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布鲁布鲁地区,626高地
驻守在这个高地的是库尔德风暴旅第6营一连。
3天前,土军强行突破了库尔德人民保卫军防线,抵达了这里。
在没有任何的休整情况下,第56摩步旅直接发动了连级进攻。
结果也不出意外,进攻很快就被打退了。
56摩步旅在阵地前丢下了,二十多具尸体。
在随后的几天里,56摩步旅不停的更换部队,对626高地和附近的三座高地,展开了轮番进攻。
因为高层对第四军下达的死命令,必须立刻解围第22机步旅,所以他们攻击的非常凶猛。
第四军已经不讲任何战术了,就是简单粗暴的步炮协同。
由于第六营全部是库尔德风暴旅克隆人士兵,所以在战斗意志上,第四军很难摧毁第六营的作战意志。
三天的进攻,除了让克隆人士兵非常疲惫以外,没有任何的效果。
对此土耳其第四军非常的头痛。他们经历两个月的鏖战,才进入阿夫林地区。
好不容易把门踹开了,发现里面还有门。这种体验感,简直太差了。
虽然第四军对这个情况,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可这种结果还是很打击,第四军的士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道理在哪里都通用的。
根据土耳其空军侦查。
在这些阵地的后方,还有延绵不绝的阵地。
得到这个结果,直接让第四军泄气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高地争夺战。
第22机步旅已经被压缩到了一个叫沙兰的小村庄里。这个区域空间很小,每天都有大量的远程炮兵光顾这个村庄。
士兵们每天都在担心,随时随地飞来的大口径炮弹。这种精神紧绷的状态不停的,腐蚀着22机步旅的士气。
经过和萨拉丁商量以后,穆辛和亚辛有意识地降低了对22机步旅进攻强度。
原因是他们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土耳其空军出动的战机数量,已经锐减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22机步旅每天消耗很大,全部依赖空投。而且由于控制区范围太小的问题,运输机空投只有三分之一能落到22机步旅控制区。
现在土耳其空军全力在为22机步旅空投弹药和物资,根本没有多少余力去出动战机配合作战。
毕竟保障一个旅需要的物资对于土耳其空军机场地勤的压力很大的。
而且现在想满足22机步旅的消耗,需要提供3倍的物资。
虽然可以减少提供物资,但是现在22机步旅问题已经不单纯是军事问题了。
如果提供的少了,未来某个军官说被围期间军方刻意降低空投量,导致22机步旅弹尽粮绝,那乐子就大了。
现在土耳其军方等于把一个祖宗送进去了包围圈。
不过祖宗归祖宗,要让大型运输机降低高度,冒着被击落的风险寻求更准确的空投,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最多就是多投一些物资而已。
多投的物资,产生了新的快乐。
比如库尔德妇女保卫军现在就非常快乐。她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捡空投,然后把大头交给库尔德风暴旅。
每次土耳其运输机走后,山谷和村周围都充斥着库尔德妇女保卫军的欢声笑语。
在大量运输物资的同时,军方还有试探的心思。他们希望库尔德武装看在每天大量的物资情况下,可以降低一下进攻频率。
这种心照不宣,就是试探一下双方有没有谈判的空间。
毕竟都是人精,亚辛和穆辛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就懂了。他们和萨拉丁讨论了一下前线压力的问题。
总结出土耳其目前前线解围的部队,也没有了太多拼命的架势。
最终双方都有默契的选择休战。
第四军和库尔德风暴旅在前线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平衡。
实际上到这个地步,第四军心里很清楚,强行突破不可取。
这些高地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下来的,强行突破的后果就是又陷入了合围之中。
如果按部就班的进攻,那时间就太长了。
因为政府军41旅和80旅已经有能力在两天内,彻底解决第22机步旅。
第四军如果不能在两天内攻下所有高地,并且打通公路通道。
那么攻的越紧,第22机步旅越危险。
把这些问题看清楚透彻了,那么问题就简单了。
困扰第四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第22机步旅被合围的问题。
武力解救已经不成立,那就试试别的方式能不能解决问题。
第四军在橄榄枝行动中,本身就是兴趣不大。防区主要负责安卡拉方向。叙利亚这个方向,实际上是第六军防区。
在这个行动中,第四军就是一个助拳的配角。
只要有一个牵制作用就可以了,真没必要玩命进攻。
同样第七军更是如此。第七军意见更大,他们是负责伊拉克方向的部队。被抽调过来以后,还是打金德莱斯方向。
稍微懂一点军事的都知道这个地方多难打,而且两个军相互还非常不对付。
两个军在方方面面都有竞争关系。相处的能融洽才是怪事,毕竟同行是冤家。
历史上橄榄枝行动土耳其3个军各自抽调部队,都是在初期出工不出力。
土耳其永远都是内部矛盾大于外部矛盾,从突厥时代到奥斯曼时代。他们始终都学不会搁置争议,也不懂‘兄弟倪于墙,外御其辱。’
对于攻占阿夫林地区,土耳其政府的意愿才是最主要的。
至于土耳其军方,态度实际上一直都是非常微妙的。
可以说库尔德工人党可以存在,未必没有军方的放纵。
甚至说很几次非常好的机会,彻底解决工人党游击队的问题。最后都因各种原因错失良机。
真正把库工党赶尽杀绝的,还是埃苏丹的嫡系第一突击旅。
养寇自重,这也不是一两个国家独有的产物。
历史上埃苏丹政府一直想削弱土耳其军方实力,军方也想限制历任苏丹的权利。
军方想要达到影响政府权力的程度,必须要有外敌才能体现军人的价值。
所以军方树立的两个敌人,希腊和内部库尔德独立势力。
不过由于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确实不太行了。导致军方利益损失严重,最后在16年发动政变。
埃苏丹手段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懂得分化瓦解。
政变过后土耳其迅速入侵叙利亚,实际上说明埃苏丹替军方找到一个新目标,就是战乱的叙利亚。
所以目前政府方面对叙利亚的野心是难以转变的,而对于军方来说就不一定了。
而对于路明来说,他是真的不想在这个时间段和土耳其大打出手,没有什么好处。
但是土耳其对于叙利亚地区的野心却很难阻止。
唯一对于路明的好处就是在战略上阻止土耳其对于北叙利亚的野心,给他发展的时间。
毕竟北叙利亚也是他的战略目标。
如果真等到历史上幼发拉底河之盾开始,路明将彻底失去了整合北叙库尔德人的机会。
而且就算不等土耳其发动幼发拉底河之盾,只要路明现在开始整合北叙利亚。
土耳其也是必然会直接出兵的。
另外路明觉得,不能总是这样被动挨打。
路明喃喃自语“应该给土耳其找点事干。”
想到这里,路明准备再生产1000人的库尔德人武装。
他准备让这些人有计划的进入土库尔德区,在土库尔德区打游击。
那里才是有广阔的纵深。可以让土耳其人不要这么肆无忌惮的调动部队围攻阿夫林。
可惜人数不能太多,只能维持在这个规模了,人数多了补给物资就会很困难。
至于旗号么,就打出库尔德自由旅吧。
路明豪情万丈的喊道“寇可往,我亦可往。”