕的交换战损比例,完全不成正比。10个反政府军都换不了一个80旅士兵。
技术兵种更是一个都打不到,比如狙击手和炮兵观察员。
这种战斗只能让技术兵种越打越熟练。
尤其是后方的炮兵,就像实战演习的锻炼,越打越准。
政府军士兵的战术素质,有可能达到眼前部队的标准。
但是这种明知道上去就是死,就是去以命换命的。
这种欣然赴死的精神,就不是叙利亚政府军可以有的。
哪怕政府军可以出现一些英雄人物,他们可以漠视死亡。
但是想让欣然赴死成为常态化,还不需要督战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眼前的部队就做到了,他们整体漠视死亡。
马穆鲁克想到了这种疑似支持的势力,应该更容易合作。
毕竟华国距离很远,而且在叙利亚也有一定的经济诉求,这是巴沙尔天然的盟友。
这种隐蔽的支持,实际上更有利于发展交流,毕竟共同的敌人是反政府武装。
马穆鲁克更进一步的想到,盘踞在伊德利普省的一支极端恐怖组织。被华国认为是新疆坏男孩的组织。
也许这支武装的政治目的是防止这个恐怖组织在土耳其支持下做大?
想到这里马穆鲁克精神一振,或许这支武装还可以用来制衡苏海尔哈桑的武装。
毕竟直属于阿萨德家族的武装力量,基本上都落入了马希尔阿萨德的手上,这对于巴沙尔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马希尔阿萨德虽然是巴沙尔阿萨德的兄弟。但是鉴于上一代的故事,巴沙尔对于马希尔也是既防备还得用。
现在马希尔已经把手伸到,阿萨德家族的基本盘拉塔基亚省。
打进去的钉子哈桑也十分厉害,完全压制了拉塔基亚国防军。
如果能让穆辛和哈桑相互制衡,就可以放心的驾驭这两只猛虎。
结束了参观作战,马穆鲁克返回大马士革前,留下了一名上尉参谋军官艾克斯。
这名阿维拉派什叶派军官,将成为总参谋部驻80旅的联络官。
未来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通过他去直接联络总参谋部。
比如空中火力支援等,这也是马穆鲁克此行的目的之一。
经过了两天的观摩考察,马穆鲁克顺利的完成了计划内所有任务。穆辛也作为叙利亚军队中的新星,逐渐的被叙利亚广大民众所知。
同时穆辛和路明的资料也进入了各国情报机构的桌面,比如美国cIA和dIA,比如以色列、英国mI6、俄罗斯FSb、华国总参和安全机构。
各大情报机构对于路明的情况感觉非常头疼,他的资料一片空白。没有进入叙利亚的资料也就是没有国籍,唯一能获得的资料就是路明曾经自称是华国人。
事实上华国情报机构也非常头疼。这个路明通过国内户籍资料比对,发现国内没有生活过路明这个人,并且没有和他相关的资料。这就说明路明是出生在国外的华国人,甚至他只是自称是华国人。
驻叙利亚大使馆武官也在叙利亚没有查询到路明这个人的资料,仿佛这个人就是天上掉下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